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以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18-01-26 07:51何海阔
山西青年 2018年7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分层基础

何海阔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计算机系,河北 承德 067000)

《高等数学》是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所有理工类专业都要学习的,主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学习后继专业课程提供数学的基础知识;而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对高等数学教学的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很多,且大部分尚在摸索实践之中,到底什么模式才是适合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的呢?这一直是高职高专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师研究的课题。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一是高中数学的基础相差较大,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达到90分以上,但是也有部分学生的成绩为个位数;二是不愿意学数学的同学较多,高中阶段的数学就没有怎么学。面对这样的情况,高等数学的教学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我校近几年以来积极探索对高等数学实施分层教学。

一、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基础——做好学生的分层

首先,根据学校招生就业处提供的学生的入学高考成绩或者是单独招生考试中数学的成绩,综合进行分析两类数学考试的难度,根据总体的成绩初步掌握学生的数学总体情况。其次,新生入学开展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相关情况,包括以前的数学基础、对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目的等基本情况。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情况,打乱传统的自然班,不受系、专业的限制,将学生重新编排为A班和B班,分班的原则为A班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好,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厚;B班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太浓厚;另外开设了提高班,提高班是对于能够正常完成A班或者B班的学习任务,对高等数学感兴趣,想进一步提升的同学开设的,该班的授课时间与A班、B班授课时间不冲突,是在课余时间对全校学生开设的,学生可自愿到提高班听课,扩展自己的数学知识。

二、做好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各项准备

(一)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的制定

A班、B班和提高班都应该有单独的课程标准,在原有通用的《高等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分别编写新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各层次的学生特点,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是保证好的教学效果的基础。A班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完成教学大纲中理解的全部内容,能够养成基本的数学素养,可以将数学的知识运用到专业课的后续学习中。B班的教学目标设定为着重于基础层面的掌握,要求完成教学大纲中需要掌握的大部分内容,最基本目标就是能够考试及格,获得该课程的学分;提高班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对课上所讲的知识进行扩展和深化,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实际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达到较高的数学素养。例如:对概念与理论用“理解”、“了解”与“知道”三个层次来表述,对方法和运算用“熟练掌握”、“掌握”和“会”三个层次来表述,前者为较高要求,其中,“理解”表示牢固掌握概念与理论,“熟练掌握”表示对方法和运算能够熟练使用。

(二)教师的配备及成绩的评定

在教师的配备上,提高班对教师的教师资格、专业背景、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等要求是最高的。在考核方式及课程的成绩评定上,A班、B班和提高班需要制定不同的评定方案。成绩评定中学期成绩由学习过程、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构成,各个班级确定其中各部分的比例,A班注重理论考试,学期成绩(100%)=学习过程(20%)+理论考试(60%)+实验考试(20%);B班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出勤、课堂教学参与度、课下与老师交流情况,学期成绩(100%)=学习过程(50%)+理论考试(30%)+实验考试(20%),但是注意同层次的班级成绩评定的标准要一致。提高班的学生的成绩评定是最严格的,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评定的成绩,做为附加分值计入学生的学期成绩之中,课堂的表现包括教学参与度、课程作业展示、独立完成课后任务的情况、上课出勤等。

三、结语

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开展,打破了原有自然班的限制,基础差不多的同学重新组班,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效果,如学生的基础差不多,任课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能够照顾到所有学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另外基础较差的同学在自己的授课班级中,只要认真学习,就会获得学会知识的成就感,有利于学生树立自身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不会认为自己的数学一直是垫底的感觉。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分层中,存在着部分学生数学基础不错,但是高考没有发挥好,被安排在B班,导致学生心理落差较大,往往自暴自弃放弃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如何科学合理做好学生的分层是需要进一步总结和研究的;分层教学正在探索阶段,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徐惠莲.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教育,2012(15):177.

[2]吴雪莎.高等数学在高职院校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135-138.

[3]邱正会.高职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规代教育教#棵索,2015(2):10-11.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分层基础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有趣的分层现象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雨林的分层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