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查实务课程商业化模式教学改革探索

2018-01-27 10:23赵萍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4期
关键词:市场调查商业化课程改革

赵萍

摘 要:传统课堂授课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高职教育的要求。商业化模式将企业经营搬进课堂,学生在模拟市场调查公司经营的过程中学习应具备的设计、调查、整理、分析、报告等市场研究能力,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形成综合职业素养。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关键词:市场调查;商业化;课程改革

一、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意义重大

近年来对高职教育的诟病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课堂教学方面。第一,课程内容没有贴近生产生活实际,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课程知识陈旧,课程内容老套,不能与时俱进地吸收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更新速度较慢,学生学的东西在以后的工作中根本用不上;第二,课程延续着以前传承知识的陋习,课堂主要以知识灌输为主,实践课比例不足,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较少,学生毕业后仍然无法胜任基本的岗位工作;第三,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较少,学生学习积极性极低,常常满足于完成任务而不考虑工作过程是否合理,工作方法是否科学,工作效率是高是低。第四,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职业判断力,职业精神等方面的培育几乎只能靠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无法全方位,全过程,深层次地体会从业感受,因此无法设身处地改良上层建筑,等等。这些问题都说明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必须最大可能地改革课堂教学,从阵地的最前沿改变师生关系,改变课堂的组织形式和活动过程,将学习过程转变为生产过程,让教师从学习指导者变成生产活动的主导者,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创造价值者,将实践搬进课堂,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岗位工作职责、流程,素质要求,感受工作过程中要做到的有效的人际沟通、交流与合作,从而认清个人的长处与短板,增加学习兴趣,积累实践经验。

二、市场调查实务教学现状

以我校为例,目前市场调查课程主要采用的是案例教学法,以传统的市场调查理论传播为主线,辅助大量的市场调查实例来讲授市场调查工作的流程、方案、问卷的设计方法,调查方法,数据分析方法以及报告的书写技巧等,要求学生在72学时内,根据学习进度按照指定题目完成市场调查方案的设计,问卷的设计,搜集并整理、分析数据,撰写市场调查报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比于其他理论课程,本门课程实现了理实一体化,依托office办公软件进行方案、问卷设计及数据分析和报告的撰写及演示文稿制作、汇报等,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热情都较高。但是这种基于传统模式的课堂并没有解放学生的天性,学生始终处于被牵引和强迫学习的状态,实践能力和岗位胜任力都没有得到有效地锻炼与提升。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脱离

教学课堂还是传统的教师指导学生去做的形式,学生不能切身体会工作所处的环境、压力、竞争,有一部分懒惰的学生只是草草完成任务,甚至将别的同学的成果拿来为己用,没有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效能低下,可在实践中应用的调查设计很少。

(二)教学内容和考核与岗位实际脱节

教学内容与岗位衔接不够紧密,對于岗位职责的界定,学生只停留于表面印象或文字叙述,并没有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学习考核也仅仅是对具体成果的评价,限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教师无法做到全程的、每个学生每步操作的细节和规范性考核,因此教学效果距离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三)教学任务分散

当前的教学任务是按知识体系划分的,多是配合知识体系而设计的零散的案例,缺乏系统性,没有与企业工作过程完全对接,学生需要在学习完全部内容之后,自行架构对接,消化吸收,才能形成体系,理解其中深意。对于缺少学习自觉性的绝大多数同学来说,达到实践中所需技能的高度。

(四)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更新改造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做的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能有效深挖课堂效率的同时,在课堂上没有完成的任务,学生很少能主动在课后钻研,遇到疑难问题也常常等着老师来解决,缺少独立完成任务的信息和责任感,学习兴趣没有被充分调动。这与企业实际的情形相差甚远,不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对课程内容的深层次剖析和对课程环节的重组架构。

三、商业化改革的思路

借鉴新道公司开发的VBSE综合实践课程的模式,通过对真实市场环境中典型单位、部门和岗位的系统模拟,让学生在其中进行身临其境的市场调查工作岗前实习,训练学生从事调查调查分析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1],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

(一)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

打破传统的知识模块,按照工作项目及其该项目下要完成的工作任务重新架构知识体系,形成一张包罗全局的任务网络。学生分组作业,根据任务清单进行团队合作,完成每次课的工作任务。 通过对咨询业务的深入分析和分类,选择经营前的可行性调查、经营过程中的消费者消费意向调查、应对竞争对手营销行为的决策调查三类有代表性的项目为蓝本,展开教学工作也即是工作过程,并依托项目实现岗位轮换,保证学生充分体会各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职责,并对项目间的共性与差异性进行分析总结,积累宝贵的从业经验。

