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图书馆文献“细分粗排”的模式

2018-01-23 08:57魏侠
价值工程 2018年34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魏侠

摘要:图书馆网络环境下,文献编目实行计算机管理。机读目录CNMARC格式的运用,为“细分粗排”实施提供更加便利的操作平台。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网络环境下“细分粗排”实施的可行性的分析;制订相关的“细分粗排”实施的工作细则;实际工作中的CNMARC格式操作步骤;分类编目和书库管理相互衔接方法。

Abstract: In the library network environment, document cataloging implements computer management. The use of the machine-readable catalog CNMARC format provides a more convenient operating platform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bdivided catalog classification number, rough shelf classification number". This paper discusse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analysis of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bdivided catalog classification number, rough shelf classification number"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he formulation of the relevant implementation rules; the CNMARC format operation steps in the actual work; mutual connection method of classified cataloging and bookstore management.

關键词:计算机网络;CNMARC格式;目录分类号;排架分类号;藏书组织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CNMARC format;catalogue classification number;shelf classification number;book collection org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34-0267-02

0  引言

“细分粗排”是图书馆特殊的专业术语。简单地说就是:目录分类号细分,排架分类号粗分。它是图书馆专业历史发展的产物。在手工进行分类编目检索年代,“细分粗排”方法操作比较繁琐。因此,重理论研究比较多,实践的较少。在当今网络环境下。“细分粗排”得以全面改进和提升,焕发出极强的生命力。我校图书馆藏书200多万册。较早实行,全开架,流通阅览为一体,完全开放式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经历了两号合一的“细分细排”到两号分离“细分粗排”的过程。实行“细分粗排”的目录组织方法,既方便了读者深度检索,又方便了书库阅览管理人员的图书上架、归架。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科学合理的,与时俱进的。

1  网络环境下“细分粗排”实施的可行性

“细分粗排”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分类目录理念,在手工卡片格式中,由于实际操作比较繁琐、困难,长期停留在理论层面。“细分粗排”两号分离的方法,在较早图书馆学术界就有结论。1983年出版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教材《图书分类》中提到,“组织目录时,将各款目依照分类号码的先后次序排列起来,这时所依据的是每种款目上的目录分类号,而不是索书号中的分类号。这两者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论述了目录分类号和排架分类号的不同功能。

1.1 “细分粗排”方法的优点

1.1.1 有利于图书馆分类法的改编。《中图法》从1973年出版试用本,到1999年出版第四版,2009年出版第五版,版本更新5版。根据学科的发展需要,每次都作了大量的类目调整,但改动的类目基本是细分类目。采用“细分粗排”的方法,就只需要改动目录分类号,排架分类号由于粗分改动的比较少。摆脱了因《分类法》改版带来的改编难的问题,减少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改编量,排架相对稳定,读者的检索更加清晰,不至于因类目的变化造成混乱。

1.1.2 目录分类号完全细分,充分揭示文献的内容,方便读者对文献内容专业深度检索,为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分类统计提供学科数据支撑。

1.1.3 排架分类号粗分,号码短、直观,提高了书库图书上架、排架的效率。特别是完全开放式书库阅览,读者随意在书架上取、放图书,降低了乱架率。

1.1.4 节省书库的藏书排架空间。分类排架号细分,为防止新书上架,在每个细分类号后要预留空间,预留空位的尺寸不好把握。分类排架号粗分,图书类目减少,预留空位减少,避免了无谓的倒架、整架。书库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相应减小。

1.1.5 读者在书库的书架上,检索更加便利、直观。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对分类法的类目含义不是很了解,是按需找书,也就是按内容或功能找书,分类排架号粗分,使读者在书架上的检索更加直观。

1.2 计算机管理下的“细分粗排”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如分类编目、读者检索、读者的借还书,实行计算机操作,为“细分粗排”提供了便利的操作空间。

1.2.1 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图书馆的各个工作程序,废除了手工卡片式目录,读者检索馆藏文献,可以通过书目数据库,网上查询。操作直接、简便、明了。为细分粗排提供了简单可操作的技术条件。

