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天下大同

2018-01-25 18:09
收藏·拍卖 2017年8期

至本刊截稿日,今年中国内地的春拍基本落下了帷幕,各个拍行相继为广大藏家、行家带来了异彩纷呈的专场和拍品,众多的“白手套”专场、众多的破纪录拍品,让2017年的拍卖有了回暖迹象。拍卖是个脑力活也是个体力活,每年两季的拍卖,拍卖人寰宇征集,只为将顶级艺术品带到中国,让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再一次成为世界文化标杆。南北拍行,地域不同,风格有异,但各有千秋,在不同品类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为行业提供了参考和可能。书画古玩,各个品类都是美的呈现。

黄宾虹作黄山汤口立轴设色纸本

LOT号:0706

来源:中国嘉德2017年春拍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

估价:RMB 8000万-1.2亿

成交价:RMB 3.45亿

《黄山汤口图》是黄宾虹92岁最后一件精品,此图五笔七墨俱备,是他画论主张在纸上“用兵”的有力例证。黄宾虹一生九上黄山,此作绘于1955年,这年黄宾虹92岁,患有严重的眼疾,他凭着记忆勾勒出了《黄山汤口》,是其绘画生涯中的绝笔巨制。作品流传有序,曾是黄宾虹知交陈叔通旧藏。陈叔通(1884-1966),名敬第,杭州人。清末进士,留学日本。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董事。晚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生平酷爱梅花,室名百梅书屋。陈氏为黄宾虹知交,1919年秋,曾介绍黄宾虹任商务印书馆美术部主任。潘深亮先生撰文《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几件黄宾虹画作》(1998年《收藏家》发表),行文着意描述此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黄宾虹《黄山汤口图》,纸本,设色,纵171.5厘米、横96厘米。图画我国著名风景胜地黄山秀美风景。画面山势巍峨屹立,耸入云霄。山中林木葱郁,浑厚华滋,烟云出没,气象恢宏。山下房舍隐现,二人坐树下。图中山石先用道劲圆润有顿挫的线条勾轮廓和脉络,后用浓淡、干湿墨繁皴密点,赭色相参。苍松老树,以古篆法写之,笔法古朴苍劲,刚柔相济。构图丰满,墨色光华焕发,韵味无穷。画面右上角自题黄山汤口,三十六峰天都、莲花、前海胜景,由汤口入。九十二叟宾虹。钤黄宾虹、黄山老人二印。此图乃先生晚年作品,然笔力雄健,全无老态。山溪树木一笔不苟,房屋人物刻画入微,令人惊叹。”

唯一存世南宋宫廷旧藏

西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青铜兮甲盘

LOT号:868

来源:西泠拍卖2017年春拍

《南宋宫廷旧藏西周重器国宝兮甲盘专拍暨中国青铜器专场》

估价:咨询价

成交价:RMB 2.1275亿

兮甲盘是宋代宫廷收藏唯一可见之实物,亦是宋代及宋代以前所有记载中唯一传世之重器,可谓流传年代最久远的国宝重器。

器中铭文133字,记载中央王朝西周周宣王的历史,从政治稳定、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多角度记录一个正在崛起的伟大文明古国。

其出版著述,自南宋初年起,途经宋元明清历代金石学大家,多达百余种。是已知国内拍卖市场中铭文字数最多、出版著述最多、级别最高、分量最重的青铜器。铭文所记内容,时问、地点、人物、事件齐全,意义简而概括如下:

一、所涉人物级别之高前所未有。周宣王为西周倒数第二王,开启了“西周中兴”之盛世。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虢季子白盘”即是周宣王所铭,且比兮甲盘要晚七年。兮甲就是尹吉甫,是当时的军事家、政治家和大诗人,文武双全。他是《诗经》的主要编纂人,保留和弘扬了中国早期文化,被认作“诗祖”。

二、记载保卫国土、稳定南北边疆。兼及与少数民族之关系。兮甲跟随周王北伐匈奴获胜,保卫北方国土。又治理南淮夷,维护了王朝东南边疆的稳定。“虢季子白盘”同样记录北伐之事。

三、记载建设法制、完善社会制度。兮甲监督贡赋,规范商贸,严明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臣。孔子尚钦周礼,周代之制度也可谓中国后世一切制度的鼻祖。

