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俗事象的视角探究滩头年画的叙事性造型

2018-01-24 14:48林粤湘
书画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滩头事象叙事性

文_林粤湘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内容提要:本文试从民俗事象的视角分析了滩头年画的叙事性造型思维、类型、方式及其表现特点。

作为一种民俗现象,民间美术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民俗事象是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的产生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是对社会生活的某种认识与理解。从远古到当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事务和传承活动,逐步成为人们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许多重要的日常习俗,都围绕着人们的活动而展开。毫无疑问,滩头年画自然也不例外,与当地民俗习惯、观念、事象等息息相关。诸如服饰、饮食、居住、岁时节令、婚丧礼仪、宗教信仰、生殖崇拜等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生活变化而形成相应的习俗,滩头年画的造型就产生于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中。滩头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巫风炽盛,民间祭祀活动甚为流行,应运而生的纸马艺术多姿多彩,品种繁多。滩头年画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纸马是滩头年画的前身。现存传统的滩头年画有四十多个品种,可分为神像类、寓意吉祥类、戏文故事类。

一为神像类。有门神、财神、灶神、佛像等。门神又分为托货、水货、广货(作坊销售语)三种。托货为秦叔宝、尉迟恭像,有正像、偏像、红脸、白脸之分,正像贴房屋正门,偏像贴侧门;按画幅大小又分托全、托半、托二、托四。水货(又称苗货)是戴风帽、穿风衣的苗族英雄神像,分水二、水四和像单、像双;主要销往湘西、云南、贵州等苗族聚居地。广货即关公、马超像,分金甲、二甲,销往广东、广西等地。其次还有《赵公元帅》《佛祖》《观音菩萨》《钟馗》《将帅》《姜太公》《灶神》等。《秦叔宝·尉迟恭》(正像)中两将除持鞭锏外,各持一枚立斧,故又称“立斧”门神。《苗族英雄》是滩头独有题材。苗族英雄头顶披风,一手持梅枝、如意,一手执鞭、锏,由传统的秦叔宝、尉迟恭,演变成苗族群众心目中崇拜的偶像,深受湘黔苗族聚居地群众喜爱。苗瑶同胞信奉梅山教,梅山教主的影子也许就是这位苗瑶英雄的蓝本。

二为寓意吉祥类。如《年年发财》《招财进宝》《麒麟送子》《吉祥如意·万福崇来》《一本万利》《一品当朝》《子孙万代》《和气致祥》等。画中以蝙蝠、佛手喻示幸福,蟠桃喻示长寿,葫芦瓜喻示子孙繁衍等。《和气致祥》中善良憨厚的和气菩萨形态最受大家喜爱。据传,画中的老太太处世随和,待人真城,感动上苍。六月卖风帽时天降飞雪,她的风帽被抢购一空;腊月卖蒲扇时天气又突然酷热难当,她的蒲扇也被争购一空。因而每到过年时人们都喜欢张贴《和气致祥》,以求样样顺心、事事如意。《招财进宝》中赵公元帅一手执鞭,一手拿财,骑着麒麟,带福还家。年画表达了人们求福祈财的良好愿望,只是赵公元帅的坐骑由虎改为麒麟,这是滩头财神特有的风格。窗画《年年发财》采用框格嵌字的传统手法,将民间吉祥用语以年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同类年画还有《金玉满堂》《一本万利》等。

三为戏文故事类。多以历史故事、戏剧故事、神话故事和传说为题材,如《西湖借伞》《花园赠珠》《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西厢记》《五鼠闹东京》《老鼠娶亲》等。《花园赠珠》描写官宦之子方卿,因家道中落,自河南襄阳投其姑丈陈廉,因衣着寒碜而遭姑母奚落,愤而辞归。表姐陈翠娥得知,令丫鬟彩屏以珍珠宝塔置糕点盒中赠予方卿。姑丈陈廉亦得讯,苦劝方卿返回。方卿不允,陈廉乃以女翠娥许婚而别。后来方卿遇盗,珍珠塔被劫,方母寻子不得,投河遇救。最后方母遇翠娥,婆媳相会。方卿中试封官,乔装道士,再至陈府,以唱道情讽刺姑母。方卿又与母相见,并奉旨与翠娥完婚,全家团圆。图画右为陈园内梅花吐芳,翠娥赠珍珠塔于方卿,图画左写花庭竹轩前,方卿中状元,手举金印与翠娥重会。《老鼠嫁女》以拟人手法,把老鼠嫁女的热闹场面描绘得惟妙惟肖:有送礼的,有鸣金吹喇叭的,有抬轿打彩的,一个个尖腮细腿,活灵活现。作品中猫鼠相安无事,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从现存滩头年画的品类来看,滩头年画具有叙事性情节的造型表现是以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为蓝本进行原型塑造,与滩头区域农村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所形成的民俗功利目的与审美意识有关。它表明滩头年画中民俗思维与造型形式的关系,即滩头年画造型及其呈现的形式是以与之相关联的民俗思维、民俗事象为基础。滩头年画的叙事性造型是一种以叙事为中心的直觉思维表达。它的民俗性叙事思维源于对神话崇拜、传说故事、吉祥幸福、戏文故事等民俗事象的直接感知,通过叙事性的视觉意象,进行逻辑组织,产生丰富的叙事性想象。以“叙事”为中心,滩头年画的造型对视觉意象的选择、组织采用了多种诱导叙事性表达的方式。譬如,有的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规律加以呈现事件发展的顺序;有的通过遵循空间的方位规律来加以表现;有的从表象到意象的运动方式,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叙事造型进行选择和组合,利用情节、动态等的叙事原理,思考表达叙事的可能性。滩头年画叙事造型可以概括为:一是以说故事的形式展现;二是以一定的叙事主题展开;三是以丰富的叙事表情、语汇进行呈现;四是运用各种民俗符号,以达成“叙事性”表现。

结合滩头地区的民俗事象,不难看出滩头年画的叙事性造型表现具有如此特点:一是体现“情节性”的表现形式。滩头年画以叙事的方式(说故事的方式)来表达造型的主题,情节性又是叙事的主要要素。依照神话崇拜、民间故事的情节、片断或场景来进行造型塑造,获得叙事的效果,犹如电影画面通过不断变化的一个个镜头的组合来叙事一般。二是体现“时间性”的表现形式。滩头年画的造型组合按照特定的规律与方式,随着叙事情节、情境的展现而体现出“时间性”的发展顺序,只是有时这种“时间性”是显性的,有时隐退到画面的背后。如在《老鼠嫁女》的年画造型中,把送礼、鸣金吹喇叭、抬轿打彩等塑造得活灵活现,人物、动作、神态、道具、情节逐步展开,嫁女的过程性环节一一铺叙,“时间性”的表达自然而然流淌其中。根据事情发展的规律,在滩头年画描述故事情节的过程中,隐含着时间发展的顺序或动态倾向。三是体现“空间表现形式”。按照民俗事象的空间方位,滩头年画叙事性造型采用了并置空间、矛盾空间、多维意念空间等形式,以达到空间叙事的目的。

猜你喜欢
滩头事象叙事性
凭海临风
唐启辉
叙事性景观中植物的特点及配置形式研究
垂钓
东坡词中民俗文化事象浅析
禁戏下行与“以神为戏”之民间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剧为例
黑龙潭
非意象化:论纯意识诗歌的思维
诗词教学中的“量体裁衣”与“对症下药”
“十七年诗歌”的叙事性分析及其诗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