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

2018-01-23 11:27蔡晓萍
读天下 2018年15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渗透语文教学

摘 要:“工匠精神”是一种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和不断创新的精神理念。语文教学中的工匠精神,在于语文教师工程师的实践特色,在于将职业道德和规范、专业技能和素养等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本文结合旅游专业特点,从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改革、考评方式改革等方面探讨中职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工匠精神”。培养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普通话表达、阅读和写作等专业能力。

关键词:工匠精神;语文教学;渗透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和不断创新的精神理念。语文教学中的“工匠精神”在于将职业道德和规范、专业技能和素养等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国内各地对旅游相关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对于中职学生旅游专业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而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导游人员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渊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审美能力和流畅的表达能力。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工匠般的职业态度、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中职语文教师要理解工匠精神的精髓,改变教学思路,注重专业渗透融入工匠意识、培育“工匠精神”,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呢?本文以旅游专业语文教学实践为例进行探索。

一、 更新教学观念,打造“工匠精神”的育人模式

随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企业从以技能、动手能力为重转变为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尤其是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强调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中职教育发展方式的变化需要创新文化育人,将校园文化、工业文化、职业文化、传统文化、自然文化相互融合,完善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融合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打造以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育人模式。

教育思想决定教学行为。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中职语文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学生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具体的专业能力。其次,要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许多中职学生轻视语文课,学校和老师要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对他们学习专业及将来就业的重要意义,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强化教学改革,渗透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工匠精神”精髓是精益求精,是在不断追求完美、不断创新、挑战自我的过程中体现专注、执着、敬业和守规的精神。不仅表现在精神意识上,更是体现在实践行动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强化教学改革,注重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特长及兴趣爱好,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成为本专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根据旅游专业特点,可开展多种语文教学模式,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强化了他们的职业意识。

(一) 设置精准的专业情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职业态度

语文听说训练时匠心独运,对细节的处理,对个体的针对性训练最能体现“工匠精神”。为训练旅游专业学生能力,语文教学必须从听说开始。(1)以学业知识为内容,结合专业情境,进行听说训练。听说训练课可设计即兴演讲,分阶段逐步加大难度,第一轮演讲的话题自定,学生可选取熟悉内容,缓解紧张焦虑,轻装上阵,获得登台锻炼的成功体验。第二轮,老师限定演讲范围,话题要与旅游相关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比如景点介绍、模拟导游等。学生专业素质由此得以提升。(2)找准文本与专业的结合点,在语文课中进行专业渗透,如《荷塘月色》《 长江三峡》课文的教学,旅游专业应侧重于文章介绍的优美风景,可让学生当导游带领大家去游月下的荷塘,进行生动的模拟导游讲解。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专业技能,同时培养严肃认真的职业态度。

(二) 提倡开卷有益,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

新时代促进行业新发展,要求从业人员忠于职业、诚实守信、脚踏实地、坚守品质,最终实现自身和职业的价值,这不仅是从古至今、从外国到中国都在坚持的“工匠精神”,也是对一个合格职业人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首先要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

中职语文大纲指出:“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提倡开卷有益,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勤于思考、养成良好习惯。旅游专业的学生以后从事的是导游工作,他们将在名胜古迹间穿梭讲解,所以学生须具备很广泛的知识,自由、轻松地阅读与专业相关的课外书,既能增加专业知识,又能提高文化品位,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

(三) 立足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每一位成功的工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热爱,“工匠精神”要求学生对未来从事的专业怀有崇高的理想和荣誉感。

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旅游专业的核心内容。语言表达和写作训练是中职学生的薄弱环节,训练质量的高低影响学生专业的发展,也影响职业能力的提高。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激发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欲望,培养他们的兴趣。教学时应从专业的角度,加强训练的针对性。旅游专业的学生写作重点是欢迎词、导游词、协议等。所以在上“应用文写作”这一章时,在精讲的同时,带领同学走出课堂,来到学校的“艺术长廊”,让学生提出创意,设计情景,并当场写作欢迎词和导游词,轮流当导游,展示专业技能。这种与专业相结合的写作模式颇受学生欢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 改变考评方式,培养“工匠精神”的新型人才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以从粗放发展模式向内涵发展模式转变,但职业教育体系的能力导向、市场导向、实践导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未转变,未能针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真正有效评价,偏离培养“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目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无法评估,甚至使职校成为质量低劣的代名词,陷入“名声差—招生难—生源差―就业难”的怪圈。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指出,要改进考试考核方法,重视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学生学业的评价,要强化语文能力的应用,简化理论知识的考查,强调能力等级的评价,淡化分数的量化。就旅游专业而言,可将语文学科的考查内容分为三大块,并分阶段进行考查:首先是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欣赏,此项可在期中进行测试,可从简从易进行;其次是口语交际,可在期中后一个月进行考查;最后是与专业有关的调查活动,让学生写篇调查报告或导游词,可在期末进行。既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考查其语文综合能力。这样就把语文和专业和谐统一起来,成为学生能自觉、自主应用的一门学科,从而增强其就业的信心与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一技之长,更要强化学生的文化底蕴。改变考评方式,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冬玲.熔铸“工匠精神”:职业教育责无旁贷[J].职教通讯,2016(14).

[2]张娟.基于“工匠精神”视角谈高职人才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1).

[3]严华银.呼唤语文教育的“工匠精神”[J].语文教学通讯,2016(28).

[4]陈晓娟.以匠心,育匠人——工匠精神引领中职德育[J].福建輕纺,2017(05).

作者简介:

蔡晓萍,广东省河源市,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渗透语文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