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家杨毅及其作品探析

2018-01-25 09:25文雅婧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传承艺术

文雅婧

摘 要:山西河津地区的剪纸艺术是山西民间剪纸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毅从小受黄河文化熏陶,积年累月对剪纸的创作和收集受到研究民俗剪纸的专家认可,也受到了各阶层人们的喜爱。文章选取他的民俗系列作品“河东信俗”之上大梁从构图、造型、色彩等艺术特征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的作品继承了朴素的民俗剪纸传统,更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一面,他为传统民俗剪纸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民俗剪纸在他手中传承发展并被更多人接受和喜爱。

关键词:河津;杨毅;民俗剪纸;艺术;传承

一、杨毅创作环境与艺术成就

(一)杨毅创作环境

杨毅,男,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翟店人,生于1975年,中共党员,字济中,号尚义轩主人。现居河津市地处山西西南部,运城市的西北部,是黄河与汾河交汇三角区一处河谷盆地,东邻稷山迎汾水,西为黄河与韩城,北边接壤着吕梁与乡宁,南又与万荣为邻,总面积约593平方公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人们居住繁衍,故而这里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河津古称耿,曾为商都,宋宣和年间改名河津,现存古迹20多处,如真武庙(九龙庙)、司马迁墓、龙门等。历史上人才辈出,如司马迁、王勃、薛仁贵等。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发祥地之一的河津正以壮阔的山水、丰沛的历史文化底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河津人。

(二)杨毅的艺术成就

杨毅自小耳濡目染地同母亲学习传统民间艺术,如剪纸、面塑、刺绣等,10岁就已是远近闻名的巧巧手。1991年16岁的杨毅因剪纸艺术水平出色被特招入伍,在此期间积极参加部队组织的文艺活动创作了大批反映部队生活的剪纸,过程中结识了仉风皋先生,在其影响下开始对剪纸艺术深入研究实践。为让作品不脱离群众远离生活,利用自己探亲休假机会向新绛剪纸艺术大师苏兰花学习讨教,还先后结识了时任省群众艺术馆研究员的段改芳与南京大学致力剪纸艺术研究的陈竟先生,以及中国美术学院王伯敏教授。在他们影响下杨毅走上理论联系实际、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专业与民俗兼容的剪纸艺术创作道路。

退伍转业后,杨毅仍没放弃艺术创作,迄今创作了26个系列,作品450余件,39项国内外金银奖,参加大小国内外展览数十次。他的作品总是紧贴时代脉搏为传承延续民族文化服务,2006年创作长108米,宽1.1米的长卷作品《关帝百龙图》,2008年为迎奥运创作《中华魂·剪纸缘·奥运情》,建党90周年创作组画《光辉的历程》25幅,“河东戏曲”系列剪纸组画49幅,“河东信俗”系列剪纸24幅,还有《河东婚俗》《蒲州戏韵》《和谐盛世话廉政》等作品。他创作的作品被故宫博物院、华夏剪纸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等展馆收藏。因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深受群众喜爱,被政府企业当作地方名片向国内外友人赠送,借以传播当地民俗风土文化。他还致力于保护与弘扬民间传统文化,他家中的阁楼上保存收藏着大量他近年来四处奔走收集的民间剪纸与刺绣,还有部分绘画与雕塑作品。这些珍贵物什中不乏明清时期的民俗佳作,它们寓意美好,件件精美朴实,走进这座小阁楼仿佛走进一间小型民俗博物馆。杨毅也因这些荣誉被选任为山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黄河剪纸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民协剪纸艺委会副主席、山西省剪纸协会副会长等职务。

二、杨毅剪纸作品“河东信俗”之《上大梁》艺术特征分析

2014年杨毅创作“河东信俗”系列,此系列作品共计24幅,分别为《贴金牛》《风车花》《贴金宝》《立筷子》《送虎儿》《吊魂儿》《叫魂儿》《称魂儿》《老母会》《偷灯笼》《还灯笼》《别草儿》《配阴婚》《夯墓道》《上大梁》《掃晴娘》《乞取雨》《龙虎柏》《认石头》《上坟儿》《贴艾虎》《拔花儿》《三过棺》《走麦罢》。杨毅将它们细致地托裱装点。这组作品均为黑色纸剪刻,选画面中重要故事内容衬红纸凸显,每幅画面右侧等宽处都有他亲题的画名以及画面相关俗语。俗语均四句七字,通俗易懂。本文选取《上大梁》这一表现民俗活动作品分析描述,上提俗语为“良辰吉日上大梁;全家老少敬神光;花糕抛向大梁上;天地门开永吉祥”。

(一)《上大梁》题材内容

《上大梁》画面表现民间新房建造中一项传统祈吉活动“上大梁”。在中国传统劳动人民中,娶妻生子、金榜题名以及新房建成是一个人一生乃至一个家庭非常重要的几件大事。农耕文明更是将安居乐业排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家是人们身体与心灵的港湾,而在整个房子中人们最看重的就是梁,古语有云“房顶有梁,家中有粮,房顶无梁,六畜不旺”,可见“梁”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上大梁是房屋建造最后一项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是指在新屋框架结构基本落成后将正梁悬吊放置在顶部的过程。上梁需要挑选吉日良辰的正午十二时至十三时进行,这日一早主人家就开始忙碌,首先要给新房门墙外张贴对联,如“吉日立柱凝百瑞,良辰上梁集千祥”“青龙扶玉柱,白虎架金梁”等。上梁前梁不可挨地,以免沾染晦气,要将圆滑笔直的大梁架在屋正中的两个板凳上,大梁正中要贴红纸祈福纳吉,有的地方习俗中还需对大梁进行装饰。装饰安顿好大梁后,主人家要接受四方八邻带来的礼物。在房屋中安放好供桌后开始摆放糕点花馍、鸡鸭鱼肉、酒水香烛等,吉时将近开始焚香燃烛祭拜天地祖先与鲁班,此时全家老少都要在场敬神光。震天的鞭炮声后大家聚拢来观看上梁,在众人注视中缓缓将红绳悬挂的大梁吊起安置。上梁结束后主人家为木匠师傅斟酒并赠送红包糕点等。供奉使用结束后的花馍糕点往高处抛撒至大梁上,祈求新房落成门开后一家人永远吉祥幸福。剩余糕点果品分发左邻右舍的客人们一同分享喜悦。

