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园危机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8-01-25 00:14丁琦
科教导刊 2017年35期
关键词:分类高职院校

丁琦

摘 要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学业、生命财产、就业、心理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校的学习状态、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影响着用人单位对于高校声誉的评价。通过研究和分析高职院校危机干预体系的分类,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及其原因,对于及时发现高校存在的校园危机和解决危机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校园危机 高职院校 分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2.009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lifeli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y, life and property,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safety directly affects the students learning status, influence the school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fit and unfit quality, affects the unit of choose and employ persons reputation evalu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crisis intervention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reasons, to discover the existenc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mpus and solve crisis played a role in promoting, to create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 campus crisis; vocational college; classification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2.009

自大學诞生以来一直被视为象牙塔。然而随着大学功能的多元化,越来越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中,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凸显,使得大学不再是一片净土。各高校校园内生命财产安全问题突出,成为各高校的一块“心病”,高校非正常死亡事件时有发生,生命财产安全时常受到侵犯,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辍学、危及他人生命的案件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职院校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包括独立性差、反叛意识强、以自我为中心等。高考分数相对较低、学习兴趣不浓,危机意识薄弱,生活阅历匮乏,价值理念不成熟等原因,使得学生容易受到内在和外在的影响导致产生各种危机,严重影响自身的健康发展、顺利成才。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总结高职院校校园危机,主要有以下集中表现和成因。

1高职院校校园危机的现状

1.1校园安全危机及其表现

校园安全危机指的是在大学校园内公共教学和生活场所发生的,具有潜在性、突发性、危害性的自然灾害或社会事件。校园安全问题是高校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能否保障教育教学秩序的关键问题,如何营造安全、有序、和谐的大学校园学习环境是各大高校都在面临的现实问题。各省级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也对高校师生安全工作进行指导和鼓励,设立了省级平安示范校等荣誉称号,从思想上重视高校的校园安全问题。但高校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还存在着各种难题亟待解决。

(1)突发人身伤害现象依旧存在。高职院校学生高考分数不理想,个性特征突出,贪玩好动,而且正在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比较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2016年6月12日,陕西的两名学生因纠纷而打架,致其中一人死亡。人身伤害现象问题的危害性高,责任重大,一旦处理不善,对于学生本人和学校的伤害不言而喻。

(2)财产安全问题亟待解决。高职院校盗窃现象突出,内盗外盗现象均有存在。各大高校开学和放假时段,盗窃案屡见不鲜,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防范的难点。近年来,电信诈骗案呈现了爆发的趋势,手机、电脑、银行卡的诈骗案件屡见报端,涉及大学生的诈骗案例不在少数。2016年8月,准大学生徐玉玉被骗走了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得知被骗后,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而不幸离世,让人扼腕,震惊了全国人民。各大高校面对电信诈骗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效果不甚理想。上当受骗的大学生依旧存在,电信诈骗的手法多样化使得防骗工作难度加大。2016年,一个新的名词给全国各大高校蒙上了一片阴霾——“校园贷”,这个毒害了一大批大学生的新型诈骗手段,引起了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高校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来防范校园贷款。目前校园贷款仍混迹于各大校园内,有恃无恐,不断侵蚀着大学生的财产安全。

1.2校园学业危机及其表现

校园学业危机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目的不明确,造成的目标缺失,不能按照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按时毕业,或虽可按时毕业但毫无收获的一种表现。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不牢固,没有养成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对于大学学习没有正确的认知,造成了许多大学生虚度大学生活,不知道如何正确规划大学生涯,对未来感到迷茫。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endprint

(1)大学生活目标缺失。当下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缺乏理想,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感到迷茫。笔者在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教学中,曾经针对某班级44名学生做过一项随堂调查,其中15.9%的人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活有简单的规划,目标较明确。27.2%的学生没有认真思考过未来的生活和工作,56.9%的学生对未来充满了迷茫,根本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不知道自己未来的生活是怎样。当下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是睡觉、手机游戏、网络游戏,游戏已经充斥着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严重缺乏学业职业发展规划意识和时间管理意识。

