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应用不同剂量氢氯吡格雷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2018-01-23 10:40杨句容
中外医疗 2017年33期
关键词:安全性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氯吡格雷

杨句容

[摘要] 目的 探究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采用不同剂量的氢氯吡格雷治疗的治疗效果以及分析药物治疗安全性; 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2—12月进入该院治疗并被确诊为需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共23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活化、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的差异,并在治疗后1个月与6个月随访。结果 高剂量组患者的CD63、CD62P、TSP等血小板活化指标均高于低剂量组,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剂量患者的MA为(36.45±3.59)mm,血小板聚集率为(50.23±4.37)%,明显低于低剂量组,而血小板抑制率为(53.27±3.78)%,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CI前采用450 mg氯吡格雷能显著提高患者血小板凝集,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氯吡格雷;治疗效果;安全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1(c)-0125-03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different doses of clopidogrel in the treatment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d to analyze the safety of drug therapy. Methods 230 cases underwent percutaneous coronary treatment in this hospital from Feburary 2016 to December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low dose group and high dose group. The differences of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1 month and 6 months follow-up. Results The platelet activation indexes of CD63, CD62P and TSP were higher in the high dose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low dose group (P<0.05). The high dose of MA was (36.45±3.59)mm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was (50.23±4.37)%,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low dose group, and the platelet inhibition rate was (53.27±3.78)%,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ata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450mg clopidogrel before the PCI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tients platelet aggregatio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treatment is low, wit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Clopidogrel; Treatment effect; Security analysis

氯吡格雷是一種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该药物在临床上常被应用于缓解患者血小板聚集症状,主要的治病机制是药物的活性成分你能够与血小板表面的二磷酸腺苷受体竞争性结合,可以明显的抑制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的活化从而缓解血小板聚集的情况[1]。在临床上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时经常采用氯吡格雷进行预治疗[2];但是对于药物的用药剂量存在一定争议,在临床上常采用上的氯吡格雷剂量为300 mg但是在用药过程中发现该剂量不能够有效的抑制患者血小板活性,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3]。因此选择更高剂量的氯吡格雷对于抑制血小板活性具有存进作用,并且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安全性[4]。在该文中,笔者方便选取2016年2—12月进入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共230例,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药物剂量为450 mg,低剂量组患者剂量为300 mg,对不同剂量作用后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进入该院需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共2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指南中要求的病例入选标准[5]。其中男性患者112例,女性患则共118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8~78岁,平均年龄(45.6±3.7)岁,将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中男性患者共61例,女性患者54例,患者年龄范围29~77岁,平均年龄(44.9±3.8)岁,;低剂量组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64例,年龄范围28~78岁,平均年龄(45.7±4.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进行手术治疗,造影以及支架植入等操作均按照国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指南要求进行,选取的冠状动脉支架需涂抹雷帕霉素。高剂量组患者在手术前服用450 mg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160532);低剂量组患者在术前服用300 mg氯吡格雷;在完成手术后两组患者统一给予1次/d的75 mg氯吡格雷进行药物维持,在服药1周后采血化验进行后续检测。

1.3 观察指标

患者在接受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溶酶体膜蛋白(CD63)、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D62P)、人血小板反应蛋白(TSP)等血小板活化指标的改变,同时监测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患者MA,血小板抑制率以及血小板凝集的变化;此外在患者治疗完成后1个月与6个月进行随访,对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情况以及出血情况进行记录与比较。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比较

比较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差异,结果发现,高剂量组患者的CD63、CD62P、TSP等血小板活化指标均高于低剂量组,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MA、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凝集率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MA、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凝集率的差异,结果发现,各组与其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MA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而血小板抑制率明显升高,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低剂量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患者治疗完成后1、6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结果发现,高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习惯的逐渐改变,心脏类疾病逐渐成为危害患者生面能够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心肌梗死等心脏病,而在术前采取抗血小板相关药物是常规处理方法;如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为氯吡格雷,有研究证明,氯吡格雷是血小板膜上二磷酸腺苷受體的结合物,能够与其不可逆等结合从而阻止其与ADP的结合,进而抑制血小板的凝集[6]。该药物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为改变与其偶联的糖蛋白GP Ⅱb/Ⅲa构象,从而抑制受体发挥作用,不能与纤维蛋白原相互作用,进而抑制血小板凝集。

在该文中,笔者通过设置对照的方式,将230例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分别在术前给予450 mg与300 mg氯吡格雷治疗,比较治疗结果发现,高剂量组患者的CD63、CD62P、TSP分别为(4.09±1.09)、(7.94±3.92)、(2.31±0.32),均高于低剂量组;在魏芝宝等人[7]研究中CD63、CD62P、TSP值分别为(4.13±1.34)、(8.22±3.46)、(2.54±0.34),与该研究结果相似;治疗后患者MA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而血小板抑制率明显升高,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低剂量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该研究中,高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在许一清[8]的研究中,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与该研究结果相一致,这些数据可以表明,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采用高剂量氯吡格雷药物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血小板凝集能力,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采用450 mg氯吡格雷药物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血小板凝集能力,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邓怡,陈晓品.恶性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进展[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8(18):760-764.

[2] 瑨堃,孟舒,陈俊文,等.血栓弹力图预测 CYP2 C19 基因型对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氯吡格雷治疗的价值[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34(7):732-737.

[3] 汤敏,梅举,鲍春荣,等.急性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冠状动脉意外[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4,10(2):78-80.

[4] 罗量.冠心病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3, 17(26):3363-3366.

[5] 德辉,许晓琼,王湘川,等.氯吡格雷不同给药方案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血管事件疗效观察[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3,16(8):636-638.

[6] 张春英,仇兴标,侯旭敏.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5):663-666.

[7] 魏芝宝,黄宇翔,徐雄生,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应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的疗效与安全性[J]. 血栓与止血学,2015, 21(4):212-214.

[8] 许一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应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6,9(11):38-39.

(收稿日期:2017-08-25)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全性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氯吡格雷
冠状动脉旋磨支架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45例临床分析
系统安全性分析技术在空空导弹中的应用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血清尿酸与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冠脉血流水平相关性研究
云环境中数据安全及访问控制模型研究
民用飞机安全性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