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岩溶地区混凝土坝基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

2018-01-27 00:41张喜超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4期
关键词:施工技术

张喜超

摘 要: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混凝土坝基建设逐渐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尤其在强岩溶地区的混凝土坝基建设方面,更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由于强岩溶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比较特殊,在进行混凝土坝基施工时会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如渗水、漏水等问题。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不仅会影响混凝土坝基整体的质量,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要想有效的提高强岩溶地区混凝土坝基的施工质量,就需要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有所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对强岩溶地区的地质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来为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条件。本文就强岩溶地区混凝土坝基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方面的内容进行论述,希望对相关学者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强岩溶地;混凝土坝;施工技术

混凝土坝基对部分地区的生产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人们营造着良好的水利环境,各个保障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是强岩溶地区在进行混凝土坝基建设的时候,经常会由于地质环境因素影响而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不仅不能真正的发挥混凝土坝基的作用,还会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虽然国家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加强了对强岩溶地去混凝土坝基建设的重视,并对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行了完善与改进,但是根本上的问题仍然会阻碍着施工的开展。为了进一步研究强岩溶地区混凝土坝基中涉及到的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文章将结合某工程案例进行相应的论述。以此来为相关科研团队的研究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一、坝基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就该坝基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来看,坝址河段河床中存在顺河向礁滩,高度在 288.5-289.6m 之间,宽度为 50m。礁滩至左右岸边的距离以及河床深浅度不一致,枯季水深也存在一定差异。对工程地质进行勘察发现,河床呈深切发育状态,存在侵蚀问题,河床存在溶蚀。侵蚀沟槽发育以及小型溶蚀裂隙交错分布等问题,裂隙宽度较小但深度较大,渗漏通道复杂度高,混凝土坝基基础处理施工难度较大。

二、渗漏通道探查

基于物探钻孔测试能够准确把握坝段坝基整体地质状况和渗水通道,基于一定深度的孔位开展孔内录像和 CT 测试。结果显示,坝基溶蚀裂隙发育较好,溶缝溶沟呈矩阵式分布状态,这就导致地下溶缝与溶沟的实际定位难度较大。11、12 号坝段 270m 高程建基面渗漏涌水点平面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基于钻孔探查能够明确找准集中渗漏位置,工程实践表明,渗漏通道部位的钻孔存在大量涌水的情况,为保证强岩溶地区混凝土坝基基础处理施工的规范性和可靠性,基于下游灌浆廊道能够实现固结灌浆。通过连通性试验,可以明确 10 号段渗水通道的具体位置,开展连通性试验,将高锰酸钾试剂置于钻孔内,以准确查找 10 号段下部分渗水通道。

三、堵漏灌浆及基础处理方案

1、探查结果分析

通过物探测试、钻孔探查以及连通性试验可以发现,上述三个坝段坝基岩溶裂隙发育具有一定特殊性,分布状态为纵横交叉,此时无法准确判断渗漏通道的发育特点,并且常规堵漏灌浆方式无法取得理想的封堵效果。

2、堵漏灌浆及基础处理方案

在 10 号坝段右块左侧、11 号坝段靠近 10 号坝段侧、连接段上游侧及下游消力池上游侧部位形成两个相对“L”形封闭的完整灌浆帷幕,并将坝基的堵漏灌浆施工分一般防渗堵漏孔灌浆、集中渗漏通道封堵灌浆、坝基加固补强灌浆3 部分进行,灌浆施工穿插进行,并根据施工中情况变化及时调整。结合现场施工条件,采取预埋钢盒集水、周边 C20 沙浆纺织袋封堵、钢管引排至仓面外后,分块进行基础清理、混凝土浇筑施工,后期再对集水钢盒、引排水管进行封堵充填的处理措施。

四、堵漏灌浆施工技术

堵漏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对强岩溶地区混凝土坝基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会利用相应的测量仪器对孔位进行明确,同时还会标注出孔的倾角,以此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在通常情況下,施工人员会采用小孔径钻进行钻孔,然后在对孔径中的涌水情况进行分析和了解,选择适当的灌注材料进行堵漏灌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提高混凝土坝基的质量和稳固性,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难度,节省施工时间。另外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对钻孔的分段和灌浆的分段加以重视,确保两者的对应程度,这样才能实现堵漏灌浆技术的真正价值。

采用大孔径钻孔,孔口安装可拆卸式灌浆封闭器的方式进行灌浆。用二级配泵送混凝土堵管,最终决定采用孔口并管,一套泵管泵送砂浆、另一套管路灌注膏状浆液,用大流量的塑性材料封堵渗漏通道。每个灌浆孔结束灌浆后,采用浓浆回填钻孔。为了防止灌浆过程中所加掺合料被大涌水冲出,在涌水出口处安放钢筋格栅和钢筋笼,钢筋格栅和钢筋笼的尺寸及安放部位根据现场探明的涌水口形状及大小确定。

五、案例分析

通过关于强岩溶地区混凝土坝基基础处理施工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集中渗漏通道的封堵具有一定特殊性,需要将钢筋格栅安装于涌水出口并压重,以免所加入的掺合料被大涌水冲出而影响集中渗漏通道实际封堵效果。第二,强岩溶地区岩溶通道渗漏涌水封堵难度较大,系统性灌浆斌不能取得理想的基础处理效果。第三,工程实践表明,受到岩溶裂隙渗漏通道渗流量大且存在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集中渗漏通道的封堵难度较大,应当从封堵材料以及施工工艺入手,规范泵送砂浆施工操作,以保证堵漏效果满足强岩溶地区混凝土坝基基础施工质量标准,从而保证混凝土坝基基础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六、结束语

就目前强岩溶地区混凝土坝基建设的状况来看,虽然很多工程团队能够有效的掌握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并能根据施工现场地质环境的需要,灵活的改进与完善施工方案,同时还能将一些独特的施工理念应用其中,以此来提高混凝土坝基的施工效率和质量。但是仍然有部分工程团队进行混凝土坝基施工做成中,不对注重对强岩溶地区地质环境的分析与研究,不注重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完善与改进,贸然的展开施工工作。这些情况的出现不仅大大降低了混凝土坝基整体的施工质量,还是对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所以在日后开展强岩溶地区混凝土坝基施工的时候,相关负责团队不仅需要加强对强岩溶地区地质环境分析的重视,同时还要掌握相关施工技术手段。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确保混凝土坝基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勇. 强岩溶地区水库大坝地基开挖与处理质量控制、检查[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5(12):00026-00027.

[2]李学东.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桩基施工技术探析[J]. 建材与装饰, 2016(41).

[3]李鹏举. 岩溶地区综合注浆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3(4).endprint

猜你喜欢
施工技术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