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智库研究分析及建议*
——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

2018-01-26 14:51覃红春
山西青年 2018年9期
关键词:智库建设研究

覃红春

(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4)

一、高校智库

(一)高校智库的内涵

“智库”一词源于英文“think tank”,是政策研究所和宣传的机构,涉及领域包括社会政策、政治策略、经济、军事、科技与文化等。智库与公民社会组织(TTCSP)每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公布多个类别的全球智库排行榜“Global Go-To Think Tanks”,据TTCSP2016年的统计称世界上共有6,846家智库机构,这些机构可分为以下七类,自主独立型、准独立型、政府型、准政府型、大学附属型、政党附属型和公司盈利型。①

“高校智库”即属于大学附属型,高校智库的涵义是依托高校特色学科,聚集知名学者,以国家发展为导向,融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通过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跨学科、协同性、综合性的研究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智库产品,培育智库人才,是集团队打造、机构建设、项目管理与平台发布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从《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中公布的数据来看,在综合影响力排名前100位的中国智库中,高校智库占21个,高校智库的平均排名为48.9。根据2017年最新的Global Go-To Think Tanks排行,全球最好的20个高校智库中国有布鲁克林斯-清华公共政策中心、卡耐基-清华中心以及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3个;全球100个最好的跨学科研究中心,我国有8个智库上榜,其中高校智库占6个。我国高校不仅拥有大规模的硕博研究生队伍,而且聚集了我国半数以上的两院院士,再加上高校内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科门类齐全,这就为高校智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二、研究设计

关于我国高校智库的研究呈现井喷式发展的态势,其研究主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表现出多样性、争鸣性的特点。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全部期刊杂志有关中国高校智库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绘制出关键词共现、关键词突现以及最佳聚类图谱,揭示我国高校智库研究的热点及其演化趋势,这对于今后我国高校智库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样本取样

本文数据采集自“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检索条件为:关键词“高校智库”,日期不限,来源期刊类别为全部期刊,剔除后共获得有效文献176篇。

(二)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用来分析和可视共被引网络的JAVA应用程序,由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陈美超教授研发,本文采用的软件版本号为5.1.R8 SE(32-bit)27.10.2017。所谓知识图谱是以信息科学、图形学、数学等学科为基础,借助信息可视化技术和计量学方法对文献进行引文分析和共现分析,以生动形象的图形和网路谱系揭示文献科学和知识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

三、相关数据分析

(一)对“高校智库”的关注度

自2011年伊始,关于高校智库的学术关注度呈增长趋势,我国学者对高校智库研究的兴趣与日俱增,2015年以来,关于高校智库的发文数量大幅度提升,关于“高校智库”的发文量具体数据显示从2011年的1篇发展到2017年的72篇。

(二)我国高校智库研究热点透视

在软件中选择节点类型为“keywords”,运行后得到我国高校智库研究前沿关键词知识图谱,其中“高校智库”“智库建设”“智库”“美国”“新型智库”“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等为主要的热点词汇。

1.“智库建设”

“智库建设”这一热点涉及较多的是“发展现状”“高校智库建设”“地方高校”等关键词。综合一些文献可以发现我国高校智库意识淡薄,虽然高校智库数量庞大但是整体水平不高,高校智库运行管理不科学,高校智库协同发展水平较低,许多高校智库并没有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政策建议”作用。同时,高校智库缺乏共享意识,削弱了高校智库的影响力。虽然一些高校会通过新媒体、即时通讯等一些现代网络工具构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但实际共享率并不高。

2.“美国”

这一热点主要集中在对美国高校智库以及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智库研究,国内学者关于美国的高校智库的个案研究主要集中于名校,诸如哈佛大学的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研究院,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斯坦福大学的国际安全合作中心,纽约大学国际合作中心,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等等。由此,可以从发达国家成熟的高校智库的建设路径与模式寻找对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的启发。

3.“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该热点主要涵盖“中国特色”“中医药”“新型智库”“独立性”等等关键词。这些关键词都指向的重点就是要将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融合起来,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理念的新型专业化的有影响力的中国高校智库。

(三)我国高校智库研究的前沿与演进

利用Citespace的突现关键词探测技术,可以测算出某研究领域前沿主题的演化态势。从视图曲线的密集程度以及关键词突现点划分阶段,我国高校智库研究可划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从对高校智库的内涵、外延、自身建设等本体的研究;其次是关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研究;再次是通过与欧美国家高校智库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我国高校智库的独特性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地方高校智库建设路径;第四阶段是对大学智库运行机制以及高校智库如何服务社会的研究。

