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藏品的管理保护和利用

2018-01-28 11:00齐佳佳桂林博物馆541001
大众文艺 2018年4期
关键词:藏品文物博物馆

齐佳佳 (桂林博物馆 541001)

一、前言

传统的博物馆藏品的管理工作片面注重于文物的数量及质量的收集和保护,而不是通过正视文物价值,发挥文物的内在潜能,导致大部分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进而局限了博物馆的持续性发展,管理革新势在必行。

二、博物馆藏品的管理保护对策

我国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增长极大的提高了群众对于精神层次的需求,对于博物馆藏品的观赏要求也随之增强,博物馆藏品管理的关注度也随之上升。而纵观当前的博物馆藏品运用,最多的是通过对普通文物的展览和陈列,为群众提供参观文物的契机,满足当下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部分需求;其次就是相关的科研家对于藏品价值的深入挖掘,进而寻找文物研究的突破和提升;除此之外,博物馆内的藏品还会进行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如有事宣传、巡回宣传等等。在实现藏品价值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藏品的管理难度。因此,对于博物馆的藏品保护工作必须拥有一定的针对性,根据藏品类型选择管理对策,实现藏品的长久性价值。

(一)选择恰当的包装材料

由于博物馆藏品众多,部分藏品在很多的情况下是不需要展览的,这时需要对藏品进行存储和包装。同时由于博物馆藏品的特殊性,包装的程序也会与其他物品有所不同。首先必须综合考虑室内温湿度,选择藏品的放置位置,进而根据藏品的性质来选择包装材料以及藏品包装的状态,防止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对藏品造成损坏。而藏品尤在进行运输的时候,动态包装则更为重要。由于在使用过程中,藏品的运输方式各式各样,运输过程难以预料,藏品损坏的危险系数也因此而大大提高。对于藏品的动态包装,首先应当考虑包装的防震性,最大程度地避免藏品与硬物的接触,造成机械性的损坏。可以通过选择传统的囊匣,随后根据文物的细节来增强包装的完整性。对于书籍文献类的包装,在选择合适囊匣后适当的加入防虫和防潮措施,避免书画藏品的损坏;而对于立体类的藏品包装,要求则较为严格首先必须选择相配的囊匣,在结合藏品的材料进行空缺处的填充,可以运用棉纸,棉花和泡沫塑料等柔软的材料减轻在运输途中藏品的震动,可拆卸的部分另行包装,对于藏品的不平之处应当进行填平程序。而对于体积硕大的特殊藏品,则需要制作专门运输的包装,再进行填充,尤其注重对藏品底部包装,最大程度保证藏品的运输安全。

(二)根据藏品的利用方式采取相应的管理保护方案

据统计可知,我国近年来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工作已经深入到各个城市,极大的促进了群体间的文化交流,增加了博物馆藏品的使用价值。在藏品的使用过程中,管理者应当进行藏品的内在分析,了解不同藏品的不同性质以及保护的大体方向和细节部分,进而采用不同的管理保护方案,加强和完善藏品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避免自然环境和人为的损坏,尽可能的保持藏品的原貌。在藏品真想展览的过程中,藏品难免会与外界环境接触,再加上博物馆内的人流较多,外界环境难以控制,藏品的保护和管理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小心谨慎,避免与文物的直接性接触而造成无法复原的状况。尤其是对于金属类以及书画类的藏品,必须通过手套杜绝文物与汗水的接触以及人体温度对藏品的影响,同时还要注意文物不能与硬物进行强烈性的撞击。不管是在使用前或者是使用后,工作人员都必须做好相应的文物登记和检查工作,以及藏品使用的安全要素,争取尽早发现文物损坏并在最短时间内进行修复工作。但与此同时,藏品的管理和保护工作还需要众多参观者的积极配合,做到在馆内不吸烟不饮水不用身体与文物直接接触,共同保护我国的文化精髓。

三、博物馆藏品的利用策略

人类漫长的发展沉淀了很多文化的精髓,藏品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博物馆的产品都具有极高的价值,藏品的保护与修复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藏品的不稳定性使得它们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损坏。而随着我国对于文物的保护工作的日益推进,科学合理的保护和修复管理工作在保证藏品质量方面也起着其他项目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在全新的社会形势下,博物馆藏品工作还需要适当融入时代元素,不断革新管理技术,做到多方面多角度的管理考虑,才能够维持并提高藏品的自身价值,满足社会群众的相关需求。

(一)管理人员革新管理理念

在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之下,博物馆的文物管理工作进行了一定的革新。为了保证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规范展开,管理人员必须纵观时局特点,革新管理理念,加强对于藏品的重视。在了解藏品管理工作的意义之上融合时代特点,做到与时俱进去掌握时代特点给博物馆带来的生存要素和发展契机,明确藏品管理的重要作用。

(二)博物馆加强利用信息技术

信息时代出现极大的方便了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工作,而这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则是一大挑战。只有充分的掌握网络信息特点,熟练运用互联网软件,才能够保证在体现藏品特色之下实现藏品的结构性优化。通过借助网络技术,做好藏品从采集到使用的一系列过程中的制定和管理,加强藏品的共享性。还要求关于找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更新藏品的最新状态,并且通过随时网络监控藏品,做好藏品信息备份,保证藏品信息的自身安全。但是互联网的运用并不是有益无害的,互联网的匿名性及公用性使得网络也存在一定的隐患,管理者不能过分信任网络技术,还应当及时做好网络安全监控。

(三)定期对藏品进行巡回展览

为了加强文物的价值体现,博物馆应当为提高文物的知名度做出相应的策划方案,如定期举行藏品的巡回展览,不定期地进行影视宣传等。既能够促进文物价值的宣传和体现,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但由于藏品的易损性,在巡回展览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藏品的安全性。

(四)提升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博物馆内的文物管理员在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方面有一定的限制,对于管理工作也只是进行日常的摆放和查询,不具备一定的文物鉴赏与研究技能,很大程度影响了我国博物馆文化的发展。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博物馆文物管理队伍对于文物守护和保护起着关键性作用。博物馆可以通过邀请专家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文物教育,拓宽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而除了技巧掌握之外,管理员自身的精神品质也有待提高。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应当保持着以观众为主体的心态服务大众,为博物馆增添一定的魅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工作必须从基层抓起,深刻认识传统管理工作的弊端以及先进管理理念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体现我国文物的内在价值。

[1]朱博,新时期博物馆藏品的管理保护和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

[2]殷华,博物馆藏品搜集、保护、利用的认识与建议[M].《戏剧之家》,2014(13):256-257.

[3]王佩珍,关于加强基层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4):188-189.

[4]王婷,互联网技术在博物馆藏品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以秦始皇陵博物院为例[M].《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4.26(1):93-98.

猜你喜欢
藏品文物博物馆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