(二)注重流程,强调各个环节工作紧密结合

模拟真实的市场调查公司经营过程及经营环境,从团队建设(包括设计公司经营目标、企业文化,公司logo,广告语,公司制度等),业务竞标,问卷设计,市场调查,数据整理及分析,出具调查报告的工作流程为指引,让学生扮演各个角色并相互配合,互相监督,完成相应岗位的工作内容,在真实的经营过程中深刻体会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应具备的素质,体会部门与部门的衔接,体会个人与团队其他成员的协作,同时感受团队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三)与实际工作贴近,真实环境经营,立体化考评

通过课程改革实现学生身份,学习理念,学习方法等的改变。课堂转化为工作单位,学生上课即是上班,要佩戴胸卡,遵守公司章程,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才可下班。学生身份转变为员工,教师转变为客户、顾问和监督者,课堂学习模式转变为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形式,考核形式进一步扩大到自我评价,小组成员互评,团队评价,教师评价,督导抽检五个维度,可以实现全员、全过程的监督、考核与评价。在团队内部,CEO负责整个公司的运营,项目部经理负责各岗位之间工作内容的协调及业务质量的检查,每个成员各司其职,共同承担风险,共同面对竞争与压力,团结协作。endprint

(四)开放式的课堂,开放式资源,放式的学习平台

商业化改革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寂静,课堂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上课过程就是各市场调查公司承接项目、完成项目的过程。工作中需要用到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教师事先做好微视频上传到网络或课堂的共享中心,相关的资料、范例、拓展信息等内容也会以文件包的形式下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同时,开放互联网,学生可以随时上网搜集资料,在团队中间进行深入研讨,总结经验,正确决策,以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在竞争中胜出。

四、改革实施

(一)课程实施前的准备

以40人的标准班型为例,将学生划分为五个小组,成立五个市场调查公司。每公司有八名成员,分别担任调查设计、信息搜集,数据分析,数据报告四个岗位的工作,其中一名成员兼任CEO,一名成员兼任项目经理。将实训室划分为八台电脑一组的形式,每组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作为办公场所,进行日常业务运营。教师以客户、顾问及督导的身份出现,提出项目和要求由各市场调查公司进行竞标,并协调各公司之间的关系,对各公司的运营过程,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成果等进行评价。

(二)实施流程

首先,在学生了解这门课程的学习模式的基础上,组织CEO竞聘。CEO通过3-5分钟的演讲说明自己所竞聘的岗位和竞聘的缘由、个人情况、摆出自己优于他人的竞聘条件,提出假设自己任职后的施政措施及决心和请求。其次,竞聘成功的CEO进行本公司员工的招聘,组建市场调查公司,制定公司章程和规章制度,设计公司logo和宣传海报,明确企业文化。第三,确定员工工作岗位,学习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准备办公用品,做好工作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第四,模拟市场调查公司的经营环境进行营运、竞争。各公司根据客户决策需要来确定调查目标、调查对象,设计调查方案、调查问卷,进行市场调查获取真实数据,进行数据的审核、整理、分析,撰寫完备的调查报告,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法等全套工作,并由客户进行筛选确定优劣。

(三)注意事项

1.课程的商业化模式改革必须保证项目的真实性

实施之前,教师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准备有代表性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有代表性的决策需求的实际案例为依托,展开课程的实施。典型的案例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市场调查人员在工作中应具备的各项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包括灵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如果项目的选择有失偏颇,过于难或过于简单都会造成课堂的混乱无序及效率低下,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课程的组织需发挥团队力量

将企业搬进课堂的商业模式改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教室里体会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因此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制约机制,责任机制对学生转变身份,转变心态,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企业的规章制度必须涵盖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除了形成文本资料,还必须落实到实际中来,这部分是团队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预期效果

通过课程的设计实施,预期能够达到如下效果:

首先,用实际项目、典型任务将知识内容串联起来,体系科学,脉络清晰,课程内容更真实,习得知识技能可延展和迁移到其他业务及其他管理岗位。微视频及开放式学习平台方便学生碎片化学习,学习效果有显著提高。

其次,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主动性增强,课堂效率有所提升。个别不能在课堂完成任务的同学,能够自觉自动地在课后完成相关工作,担负其工作责任。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形成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扬长避短与团队合作,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

最后,对学生的评价考核更立体,更贴切。考评成为督促学生学会做好的一把利器。同时全过程的实操性的考核,有助于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的短板,纠正其在实践中的不当想法和做法,提升其动手能力,促进未来的就业和职业晋升。

参考文献:

[1]李震,李华,林丽莹.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新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04.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市场调查商业化课程改革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的旅游品牌设计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社会化和商业化思维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