1.2.2 运用机读目录进行分类编目,通过对文献分类、主题标引,著录等编制个体文献的CNMARC数据。目录分类号在690字段$a显示,提供分类途径的检索,实行完全细分,可以充分揭示文献主题。排架分类号在905字段$a显示,根据规则粗分,用于图书分类排架。两者之间有既有区分又有关联,相互支撑。提供完整的分类、排架检索。

2  网络环境下,CNMARC格式中“细分粗排”的实践操作步骤

2.1 做好调研和统计,制定“细分粗排”原则。了解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学科结构,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服务对象的整体情况,确定适合本馆的“细分粗排”使用本,使书目的检索和书架上图书的排列规范合理,有规律。

2.1.1 了解本校办学理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图书馆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的,深入到学院了解重点学科以及学科动态。使图书馆藏书排列更加优化,从而与教学科研的需求相匹配。

2.1.2 了解学生和教师对图书馆藏书的检索倾向。换位思考,站在读者的角度看待图书馆,从读者的需要出发,藏书的粗排架方式更加贴近读者的检索需求,方便读者检索。

2.1.3 对图书馆藏书,按照《中图法》第5版22个大类做详尽的分类统计。了解本馆藏书布局,为制定《图书分类排架表》使用本提供数据支撑。

2.1.4 对馆藏图书的读者借阅率做分类统计。通过读者的阅读倾向,可以确定藏书的重复的上架次数。粗分可以使藏书的检索更加直观,减低差错率。

2.1.5 对近5年图书馆购进的新书做全面的分类统计。了解图书市场对每类书的出版频率,为粗分“欲留空间”。例如:F大类(经济学)和TV水利工程,根据本校的特点TV(水利工程)是我校的重点学科,按照原则,TV(水利工程),分类排架号细分,更能适应读者的检索需求,但专科性太强,每年出版的种类不是很多。而F(經济)大类的图书,由于普及性的图书出版比较多,每年出版的图书种类要比TV(水利工程)种类多。F(经济学)比TV(水利工程)的排架分类号要细。

2.2 依据“细分粗排”的原则,编制适合本馆的《图书分类排架表》使用本。目录分类号完全细分。依据《中图法》第5版的要求和规定,目录分类号采取完全细分,以提高专指度和增强检索的深度。排架分类号所谓的粗分不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粗细的程度要根据图书馆的自身性质、任务和规模,制定《图书分类排架表》使用本,一旦确定,不要轻易改动。

2.3 网络环境下,“细分粗排”在图书分类编目工作及书库图书管理中的实际操作。每种图书在编制个体的CNMARC格式中,目录分类号和目录排架号在相应的字段显示。两号之间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共同承担图书的分类排架检索职能。

2.3.1 目录分类号细分。

按照《中图法》4版的规则,采用完全细分的原则,充分揭示图书的内容,分类号标引专指度和引深度,充分揭示图书内容的类目。在机读目录的CNMARC格式中的690字段显示,根据图书的学科内容,可以重复690字段。

2.3.2 排架分类号粗分。

依据编制《图书分类排架表》使用本,确定排架分类号。排架分类号在机读目录的CNMARC格式中的905字段显示。905字段的分类号,是在690字段的目录分类号的基础上产生的。

2.3.3 依据905字段显示的分类号,打印书标,作为图书排架的依据。读者和书库管理人员依据此分类号找书、归类。

2.3.4 书库管理依据《图书分类排架表》使用本,制作书架的“架标”。“架标”所显示的分类号和“书标”上的类号要一致,方便读者和书库管理人员图书的归架。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采用“细分粗排”的管理方法已有多年。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形成了有特色的“细分粗排”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符合图书馆目录对分类目录和排架目录不同的功能要求,为读者检索、书库阅览提供优质的管理和检索平台。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图书分类》编写组.图书分类[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53:272-273,254.

[2]周志华,宁博.关于“双组类号制”的理论与实践[J].江苏图书馆学研究,1991(4):18-22.

[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4]潘太明,朱岩,宋华婓.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修订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
基于模式匹配的计算机网络入侵防御系统
云计算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性研究
面向对象的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系统的开发
关于计算机网络存储技术分析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提升策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的思考
浅析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