曲线程度越密集说明该时区内文献数越集中,关键词突现时区图可以发现我国学者在第三阶段关于美国智库的研究文献相对集中,倾向于从发达国家获取建设高校智库的有效途径。

四、建议

(一)国家社会应重视高校智库的建设

从国家和社会视角,应当营造重视高校智库的环境,重视大学智库的建言献策,智库的最初目标与最终目的都是为社会服务。就我国来说,高校智库这一概念仍是一个新鲜事物,国家社会高校都要以人才建设为核心,突出高校智库综合服务理念。高校智库不仅要考虑本校该如何发展,高校智库也应在社会转型攻坚阶段积极参与政府决策,充分发挥荐言献策的作用。政府可以在高校智库和政府智库之间的交流起牵头的作用,我国也可逐步建立类似于美国的人才流动机制,政府建立起中国的“旋转门”,建立政府、高校、社会三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政府还应积极建设具有工程特色的高校智库,为高校智库的建设提供适当的政策支持和资金鼓励。

(二)高校智库运行需内外协同

高校应重视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凸显中国意识,建立智库品牌,加强高校智库内外协同。智库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协同创新,智库的运转工作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相互碰撞才能有所创新,只有不同领域的观点才能打破现存的障碍,所以高校智库的研究人员也应从不同的领域进行招募,不应局限于高校自身的教师队伍,也可以从访问学者、兄弟院校、地方政府官员、地方企业家、研究生群体等获取智囊团资源。

复旦发展研究院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智库体系,校内的研究机构包括了金融研究中心、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金砖国家研究中心、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上海市高校智库研究和管理中心以及复旦-广投研究中心十个研究机构。其高层管理人员包括了复旦大学荣休校长及现任校长、部分国家的前总统、总理、诺贝尔奖得主、世界各行负责人等,拥有庞大而又层级分明的行政管理。

(三)高校智库信息共享

关于高校智库的信息共享,可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双管齐下实现信息共享的最大化。首先线上构建高校智库云平台,突破各类壁垒限制,构建科学完善的联系网络。高校可建立专门的智库网站,方便外校访客访问以及资料的下载;建立移动端的即时信息分享平台,比如微信公众号、订阅号、QQ交流群等,即时推送共享信息。

另一方面,线下可派遣研究人员到大学或其他机构进行交流和学习,通过智库之间的人员往来实现信息共享。高校智库可以通过举办高层论坛,高水平的学术讲座等形式,与国际和国内的各种智库知名专家学者在各个领域进行接触、交流与合作,不断吸收新的思想动态、实践经验和政策研究。高校智库也可配合主流媒体,充分宣传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以影响舆论引导社会思潮。高校智库也可派遣学术前沿和学术流派代表主动参与智库全球合作与竞争,努力扩大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五、结束语

根据以上研究可以发现,我国高校智库尚处在初步建设阶段,尚有很多可挖掘的空间。然而,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仅限于Citespace软件的文献可视化分析,虽然基于大数据的基础但也存在着仅以问题导向进行基础研究,缺乏实际意义上的问题解决对策研究。高校智库是一个国家的智力资本,只有切实提高高校智库的核心竞争优势、制度保障、人才资源和共享能力,中国的高校智库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崛起的巨大推力。

注 释:

①THINK TANKS 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2016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R].University ofPennsylvania,2017.1.

参考文献:

[1]陈丽.论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的三重逻辑[J].高教探索,2016(3):12-17.

[2]顾海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高校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5(7):7-10.

[3]关晓斌,伍聪.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新型智库信息支持平台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17(2):37-41.

[4]Chang,Jinling and Hu,Yanfang,“The Construction of Staffing Pattern of the Chinese Think Tank”(2015)[J].WHICEB 2015 Proceedings.27.

[5]全守杰,王运来.高校智库的涵义与特征[J].现代教育管理,2016(1):38-42.

[6]舒刚.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智库建设的现实困境与路径转型[J].中国高教研究,2016(8):27-31.

[7]魏雪钦.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智库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7(09):93-96.

猜你喜欢
智库建设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民居智库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中政智库“五朵云”
中政智库“五朵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