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现代性的生成动力与现实表现

2018-01-25 18:55何智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6期
关键词:现代性

摘 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的物质基础、文化纳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是道德的现代性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现代性体现在其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以人为本”的道德判断逻辑起点、集体主义道德基本原则和实现中国梦的最终道德目的。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 现代性 生成动力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现代化的生成动力

(1)道德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从20世纪以来,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新中国的成立、又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物质文明已经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我国虽是后发展国家,却在以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向先发国家经济水平靠近。我国的物质文明的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从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型、资源配置从政府主导变为市场主导、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极大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从保守型向开放型转变、社会文化需求从单纯的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提高型过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间的矛盾”。这种变化就是整个社会生产方式现代化过渡的体现。物质文明的现代化必然要求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因为上层建筑总是由经济基础制约并决定的,精神文明必然随着物质文明的同步现代化。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社会主义道德,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理所当然地会获得现代性特征。

(2)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道德现代性。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乃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和习惯”。见道德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存在,而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它必须融入社会文化之中,才具有社会现实性。道德又是源生于社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其他方面相依相承。孤立的道德条目不可能对社会成员产生约束力,那样它就会失去应具有的社会功能,从而没有存在的必要。反之,道德又必须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文化之中,为其所纳融,即为社会文化的非道德方面所接受并融入其中,其才有可能存在和发展,并被广大人民所接受。

当今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平共赢的合作理念,“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使人们在按照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断解放思想的同时,又持续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多元而复杂的世界文化进行交流、沟通和碰撞,以此引发全球文化变迁的快速,同时增加了我国文化的深度、厚度和先进性,正在营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环境。而新事物的产生并植根于其中,正体现了其价值,同时帮助人们辨识新的世界并体验社会进步与文化品质的提升。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就获取了现代化的社会推动力和拥有现代性特征的可能性。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现代性的价值认同。“价值就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客体的存在和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适应与满足所表现出的效益、效用和意义。”而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于价值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他既是自然实体,又是社会实体。人的各种价值观有着广泛、复杂和深刻的冲突,在短时期内价值观多元化虽然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正在形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正在成为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其也必将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现代性的形成。

在社会层面,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是现代的价值观体系。它在政治上追求民主与法治,强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以“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全局。在经济上致力于发展国民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互惠互利”的正义经济精神和市场经济原则为导向,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之路。在文化方面倡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同时,面向世界,扩展其包容性以适应信息化与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

在个人层面,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开放意识逐步觉醒,人的道德判断趋向现代化、多样化、复杂化;但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仍然是人们判断他人本质的核心逻辑。社会层面,人们的竞争观念、效率观念、创新观念、合作观念等正在形成,其核心正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人们在思维方式上喜欢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在思想行动方面表现得更自信、更解放,更勇于和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在伦理道德上,注重个人价值,重视自我奋斗和自我实现,从而使人们更易于认同道德的现代化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道德现代性。

无论是社会物质基础、文化变迁、还是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都要求道德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与时俱进”。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也天然地具有时代适应性,向世界展示出了多方面的现代性。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现代性的现实表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区分社会主义道德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更是社会主义道德优越性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具体体现。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即工业化、商品化、城市化、经济市场化等方面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在于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精神修养层次,它关切的是全体人民的福祉。它要求通过社会主义现代化,让全国人民在物质上达到共同富裕,精神上得到彻底解放。endprint

为人民服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性的体现,要求公正、平等、全面、平衡地实现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限制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的滋生,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水平始终具有同一性。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判断的逻辑起点是“以人为本”。从当前人们的日常用语可以发现, “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进入社会主义道德话语体系。因为发现人的生命的唯一性,人们从这一点出发来判断社会、团体和个人行为的合理性,即判断这些行为是否有利于“人”的继续生存和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性的解放。

隨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在一切都可以自由流动的全球化时代,为了满足人们追求自然、愉快地生活在一起的需要,在社会物质财富得到极大丰富和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的情况下,人们较少受到物资缺乏的限制,“以人为本”自然地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判断的逻辑起点。这是我们作为后发展国家在总结先发展国家的经验教训而得到的道德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人性化回归,人的主体性得到进一步彰显,具有更先进的现代性。

(3)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一直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它又被赋予了新的更加完善的含义,并一直起着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的纽带作用。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都遵循着集体主义原则,以是否符合集体利益作为行动的出发点,来展现社会主义道德的优越性,因为这符合社会主义中国每一个人的利益。而优越的事物必定符合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趋势,即社会的现代性。同时,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利益、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集体主义原则提倡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这样的道德要求契合世界主题,即“和平”与“发展”。而我们所追求的利益,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根据集体主义原则,都是全体人民所共有的,人们的目标具有一致性。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利益分歧而造成的冲突与矛盾,从而形成更加巨大的促进社会发展的合力,以加速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集体主义原则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现代性特征之一,并与之具有高度的同一性。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现代性已经形成,我们必须主动地迎接社会文化的变迁,智慧地选择既符合社会现实,又符合社会理想的方向,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始终站在世界文明的前列,引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基金项目: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5年度课题,课题编号:CJF15024;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立项重点资助项目“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川建院[2012]66号)。

作者简介:何智明(1973—),男,汉族,四川南充人,硕士,教授,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系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性
建筑设计中的现代性观念
北京晚清园林中的现代性线索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牛仔少年的孤独:论《骏马》中现代性对西部空间的争夺
也谈现当代诗词的“入史”及所谓“现代性”的问题
徘徊于民族化与现代性之间——以《云中记》为例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
“欧战”与中国的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