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开启校企深度合作之门

2018-01-27 22:48李蕊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李蕊

摘要: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缓解我国现阶段校企合作浅层次、表面化问题,成功激发企业和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企业顶岗实习质量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现阶段我国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仍受众多因素制约,如国家顶层设计不完善、资金支持不足和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同感低等,仍需不断探索和创新。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问题;对策;制约因素

校企合作在我国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在职业教育领域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取得进步,并为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缓解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困难做出一定贡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市场对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校企合作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在我国企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浅层次、小范围的校企合作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的一种实践模式,他归属于校企合作的大范畴之内,属于双方深层次的合作”。现代学徒制“是企业工作本位职业培训与学校本位学历教育的紧密结合,是产与教的深度融合,其核心要素与基本特征是校企一体化双元育人”。

一、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存问题及原因探究

探析校企合作现状发现,尽管校企合作已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其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众多问题,如企业参与自身动力不足、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对接困难、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偏低等。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准确把握校企合作现存问题及原因,对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尤为重要。

(一)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动力不足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企业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鼓励下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数量有所增加,但仍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媲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明显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企业内顶岗实习质量不高。据了解,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会为职业学校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场所,但实习时间却十分有限,学徒接受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的机会十分有限。许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目的仅是缓解企业自身用人不足。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既可以化解企业用工荒难题又可以为企业节省成本提升企业效益,在这种情景下,企业内顶岗实习质量很难提升。第二,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缺乏长期合作之意。调查发现,参与校企合作中小企业仅把校企合作看成缓解用工困难的应急行为,并未有长期合作之意。第三,部分企业“被迫”参与校企合作。据了解,现阶段许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并非自愿,而是基于國家的优惠政策或者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交情”,这与校企合作的培养目标大相径庭。

追根溯源,学校与企业间缺乏均衡的利益相关者机制和企业的主体地位被忽视是当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企业将利益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追求短期利益。企业是否参与校企合作与从中获取的利益和回报周期直接挂钩。参与校企合作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低、成本高,风险大。另一方面,企业的主体地位被搁置,缺少话语权。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往往以参与者身份登场,在课程设置与选择、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等各环节缺乏话语权。

(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困难

虽然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认可校企合作的价值并赞同与相关企业合作,但在校企合作中却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需求相脱节是困扰校企问深度合作的主要障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较低。一方面,职业院校师资力量薄弱,“技艺精湛”的专业教师十分匮乏是致使职业院校培养的技人才实践动手能力欠缺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实训基地规模小、仿真程度低、实训设备陈旧、开放时间有限,学生到企业参观实训的机会有限等也是导致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实践动手能力欠缺的重要原因。第二,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所掌握的理论知识陈旧。由于我国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仍享有绝对主导权,企业很少有机会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参与和指导,职业院校开设的课程很难注入新鲜血液,课程陈旧、滞后已成为其诟病,导致职业院校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体系较为陈旧,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第三,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终身学习能力较为欠缺。职业院校通常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作为其主要培养目标,忽视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难以应对时代发展变化,难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学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尚未明确划分责权利,缺乏相应机制进行约束和保障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根本原因。由于我国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间的权利与义务仍尚未明确划分,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学校本位的传统思想并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导致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过程中紧握主导权。在这种境况下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很难与企业需求相吻合。

(三)职业院校学生: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

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通常以培养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和企业技术保密性强等为由拒绝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现阶段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主要集中于服务业和制造业,其培训内容基本可归属于对一线工作人员的培训,技术含量低、培训内容宽泛,学生多作为一线工人进入合作企业大多从事一些简单操作性的工作,职业学校学生在实习企业难以接触到核心技能。在这种境遇下,每年职业院校都有拒绝到企业实习的学生。拒绝企业实习机会的学生普遍认为企业提供的实习机会并不能对其未来就业提供帮助,认为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毫无意义,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普遍较低。虽然这部分学生想法过于偏激,但这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此外,许多到企业实习的学生反映,在实习单位企业员工所享有的福利待遇几乎与自己无关,学生的合法权益和工资收入与企业正式员工的待遇相差甚远,学生在企业的合法权益难以被落实,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学生都以“外人”身份参与,许多合作企业仅把学生定位为廉价劳动力身份,学生积极I生十分受挫。endprint