(2)大学学习动力不足。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学习基础不牢,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且相对本科生的学习能力较差,学习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挫败感,特别是英语或物理等学科,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是难以逾越的障碍,缺乏学习动力,导致学生对学习采取应付的态度。由于许多老师会在期末考试前给学生划出重点考查内容,突击复习的学习模式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对平时学习更加不用心,上课流于形式。

1.3校园心理危机及其表现

校园心理危机是指大学生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高职院校学生除了厌学、网瘾的问题外,也存在着人际关系紧张、情感困惑、自我认识不足、自卑自负情感明显等问题。

(1)人际关系紧张。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是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问题,特别是寝室同学关系复杂紧张是人际关系的重中之重,个人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不同、家庭背景的差异很容易造成彼此的嫉妒与误解。高职院校学生仍处在心理发育阶段,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理性地认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掌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方法。

(2)情绪调节不够。在大学生活中,个体的情绪表达不当容易引起多方面的问题,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还不能完全掌握好自己的情绪表达和情感宣泄,容易造成情绪失控、情感缺失。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12%的学生愿意主动对父母表达出自己的感情。68%的学生会通过短信或其他通讯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20%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向他们表示自己的情感。另外,当代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表达情感。知心朋友较少,少有发泄情绪的渠道。

2 高职院校校园危机产生的原因

2.1 个体预防危机意识不足

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阅历少,容易受到社会、网络的不良影响,抵御风险意识不足。面对诱惑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容易受到欺骗,造成人身、财产的损失。大学生在维护人身财产安全方面的经验不足。在情绪情感方面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人际关系处理方式容易出现偏差。

2.2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不够

高职院校校园危机除了外在的影响因素外,学生个体的主观因素也是造成校园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在大学生活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困难,认知、情绪、行为能力都是造成危机的因素。在面对生命财产安全隐患时,不能及时解决问题,造成危害的进一步升级。在学习上,个人的学习能力是学业结果的直接表现,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解决学业危机的重要因素。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也体现在就业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衡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指标。

2.3学校教育模式制约

高职院校管理模式普遍与本科院校存在差异,相对来说较为严格,从自习、卫生方面都有硬性规定。在人身财产、生命安全知识方面主要靠教师的提示,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明显不足,且与外界接触较少,学习途径狭隘,接受有效信息内容不够。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不易接受,特别是合班教学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容易使得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难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效。

3高职院校校园危机的解决策略

(1)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危机干预既是保障学生自身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院教职工的职责,危机事件的预防与干预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着力打造安全、健康、和谐、向上的良好校园环境。全员参与既是制度,也是要求,更是心理层面的重视。师生养成预防危机、干预危机的习惯,也是对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2)建立“四级三层二维一重”危机干预机制。即学校领导、学生工作主管部门、学生干部、学生四级。对危害发生的认知、受到侵害时的意志力、对危机的预防和干预行动三个层次。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业两维发展并重,以促进积极发展,避免虚度时光。重点走进学生内心,了解学生、关爱学生。

(3)预防为主、干预为重。在全院师生参与下,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现实案例,及时通报时下发生的有关大学生的侵害案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了解就业趋势、分享学习经验。在认知层面上让学生接触相关信息,面对危机时能够及时上报并解决问题。做到预防为主,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干预,避免学生权益受到侵犯。

€L芸翁猓汉咸房萍贾耙导际跹г涸杭犊翁狻陡咧霸盒PT拔;稍ぬ逑倒菇ā院咸房萍贾耙导际跹г何房翁獗嗪牛篐NTKY-KT2016-3

参考文献

[1] 张晶,范科学.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途径探析[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10.1:38-40.

[2] 江小红. 高校校园危机的教育干预体系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09:12.

[3] 韦志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2:80-83.

[4] 王天.高校學生管理危机干预性课程资源开发[D].湖南科技大学,2008:10.

[5] 伍新春.试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5-50.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类高职院校
垃圾分类的困惑你有吗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