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2018-01-25 06:32刘永全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层次性平均分重难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业作为学生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它不仅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手段,而且还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理念贯穿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充分体现在我们每堂课的作业设计中。一个好的作业设计,直接关系到我们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在“新课标、新理念、新实践”活动中。我们倡导:“人人参与有价值的作业,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作业,不同的人在作业中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在实施新课标中,教师怎样精心设计自己的作业呢?

一、目的性和針对性相结合

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又应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一堂课的课堂教学中,也就是说,作业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由此,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作业。那种盲目的、机械的、重复的作业往往是无益的。同时,我们在作业设计中,目的性和针对性往往是相结合的,既要有目的性,更要有针对性,所有的作业设计都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首先应抓住教学中的重难点设计专项作业,而不应该平均使用力量;其次,还应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之处设计专项作业。例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关键之处在“平均分”,可以针对这个重难点设计“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作业,让学生在比较、作业中明晰概念。又如,学生学习了“合数”后,容易把它和前面的“偶数”混淆起来,也可以设计专项作业,使学生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对比,准确掌握知识。

二、层次性和整体性相结合

作业设计的好坏,直接体现在作业的层次性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设计作业层次,这既是学生能力转化的客观规律所致,又是学生认知规律的反映。我们经常所说的作业要有一定的“坡度”和“难度”正是作业设计层次性的体现。所以,我们的作业内容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模仿性—再造性—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紧扣,逐步提高。既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作业,又要有一些变化式习题,以利于新旧知识的沟通,拓展学生思路,还要设计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思考性作业,以利于学生加强实践,促进知识向技能、智能方面转化。同时还应该根据各种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以利于因材施教,充分体现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实践活动中,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作业的层次性还要和作业的整体性相结合。从学科教学任务的整体出发,我们在设计作业时还要注意作业的整体性。数学知识结构本身逻辑性、连贯性比较强,我们还应该认真分析课题在本单元、本册书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它们内部的相互联系、知识的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作业,注意知识系统的整体性、连贯性。

三、趣味性和开放性相结合

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从作业的多样化入手:1.在作业的组织形式上要多样化。我们现在倡导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正是这种多样化的体现。个人的作业,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探究知识的能力;全班作业交流,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2.在作业内容形式上要多样化,可以设计游戏、儿歌、探险、寻宝、解难等活动,开展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操作、巩固作业、综合作业……在题型上,可以补充填空、判断、选择、连线、找朋友、补缺题……习题要富有思考性、操作性、灵活性、迷惑性……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充分体现在现代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要开放,课堂要开放,学生思维要开放。

当然,我们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作业活动中的信息反馈来调控我们的课堂,以获得实施作业的最佳效果,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刘永全(1982.12-)男,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本科,宁阳县东疏镇花园完全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层次性平均分重难点
小学数学层次性问题设计初探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平均分一半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探析辨证论治的层次性
价值观层次性浅析
耕地多功能的层次性及其多功能保护
两种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