现阶段校企合作难以吸引学生的眼球,究其根本原因可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缺乏合同和利益保障机制的约束,学生的合法权益在校企合作中不能被有效保障;另一方面,学生作为“学徒”,其双重身份尚未得到真正认可。在这种情况下职业学校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普遍较低。

二、现代学徒制:校企深度融合的加速器

(一)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征

现代学徒制在经济转型、企业用人需求转变,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培育职业技术人才的有效形式,“架起了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桥梁,使理论教育与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发展有效对接”。现代学徒制其“现代性”绝不仅仅体现在时间概念上,其主要特征可概括为七方面:第一,多元的利益相关者机制。现代学徒制绝非仅与学校和企业的利益相关,它还与政府、行业、学生等利益联系紧密。现代学徒制建立在利益相关者权责平衡的基础之上,旨在满足多方利益需求;第二,国家政策法规的保护。虽然现代学徒制在我国处于探索阶段,但国家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文件,为现代学徒制在我国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支持;第三,培养目标发生改变。现代学徒制不再局限于对学徒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综合能力也纳入其培养范畴。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相比,更加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通用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应对职业流动需求;第四,注重教育功能。现代学徒制不再将学徒看作企业的“私有财产”,而是将其看作国家公共的人力资源来培养,更加注重教育培养;第五,注重发挥企业的核心作用。现代学徒制注重发挥企业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能力标准制定中的重要作用;第六,学徒身份和权益受合同保障。现代学徒制注重以合同来规范和保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学员的第一身份不再是学生而是学徒;第七,教师队伍结构发生变化。现代学徒制重视技艺精湛的企业师傅队伍建设,旨在双管齐下,构建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特征为校企双方深度合作提供可能。

(二)现代学徒制:开启校企深度合作的金钥匙

1.现代学徒制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支持

现代学徒制之所以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与国家的政策支持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国家出台《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后,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得到实质性推进。首先,国家积极出台相应的文件和政策肯定了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中的合法地位,强调企业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次,现代学徒制为校企合作建立统一标准提供可能。校企深度合作之门至今尚未打开与校企间缺乏统一标准紧密相关,学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时缺乏一个标准进行參考与约束,职业院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难以明确双方的责权利。现代学徒制倡导建立统一标准,一方面可以帮助校企双方明确彼此的责权利,保障其在合作过程中各司其职实现双赢;另一方面可以规范行业标准,为校企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最后,国家对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和帮助。

2.现代学徒制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提供动力

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双元育人的职业教育模式,在现代学徒制中,企业既是职业能力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又是学徒培训的主要场所,企业还是最新技术的体现者和最新生产力的践行者。现代学徒制倡导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并在过程中发挥企业主导作用,有效保障职业院校培养的技术人才与企业需求相吻合,实现企业和学校双赢。现代学徒制可以保障企业内顶岗实习质量。一方面,真实的工作岗位、充足的实习时间、专业的企业师傅和恰当的考评机制使企业内顶岗实习质量得以保障;另一方面,企业作为教育“产品”的培养者和使用者,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教育“产品”的质量。现代学徒制帮助企业“名利双收”。现代学徒制在为企业获取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帮助企业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能够帮助其在行业领域获取良好口碑,为企业发展积攒人脉,对企业健康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3.现代学徒制为职业院校参与校企合作提供质量保障