四、记载开展贸易、丝绸之路萌芽。南淮夷向周的进贡主要是丝织品,线路自黄淮到陕西,即是早期的“丝绸之路”。

五、流传为宋代以来金石学及其他学问之缩影。宋代以降,张抡、鲜于枢、陆友仁、吴式芬、陈介祺、吴大激、罗振玉、王国维、容庚、郭沫若、陈梦家等几乎所有重要之金石学著作均载此件。另,对文字的兴趣不仅兴起了金石学,也可谓宋代以后其他学问之开端。

正如王国维所说:“此种重器,其足羽翼经史,更在毛公诸鼎之上。”

罗中立1982年作春蚕布面油画

LOT号:0159

来源:中国嘉德2017年春拍

《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之夜》

估价:RM5 800万-1200万

成交价:RMB 4945万

作为《父亲》的姊妹篇,罗中立继续以母亲为形象创作了油画《春蚕》,以此表达对母亲的感情,亦表达艺术家对农村、对农民无法割舍的“乡土”情怀。无论是《春蚕》还是《父亲》,在表现手法上依然处于罗中立早期的绘画风格,即安德鲁·怀斯(Andfew Wyefh)的艺术风格。罗中立用《春蚕》为代表,纪念碑式的构图和超写实主义手法塑造着中国普通人的典型形象。

本件《春蠶》此前由美国私人藏家购藏30余年之久,作品创作于1982年9月,艺术家正处于其艺术生涯的黄金阶段,曾有另外两幅尺寸大于本幅作品、相同画面题材的《春蚕》出现在市场中。其中,最早一件,罗中立创作于1980年的《春蚕》2013年11月佳士得香港秋拍中以4940万港元成交,现藏于龙美术馆;另《件罗中立1983年作的《春蚕》,2014年4月北京保利春拍中4370万元成交,刷新了国内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

北宋定窑“尚药局”款暗刻龙纹圆盖盒

LOT号1456

来源:西泠拍卖2017年春拍endprint

《中国历代瓷器》

估价:RMB 350万-500万

成交价:RMB 632 5万

定窑作为宋代最重要的瓷器生产窑口,深受宋代皇室、文人士大夫所钟爱,在杭州出土的后刻款宫廷器物标本中,占据了80%的份额。目前发现奉华、皇后阁(整器,见藏于欧洲)、殿字等铭款。但北宋确切皇室用瓷目前少之又少,此件“尚药局”药盒是目前仅见可流通的北宋皇室用瓷。此件“尚药局”铭龙纹药盒其工艺十分考究,该器物由盒和盖两部分组成,子母口扣合。盒盖高敞,面微拱,上阴刻

三爪盘龙。口沿一侧釉下以及盖身与盒身均刻有“尚药局”三字横款。

吴湖帆戊寅(1958)年作万松金阂立轴设色纸本

LOT号:0911

来源:朵云轩2017年春拍

《万松金阙——朱昌言先生收藏暨近现代书画珍品之夜》

估价:咨询价

成交价:RMB 4945万

《万松金阙》此画是吴湖帆青绿山水画中的精英,此画无论是用笔、布局、设色、勾金都倾心尽力,令人叹为观止。此画主体写簇拥着的群峰列岫,

抹远山直入云中,山谷中弥漫着出岫的白云,成排的松林覆盖着中景的山峦,楼阁掩映在丛翠之中,近景溪流潺潺,远景水气和云雾氤氲片,整个画面极尽丘壑之美。在画面上,或用没骨渲染,得淡荡明艳之致,或用解索、披麻、斧劈诸皴,得深厚浑穆之气。

清乾隆御铭宋代端石七光砚

LOT号:2144

來源:西泠拍卖2017年春拍

《文房清玩历代名砚及古墨专场》

估价:RMB 350万-600万成交价:RMB 885.5万

已知市场中著录于《钦定四库全书·西清砚谱》之孤品。皇十一子成亲王永理旧藏。

此砚之不可仿之处为砚面石品花纹与砚额之活眼及覆手内七枚眼柱。砚面花纹记载明确:横理,蕉白青花隐隐,与此砚相合。砚额石眼,文记为砚额正中,而图中所绘,微偏右侧,形为椭圆,此点亦与此砚相合。砚石天然,各各不同,目前之技术,亦无法以人工仿造,纵偶有机缘,得石与所记纹理相似,石眼位置形状大亦无法一处不差,且砚背覆手之中,眼柱七枚,长短位置,谱中图绘清晰,此万万不可仿冒之处。此数处与谱无异,加之其余如尺寸铭文诸项无一不合,则此砚为谱中所记真品无疑矣。惜砚匣不存,甚憾。

