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头孢克肟颗粒测定高分子聚合物的方法

2018-01-27 17:19杨慧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4期

杨慧

摘 要:目的:建立头孢克肟颗粒检测高分子聚会物的方法。 方法:用葡聚糖凝胶G-10为填充剂,以含3.5%硫酸铵的pH7.0的0.1mol/l磷酸盐缓冲液[0.1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0.1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61:39)]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流速为每分钟0.8ml,检测波长为254nm,取1.5mg/ml蓝色葡聚糖2000溶液100~20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分别以流动相A、B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 结果:头孢克肟颗粒聚会物<0.3%。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头孢克肟颗粒中高分子聚合物的控制。

关键词:头孢克肟; 高分子聚合物; 凝胶色谱法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但它们在临床上常引发过敏性休克反应,严重威胁患者的安全[1]。经几十年的研究证明,引发 β- 内酰胺类 抗生素速发型过敏反应的过敏原与其中存在的高分子聚合物含量有关。因此药物中高分子聚合物的测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2]。

头孢克肟是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抗菌谱广,对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无乳链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 摩拉卡他菌、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等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3]。由于头孢克肟与头孢他啶的化学结构相似,并且均属于头孢类药品,所以头孢克肟聚合物的方法参照头孢他啶的标准并加以改进优化。

用葡聚糖凝胶G-10为填充剂,以含3.5%硫酸铵的pH7.0的0.1mol/l磷酸盐缓冲液[0.1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0.1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61:39)]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流速为每分钟0.8ml,检测波长为254nm,取1.5mg/ml蓝色葡聚糖2000溶液100~20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分别以流动相A、B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按蓝色葡聚糖2000峰计算理论板数均不低于500,拖尾因子应小于2.0。在两种流动相系统中蓝色葡聚糖2000峰的保留时间的比值均应在0.93~1.07之间,对照溶液主峰和供试品溶液中聚合物峰与相应色谱系统中蓝色葡聚糖2000峰的保留时间的比值均应在0.93~1.07之间。另以流动相B为流动相,精密量取对照溶液100~200μl,连续进样5次,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5.0%。

对照溶液的制备取头孢他啶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头孢他啶0.1mg的溶液。

测定法精密称取本品约0.2g与碳酸钠20mg,置1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立即精密量取100~20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以流动相A为流动相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另精密量取对照溶液100~20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以流动相B为流动相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头孢克肟聚合物以头孢他啶计不得过0.3%。

1、系统适用性试验:用蓝色葡聚糖2000的溶液(1mg/ml)作为参比溶液,测定在流动相A、流动相B中的Kav=0的保留时间,并计算出理论板数及拖尾因子。

系统适用性试验中规定,在两种流动相系统中蓝色葡聚糖2000峰与相应色谱系统中蓝色葡聚糖2000峰的保留时间的比值均应在0.93~1.07之间。

蓝色葡聚糖2000在流动相B中的保留时间t=9.40;蓝色葡聚糖2000在流动相A中的保留时间t=9.28 ,9.40÷9.28=1.01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t=9.35 ,9.40÷9.35=1.01 流动相A中样品的保留时间t=9.38,9.28÷9.38=0.99。

2、对照品重现性

以流动相B为流动相,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200μl,连续进样5次,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5.0%。对照品溶液的峰面积分别为57536.45、57288.03、54903.12、56601.03、58822.34、57030.19结果表明样品RSD为2.5%﹤5.0%,符合规定。

3、对照品线性

线性关系考察:制备系列的对照溶液,浓度范围为规定浓度的20%~200%,供制备7份样品,以测得的峰面积与溶液浓度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是否呈线性。

对照品浓度分别为20%、50%、80%、110%、140%、170%、200%,对照品峰面积为10160.34、26647.15、45056.54、60666.65、74344.66、94874.34、111845.50。线性方程为y=560474x-1138.50,R2=0.9985。结论:结果表明,样品在浓度为20%~200%时,线性良好。

4、最低检测限与测定量:

最低检测限与测定量(浓度):把已知低浓度的試样测得的信号与空白样品测得的信号比较,计算出能被可靠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以信噪比3:1相应浓度确定最低检测限,以检测限×103 的量或浓度作为测定量(浓度)。

检测限:基线峰高:0.02 mv;对照品浓度:0.1 mg/ml;对照品峰高:0.10 mv;

最低检测限浓度:0.1×10-6 mg/ml;测定量浓度:0.1×10-3 mg/ml。

5、F值测定的重现性考察:

F值测定的重现性考察:F值为对照溶液的浓度(mg)与测得的峰面积的比值,要求日内、日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在5%以内。配制6份对照品溶液,日内进样,由同一人员操作。

日内重现性:日内C(mg)分别为0.01989、0.01977、0.01980、0.01983、0.01992、0.01994对应的峰面积分别为59007.12、55593.18、57545.82、58787.87、59869.40、60691.71,F值为3.370780、3.556192、3.440736、3.373149、3.327242、3.285457;日间重现性:日间C(mg)分别为0.01989、0.01982、0.01997、0.01999、0.01977、0.01995对应的峰面积分别为59015.32、58042.38、62525.71、62746.50、55947.47、60681.19,F值为3.370311、3.414746、3.193886、3.185835、3.533672、3.287674;结论:F值重现性RSD为3.5%﹤5%,符合规定。

参考文献:

[1] 赵静,王晶,陈海怡,等.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皮肤过敏试验现状及建议[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9,12(9): 158-160.

[2] 王宏.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探讨[J].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7):125-126.

[3] 李苌清,薛青山,张陆勇,等. 含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抗生素中高聚物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3,34(2):53-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