现代学徒制架起了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人才的通道,为职业院校参与校企合作提供质量保障。首先,现代学徒制为学校解决了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对接困难问题。一方面企业参与制定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保障学校人才培养满足企业需求;另一方面工作本位的课程模式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为校企深度融合提供可能。现代学徒制作为校企合作的另一种实践形式,开启了由学校单纯育人再到企业进行实践转化为企业全程参与培养技术人才过程的新模式,加深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与联系,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效对接。其次,现代学徒制注重改善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现代学徒制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现代学徒制试点推广中不仅为学生提供走进企业真实工作岗位向经验丰富的企业师傅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机会,还鼓励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师傅定期走进学校为学生进行实践指导,缓解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尴尬局面,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最后,现代学徒制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实训环境。在现代学徒制推进中,企业资深师傅走进职业院校时可以把最新最前沿的实践知识和先进设备信息传递给学校,学校根据企业师傅的建议和指导采购相应的实训设备来完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实训环境。

4.现代学徒制激发职业院校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首先,现代学徒制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激发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现代学徒制注重发挥政策文件的约束和规范作用,提倡用政策法规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在现代学徒制中主张企业与学生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学生享有企业正式员工薪金待遇的同时可以感受到自己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得到提升。其次,现代学徒制认可学生的“双重身份”,提高了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最后,现代学徒制提倡将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表现直接与学生毕业和就业挂钩,激发了职业院校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现代学徒制借鉴西方先进经验提倡将学生在企业的考评成绩直接与学生毕业和就业挂钩,与国家职业资格体系挂钩。主张学生在经过企业实习和考试后即可获得资格证书和毕业证书,该证书可为学生就业提供一定帮助,以此激起学生对校企合作的重视。endprint

三、现阶段我国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制约因素与建议

(一)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尚不健全

虽然近年来国家为推进现代学徒制相继出台了众多文件,注重运用政策法规和合同来约束企业与学校的权利与义务,是相对于传统学徒制的一大进步,但现阶段政府出台的文件以发挥指导作用居多,相对法律而言缺乏强制力和约束力。尽管《职业教育法》对“现代学徒制”进行定义,但却缺乏详细具体、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早在1969年德国通过《职业教育法》,将学徒制整合到教育系统中,规范了工作场所培训。所以,我国政府应积极借鉴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尽快将现代学徒制上升到立法层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为现代学徒制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二)專门管理机构和制度框架尚未建立

虽然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在我国推行以来在许多企业和学校进展顺利,效果明显,但一些实质性问题仍不可忽视,如相关的现代学徒制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社会、学校和企业尚未搭建起平等对话平台,相对应的专门管理职业教育的机构尚未成立,现代学徒制试点及推广工作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政府应积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尽快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对各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进行专门管理,跟进每个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实施策略。除此之外,国家可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学徒制培训框架、资格证书框架和考核评估制度,尽快建立健全学徒制机制,确保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院校教学标准相匹配,使社会、学校和企业在现代学徒制的推广过程中可以有章可循,各司其职。

(三)政府经费支持力度不足

现代学徒制虽然是打开校企深度合作的金钥匙,但在实际推广中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企业和学校数量仍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究其原因,与国家经费投入不足息息相关。一方面,当前我国投入普通高等教育的经费远高于职业教育,职业院校由于经费不足,无法及时更新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进而降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多属于中小型企业。虽然国家给予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一定财政支持和税收减免政策,但由于中小企业大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规模小收益低,仍无力承担学徒的培训费用,所以,现代学徒制在我国的顺利推行需要国家经费的大力支持,除此之外,政府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通过出台相应政策来降低企业投资和运营成本。

(四)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较低

一方面,受“学而优则仕”传统思想的影响,当前社会上仍有许多人对职业教育持有较低的认同感,职业院校学生难以逃脱“差生”标签;另一方面,受教育体制的影响,职业院校学生继续升学深造的机会远低于普通高中学生,致使许多家长不愿孩子迈人职业院校的大门,不认可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对此,国家应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举办相应的讲座和专题活动,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帮助职业院校学生获得社会认可。endprint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