四朝宸翰——宋高宗等南宋皇帝御笔手卷水墨绢本

LOT号:0770

来源:中国嘉德2017年春拍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

估价:咨询价

成交价:RMB 1.495亿

《四朝宸翰——宋高宗等南宋皇帝御笔》集南宋诸帝所书团扇和斗方四幅,第一幅题为宋高宗《御笔草书七绝》;第二幅题为宋孝宗《御笔楷书七绝》;第三幅题为宋光宗《御笔行楷书联句》;第四幅题为宋宁宗《御笔行书联句》。每幅均有翁方纲对题,考证精详。卷首王禔题:“奎章睿藻。”卷尾叶恭绰、程琦题跋,潘延龄、程琦递藏,累见著录,流传有绪。本卷一、三、四幅,即翁方纲定为高宗、光宗、宁宗之三件书法,著录于徐邦达《古书画伪讹考辨》“南宋帝后题书画与院画”章中。对第一幅高宗书迹,徐邦达论证为其所见高宗存世作品十件真迹之一。而第三幅光宗、第四幅宁宗,徐邦达则归至理宗名下。此三件书法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藏宋高宗《草书天山七绝纨扇》和宋理宗《行楷书潮声联句纨扇》,笔法结构均一致。本卷曾经晚清广东藏家伍元蕙、潘延龄、近代旅日藏家程琦收藏,尝刻入潘仕成《海山仙馆法帖》。其中第一幅高宗御笔,其上有“明安国玩”白文椭圆印,可知是明中期无锡安国曾藏之物。安国为一代巨富,所藏宋元名迹多且精,是中国鉴藏史上之巨眼。第四幅《御笔行书云日联句》其上钤有耿昭忠、耿嘉祚父子藏印。今世流传之宋元名迹,其上每有耿氏藏印。据1978年大阪美术馆展览图录,此《四朝宸翰——宋高宗等南宋皇帝御笔》为日本藤井有邻馆旧藏。

西藏11-12世纪合金铜释迦牟尼佛站像

LOT号:3352

来源:中国嘉德2017年春拍

《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

估价:咨询价

成交价:RM6 5865万

这尊释迦佛像高度接近一米,以合金黄铜铸造,造像风格典型承袭了萨尔纳特石雕的特征。萨尔纳特是佛经中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的地方,汉译佛经中一般称为“鹿野苑”,其地位于中印度,它不但是宗教圣地,也是一个雕刻中心,学术界称其地所造的佛像为“萨尔纳特式造像”。这件立像的发髻多见于中古尼泊尔造像,但是铜质却并非尼泊尔地区的纯红铜,从其断口可以清晰地发现,这件佛像的材质是质地非常好的黄色合金铜,本身铜质颜色犹如黄金。通过对这件造像内部的观察,可以发现虽然佛像体型巨大,但是铸胎极薄,只有一毫米不到的厚度,这种精度的铸造水平只有失蜡法能够达到。在铸胎的内部发现有一些研磨极细的灰黑色胎土,根据分析应该是内范或者是錾刻塑形时用于提供支撑,避免凿漏的衬骨。目前留存于世的11世纪西藏站姿佛像极为罕见,此件作品无疑是西藏后弘期造像最早的艺术杰作之一。

谢稚柳三十八年(1949)作秋浦雁影镜心设色纸本

LOT号:0088

来源:北京诚轩2017年春拍

《中国书画(一)》

估价:RMB780万-880万

成交价:RMB 1127万

《秋浦雁影》取竖幅左水右岸式布局,一株红枫位于画面中心,其后两棵梧桐高耸,几欲>中出画面,四只大雁分作两组,两只站立在中景的坡岸上,其中左侧之一正向上仰望,引颈长鸣,似呼唤友伴,飞翔的大雁虽在空中,眼神却下望同伴,神态令人动容。近景的坡岸上,一对野凫相向呢喃。水塘畔芦荻瑟瑟,远岸边玉竹丛丛,俱似迎风拂动。此作主旨意在送别,画家以雁喻人,通过描绘大雁难舍难分之态,喻指送别老友之感伤,巧妙地将情意融于画中。是幅描绘极其细致,红枫、芦荻、竹丛的枝叶笔笔分明,野凫的身躯以浓淡不一的黄色绘就,翅尾羽毛黑白相锚,其身长在画面中尚不盈寸,但每一羽毛都清晰可辨,大雁用墨线勾廓,复以白色填涂,连脚蹼的细节都一丝不苟,可谓精工已极。endprint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梅瓶

