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案例中探究实验对教学的实效

2018-01-25 15:46涂红湖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

涂红湖

摘 要:成功的实验是实验教学高效的保证;实验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可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加贴近自然;实验能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本质。

关键词:探究能力 对照实验 增减实验 改造实验 实验方法及思想

教学实践证明,成功的实验是实验教学高效的保证。实验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可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实验可以更贴近学生;因此,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通过实验的多种教育功能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深入分析经典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在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有很大的比例,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教材中也提供了很多经典案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效利用教材中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深入探究,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要加深学生对实验目的,实验“猜想”及排除实验干扰等方面的了解,从而明确实验思路,强化探究能力。

(一)明确实验目的,把握实验整体设计思路

【案例】在“阿基米德定律”实验中。很多时候实验结束,大多数学生都不清楚为何整理这些数据,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数据。其问题就在于学生并不清楚实验的目的是要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的关系”。

同样的问题也会出现在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教师要介绍实验的设计思路,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必须分步研究“同一物体的形变程度与压力的大小的关系”和“同一物体的形变程度与受力面积的大小的关系”本实验由两个子实验组成,实验应该有两个子目标,有两个子结论,将两个子结论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压强的大小决定因素”。

(二)提高分析能力,重视实验现象的“提前猜想”

对实验现象的“提前猜想”是检测学生实验能力强弱的重要方式。“猜想”一方面可以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时又能为获得明显的实验现象做好“设计铺垫”,所以实验中对现象的“提前猜想”这一过程不能省。在“覆杯实验”实验中,教材就要求先猜测一下可能发生什么现象,再动手做一做。

【案例】在“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在让学生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前,猜猜以后会产生什么现象,学生思考后相继回答“石灰水变浑浊”。之后学生们进行实验,石灰水真的变浑浊了,学生们都很开心,之后让学生继续吹,石灰水却又澄清了。此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都感觉不可思议。此时学生说出的是“为什么”、“老师解释一下”。课堂上能产生如此的效果,仅仅就是多了一个前猜!

(三)排除实验干扰,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使实验更具说服力,对实验中的干扰因素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教材中抗“干扰”设计比比皆是,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对植物进行的“黑暗”处理。实验中,教师要善于比较“干扰措施有无”所产生的不同现象及结论,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做些“抗干扰”的设计,这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增长大有裨益。

【案例】在“检验氯离子的实验中”实验中,教材提供了一种实验方案,要求在待测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这个时候就会有三种可能性的白色沉淀:氯化硫酸银和碳酸银。要验证氯离子,那么只能确定该沉淀就是把氯化银,要排除硫酸銀和碳酸银的存在,教材中提议加入稀硝酸,碳酸银会与硝酸反应产生硝酸银、水和二氧化碳,从而碳酸银的白色沉淀会分解,硫酸银会溶于硝酸也会溶解,只有氯化银不会溶解,从而证明该沉淀就是氯化银,进而证明原溶液中含有氯离子。设计硝酸银和稀硝酸组合排除其他离子的干扰,实验的科学性就体现在这里!

二、改造实验让实验更加贴近学生学情

对原有实验进行改造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对原来的实验进行部分改造,也包括对实验的解读及指导,其目的在于使实验变得简单易做、使实验不再充满神秘感、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展实验。

如果实验器材在生活极易找到,实验又少了许多“禁令”,那么实验的神秘性必然会打破,学生更愿意去开展实验。比如,平面镜成像实验,利用教室窗户的玻璃和两个圆柱型的固体胶就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感受“什么是虚像”,真切地体验一下如何寻找像的位置。

【案例】在“氢氧化钠是否与二氧化碳反应”实验中,取一个塑料瓶收集满二氧化碳,往其中倒入一些氢氧化钠溶液,盖紧瓶盖,然后摇晃,发现瓶变瘪,此实验能否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了呢?此时有的同学提出:“不一定,也有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了,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如何证明二氧化碳确实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了呢?经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共同探究,最终采用对比实验法去验证,取两个相同大小的塑料瓶,分别收集满二氧化碳,其中一瓶加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另一瓶加入等量的水,盖紧瓶盖,发现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瓶变瘪的相当厉害,加入清水的塑料瓶没什么明显的变化,由此可以得出氢氧化钠确实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这样的实验学生很轻易就能做出,效果非常好。同时我也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如何让变瘪的塑料瓶恢复本来面貌,学生又可以形成探究得出:只要往塑料瓶加入稀盐酸,然后盖紧瓶盖摇晃即可恢复原貌,学生动手操作很明显达到实验效果。也巩固知识点,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了理性知识。

参考文献

[1]李淑红.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15(07)

[2]刘晓春.通过化学实验课堂矫正学生实验习惯[J].中学化学2015年10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
提高初中生化学探究能力的策略
培养学生初中数学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
“行动导向”背景下学生探究力的有效延伸
浅析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用能力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