(二)《上大梁》画面构图

这幅作品为对称式构图,以中间抬举供品的人物和房屋正门为轴展开画面。画面中房屋为对称结构,形象表现了未建成房屋顶部的框架结构,房屋下部则刻画砖墙门窗。房屋居于画面正中心左右对称,更加突出它在画面内容中的主体地位。从画面中心向左右看,画面下部分别跪拜一位妇女。左边妇女身侧有祈福需要的酒,民间流传着“上梁酒,喝一口,木匠活到九十九”的传说,妇女身后跟一位正在点燃树枝上、鞭炮、背对我们的男子。右边除了跪地手执祈福物件的妇女外,还有三个人物。其中一位紧随其身后,手提装花馍糕饼的篮子。剩下两人都在燃放炮竹,一侧一背。屋顶两边各有一位匠人,手握建造房屋工具对跪劳动。

这样的构图方式非常常见,但更易指明画面主旨。从画面中心展开,让人一眼看到画面主体物,将整个上梁活动祈求祥瑞的供奉人群安置于画面下方中间部位,安放大梁的工匠则定位在画面上部中间位置。

(三)《上大梁》色彩特征

这幅作品一改以往剪纸的单色表现形式,大胆起用黑红二色。黑色给人稳重庄严的感觉,上梁活动属于祭祀的范畴,目的是祈求一家人幸福安康,黑色表现画面强调了这一民俗活动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突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与渴望。红色部分的使用是画面画龙点睛之笔,红色部分衬托在画面的中心祭祀人物与门槛处,点明画面主体也丰富背景,看起来更赏心悦目,也符合现阶段人们审美需要。

(四)《上大梁》技法特点

《上大梁》这幅作品画面中心主要为阳刻,周边黑色部分更多为阴刻。杨毅在制作剪纸作品时剪与刻相互辅佐使用,既有刻又有剪。杨毅的部分作品更注重呈现细节,注重画面内容丰富,传统剪纸中的剪刀无法满足和达到细致刻画需要,细琐的部分就要用刻刀来表现。画面外围阴刻部分环绕画面中心内容,与中间更多镂空的阳刻形成强烈的黑白大关系对比。而画面中间背后所衬的一小部分红纸又成了画面中的灰。这种剪刻相协调、黑白灰关系围绕中心相呼应的技法,使整个画面越发耐看生动,画面主题鲜明。

三、杨毅剪纸艺术的意义与影响

杨毅虽是剪纸艺术的后起之秀,但多年来他从未放弃剪纸与对剪纸的热爱。剪纸本是劳动人民茶余饭后的一项娱乐活动,一般由女子完成,同龄男性鲜有如杨毅这般爱好剪纸的。他的尚艺轩内收藏着大量他这些年东奔西走收集的民间剪纸作品,有的早已发黄褪色,更有甚者已满是粘连的痕迹,但每件他都视作珍宝,悉心呵护保存。他正为、也将继续为保护这些民俗文化瑰宝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杨毅的剪纸作品系列居多,每个系列都有固定的主题与寓意内涵,画面内容较之以往常见的剪纸作品更贴近现阶段生活实际。画面中大量的细节表现,内容丰富性的添加更贴近现在的审美潮流,与传统的剪纸作品有一定区别。作品画面感更强更完整,色彩搭配大气协调,即使是黑色大量使用也没让人感到压抑,画面中很容易就能发现传统花式纹样与美好寓意。当然他也有很多传统类型的剪纸作品,在与杨毅先生的交谈中他说:“传统中的优秀文化非常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直在收集民间剪纸与刺绣。他还谈到,“没有创新的民俗文化很难被现在的人们接受,但传统不可忘”。现阶段的艺术创作很容易走上抛开传统文化蒙头创新的道路,但到头来却发现,这种创新脱离了人们的需求,变得千篇一律又毫无头绪,人们看不懂也不理解,使得艺术脱离了生活与现实。杨毅的作品中对传统与现实生活的推崇,对大众文化的表現,对即将消失民俗活动的记录,以及他对现阶段艺术特点融入画面地把握,新潮的画面处理方式,将剪纸艺术与民俗传统与社会各阶层精神需求巧妙融合的探索精神,值得推崇学习。杨毅以及那些正在并继续努力将剪纸这一传统民俗艺术发扬光大的年轻一辈,正为民俗剪纸注入新鲜的血液,让它在新社会新时代中开出更美更鲜艳的花,结出更多硕果。

参考文献:

[1]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2]仉凤皋.中外剪纸艺术[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

[3]陈竟.中国当代剪纸传承大师·杨毅卷[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

[4]乔晓光.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5]田永翔,冉凡.壶流河畔的点彩窗花文化[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传承艺术
纸的艺术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