LOT号:0925

来源:保利厦门2017年春拍

《玄览——重要古董器物专场》

估价:咨询价

成交价:RMB 1610万

本拍品具有顯著的清乾隆时期梅瓶的特征,乾隆时期的梅瓶肩部特别丰满,几乎成一条直线,腰部以下收得较直。其纹饰、青花发色带有明显的仿照明代永乐、宣德青花烧造的特点,永宣青花备受乾隆帝推崇,明永宣两朝的30余年里烧造的青花瓷,在青花瓷烧造历史上堪称稀世珍品。其异域风格的造型、浓重明艳的呈色、超凡脱俗的纹饰,被后人赞誉为“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乾隆帝曾多次责令景德镇御窑厂慕古创新,研习永宣青花烧造技巧。此件梅瓶,以花卉纹为饰,题材与15世纪早期流行的海水云龙纹大不相同,更突显梅瓶的雅致,既慕古,亦创新,为乾隆官窑早期的仿明代宣德的精品。

唐“金声”仲尼式古琴

LOT号:4903

来源:中国嘉德2017年春拍

《丝桐金声——名家藏珍古琴萃选》

估价:咨询价

成交价:RMB 1840万

该琴仲尼式,木质松黄古老,八宝灰胎,内杂大量朱砂,间有少量金末。琴面断纹种类较多,蛇腹断、冰片断、流水断、牛毛断并存,琴名“金声”字体内填以朱砂。据杨大钧先生后人杨宝元先生讲,当年他家在定阜街,北京古琴会就在隔壁的兴华寺街,即现今的兴华寺胡同,管平湖先生经常到家里做客与老先生切磋琴艺,并随身带着修琴的瓶瓶罐罐,里面装着大漆和鹿角霜等材料,在杨先生家里修复了很多老琴,“金声”琴是在解放前1948年做的修复。琴面栗壳色,局部有朱红漆和混有八宝灰的鹿角霜,琴面微外的栗壳色漆,虽然漆的色相与明度较朱漆更接近于原有漆面,但略显偏暖,这些都是当年管平湖先生修复过的部位。

清乾隆黄花梨龙纹中牌子大衣架

LOT号:5123

来源:中国嘉德2017年春拍

《清隽明朗——明清古典家具精品》

估价:咨询价

成交价:RMB 3910万

大衣架用两块底部锼挖壶门的横木作墩子,上植立柱,用站牙夹抵,站牙镂雕卷草纹。大衣架的中牌子造型独特,用三根横枨隔成上下两层;上层用两根矮立柱隔出三块透雕云龙纹的绦环板,双面工,下层只装—根矮立柱,两端装透雕螭纹的坠角。中牌子两侧的立柱上下出头,成莲花柱顶,形成一个完整的构件,亦称“扇活儿”,再由此“扇活儿”的三根横枨的出头榫与两立柱相交。最上端的横枨是搭脑,两端雕龙头,搭脑和立柱问装透雕夔凤纹的拄牙,卷转典雅。此黄花梨大衣架以云龙海水纹为装饰主题,中牌子绦环板的雕饰尤为精美,正龙威严,行龙矫健,云朵翻腾,百宝在海水中闪现,呈祥献瑞。搭脑上的龙首近似圆雕,龙目炯炯有神,龙须飞扬,龙角上扬,龙鳞栉比,栩栩如生。此大衣架立柱和横枨均选用方材,起倭角,线条明快硬朗。雕饰采用透雕、圆雕、浮雕等技法,工艺水准高超,非一般工匠可为之。此衣架虽不是大型家具,但所耗物力难以想象。应为皇室成员定制,由造办处工匠制作。此大衣架的雕饰图案和尺寸是传世衣架中的孤例,在公私所藏仅此一件。清代流行深色家具,用黄花梨等木料制作的家具多被染色,此为时代特征,王世襄先生有专文论述。

(编辑/刘星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