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2018-01-25 10:05何建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外号道德有效性

何建文

德育的有效性是指德育活动和期望结果的吻合程度,吻合程度高,谓之有效;反之,实施活动与期望结果差距远,或是出现负向功能,我们谓之低效或无效。在现实学校德育过程中,常听老师们抱怨:学生屡教不改、我说东他偏要西……这些就是低效、无效的德育。怎样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是摆在众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德育离不开实践。马克思主义认知论认为,人类的认识活动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回到实践中去。我们的德育目标最终也实现于个体的行为上,在现实中判断一个人的崇高与低俗、善良与丑恶的标准也是实践。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实践这四个因素相互独立、相互渗透又相互促进,当今的学校德育却把这四方面割烈开了,教师往往重视道德认知、道德价值取向的教育,忽视了引导实践。这种德育培养出的学生,知行分裂、言行不一,与我们的培养教育南辕北辙,又谈何有效呢?现就谈谈如何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一、寓“教”于实践活动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做中学”的教育理论,不仅适用于智育,而且也适用于德育。“做”就是实践,就是活动。“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摆脱了枯燥的“灌”,学生乐于参与接受,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我们的德育目标不是靠一两节课,一两次活动就能达成的,这要我们教师把的德育目标按学生的年龄特征、心智成长规律分解、渗透到每一次“做”中,让学生从“做”中有所“知”、有所“悟”,而后有所“行”,我们的德育目标就达成了。德育的活动模式本人认为应该是“1做—思—2做”,第一次是老师跟据德育目标预设的活动,是有老师的活动;做了要引导学生体验总结,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第二次“做”是我们德育的最终落点,学生把“知”内化为自觉行为,是没老师的“做”。

二、寓“知”于实践活动

这里的“知”是学生的自主的认识。我们的德育受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讲授法仍旧是德育的主要方式。在德育中,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道德信息,对生活事件的认知与判断,只有老师的声音,忽视了学生个人的自由的认知取向,学生成了社会道德准则的被动接受机。“听话”成了好孩子的唯一标准,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自主认知事物的习惯与能力。孰不知,人的价值观的形成是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事的感知、体验、修正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社会影响,我们传统的德育是苍白无力的。从心理学上分析,学生正处于感性认知阶段,对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现象的感知、接受胜于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当今是信息社会,网络媒体的宣传铺天盖地,而且不乏消极的道德因素,学生道德认知力的缺失,社会不良素就会趁虚而入,腐蚀学生幼小的心灵。

在德育活动中,我们很有必要还给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认知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教育学生不要给别人取外号时,许多老师会直接说不要给人取外号,为什么不能给人取外号。其实开展一个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活动,效果会更佳。让学生说说自己给别人取外号及别人给自己取外号的事,说说这些外号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影响,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许多学生的心声,此时不须您要求,学生心中已有一杆称了。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三、寓“情”于实践活动

一直以来我们的德育就如同其他课程的授课一样,把道德培养当作一门知识来教,忽视了情感体验的培养。教育似乎变成了一个外在于学生的、冰冷的、过分抽象的概念世界,道德认识过程被简化成为了一种机械的知识训练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有言:“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

要把我们的德育目标转化为学生内在道德准则和道德行为,必须要有情感为中介。没有情感支撑的行为,是不自觉、不确定的行为。因此,在实施德育时,教师切忌说空话、说大话,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真实的情境、运用鲜明真实的典型事例来组织开展有效实践活动,以促发学生对道德的切身情感体验,其实就是我们教育者常说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情”。例如我们教育学生缅怀革命先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如果和学生讲革命如何艰辛,如何抛头颅洒热血等大道理,学生不能产生切身的情感体验,其内心也是苍白的,这样德育的活动肯定也是低效的。有一次,我结合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并且还组织学生观看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及纪录片《满江红》(部分),学生对活生生的人物、沉甸甸的抗战故事感受深刻,看后讨论热烈、群情激奋。这样对学生的缅怀先烈,激发爱国情感的德育目标就达成了,而且学生经久不忘,效果良好。

如果我们时时能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质——以感性认知为主的特点,组织学生拜访真人真事,或参观博物馆,又或看一部革命电影等等,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给予学生切身的情感体验,那么我们的德育一定是成功的德育。

四、寓“思”于实践活动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检讨:为人出谋献计做到忠心不二了吗?与朋友交往合作做到诚信了吗?老师所传授的东西经常温习了吗?”曾子的不断反思,终成一代圣贤。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的内心审视,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其实德育最关键的也是要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一言一行,以求达到对自我的再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人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環境保持协调的关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认识了自我、会审视自我,才能协调自已在社会中的关系,才懂得在“在什么山唱什么歌,和什么人说什么话,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这才是一个健康的人。

对于学校的德育活动,作为教师不单要引导学生怎么做,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之外,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反思自已做得如何。对于学生也应向曾子一样时刻反省自己,自己在今天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尽力;有没有对家人或别人撒谎;有没有做一件以上的好事;今天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了等等,或者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有没有完成这个目标。这样,就能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格,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实施德育不可忽视其效果,在德育活动中我们必须对其效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不断完善我们德育的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德育的有效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外号道德有效性
妈妈有个外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爱起外号的小瓢虫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调皮的小河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