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经典(一)

2018-01-24 05:46孙文韬
老年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石经石鼓文太学

□ 孙文韬

石鼓文为先秦刻石文字,石刻之祖。在我国遗存至今的石刻文字中,时间最早和最具代表性的要属《石鼓文》。石作鼓形,共十鼓,分别刻有四言诗一首,径约三尺余。内容记述秦国君游猎,故又称“猎碣”。因被弃于陈仓之野,也称“陈仓十碣”。所刻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石原在天兴(今陕西宝鸡)三原,唐初被发现。自唐代杜甫、韦应物、韩愈作歌、诗以后,始显于世。石鼓被发现后一直置于荒郊,许多人去观看并临摹作拓。直到814年,郑余庆任国子祭酒后,才将石鼓移到了凤翔文庙,让它们不再遭受风雨侵蚀。然而,石鼓“乍原”已于814年不知去向,只有九只保存在凤翔文庙。

秦《石鼓文》(局部)拓片

文心载道,化成天下。托之金石,永续传拓。华夏大地,多灾多难,书籍文章易损于兵火。古人遴选文本,集录刻经,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化财富。《熹平石经》《正始石经》《开成石经》,历经汉唐,垂训千载。

《熹平石经》,是中国古代最早刊刻于碑石上的官定儒家经书,又名《汉石经》。熹平石经初刻于东汉熹平四年(175年),于光和六年(183年)完成。石经由46块碑组成,共200911字,原立于洛阳太学讲堂的东西两侧,遗址在河南偃师县佃户乡。《熹平石经》共包括《鲁诗》《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种经文,经文从右向左直行书写,书体秀美,为汉隶精品。《熹平石经》以一家本为主而各有校记,备列学官所立各家异同于后,这对于纠正俗儒的穿凿附会和臆造别字,维护文字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石碑后毁,宋代后有残石出土,现存8000余字。

《正始石经》是三国曹魏时期刊刻的碑石经书,又名《魏石经》《三体石经》。石经初刻于魏齐王正始二年(241年),原立于魏都洛阳南郊太学讲堂,遗址在河南偃师佃户乡。《正始石经》用古文、小篆、隶书三种文字刻成,因此又称为《三体石经》,碑文仅有《尚书》《春秋》两种,从左向右刻写,碑文每面约33行,每行60字,共有28碑。石碑后毁,现存残石共2576字。

《开成石经》始刻于唐文宗大和七年(公元833年),于开成二年(公元887年)刻成,当时立于长安国子监太学,今存西安碑林博物馆。因历年既久,经石剥蚀已多,偶有拓本,亦不便流传。民国十五年(1926年),佰忍堂根据石刻本,依原拓字体影摹刻版,残缺处按阮元覆刻宋椠十行本经文双勾补足,同时,附刻清康熙间贾三复补刻于石壁之末的《孟子》七卷,及严可均所著《唐石经校文》十卷,共成书线装七十四册,取名《景刊唐开成石经》。《开成石经》是中国历史上七次刻经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部,保存了迄今所见儒经的最早、最完整、校勘最严谨的版本,被誉为“古本之终,今本之祖”。

历史上的文化经典多毁于兵燹。古人微言大义,镌刻于石碑,便于用纸张传拓,这是在印刷术未昌明时最有效的文字传播手段。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石刻与拓本互相刊校,使得文化典籍传承永续。

三国.魏《正始石经》(局部)拓片

东汉《熹平石经》(局部)拓片

唐《开成石经》(局部)拓片

猜你喜欢
石经石鼓文太学
石经
唐石经刊刻的善本价值
清吴昌硕临《石鼓文》谫论
韩国古代石刻文字考释问题及华严石经文字的复原
汉代太学如何培养治国安邦之才
自出新意 前无古人—吴昌硕对石鼓文取法的突破及其影响
嵇康·绝响
《泰山石经》文字结体特点刍议
宋代太学教育管理的责任追究
论东汉前期太学衰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