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光韵”重塑与“仪式”建构

2018-01-28 11:00刘宜东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401331
大众文艺 2018年4期
关键词:国家宝藏宝藏艺术品

刘宜东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401331)

2017年12月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栏目开播六期后,相关视频播放量突破1.5亿,豆瓣评分最高达到9.3分。中央电视台塑造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多空间多视角展示历史文物,从而真正达到了文物开口说话的目的,这也正是习总书记2015年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展览时强调的“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中运用镜头调度、灯光和音乐的氛围塑造、仪式化的演员出场,塑造出了强烈的仪式感。这种仪式的建构,“把厚重、博大的文化习俗,提炼出可以品尝的‘味道’,让虚拟、无形的文化自信,成为可‘感’化的存在。”1仪式感的塑造是文化自信的情感“在场”,也正因为如此,文化自信得以直观的呈现,并发出强大的气场,使得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活化文物”的影像叙事得以广泛的晕染和传递。

一、“光韵”的重塑

数字技术时代,无论数字建模和3D打印技术在历史文物的再现方面有多么强大,但却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使历史文物活过来,反而使历史文物缺失了本有的“光韵”。本雅明认为“膜拜价值”和“展示价值”是艺术品的两极,而数字技术对于历史文物的再现仅仅只是拓展了历史文物的展示性,正如他所说的“对技术品进行技术复制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便是艺术品的可展示性得到了无比的增长。”2“膜拜价值”体现在艺术品本身的隐匿,如“存在于庙宇的神像和能移来移去的半身像”3,后者明显比前者有更宽泛的展示空间,艺术品本身的被复制展示消解了它固有的“独一无二性”,而这种特性使得艺术品丧失了“光韵”。“光韵”的消失也代表着对文物历史言说感知的消失,也就无法造就“活化文物”。《国家宝藏》通过灯光与音乐的晕染、专家对文物的历史言说、演员对文物的历史演绎以及文物与当下的叙述,从历史维度和当下言说两个方面说拓展了数字复制时代历史文物的时间与空间,使观众感知历史文物的“独一无二性”和“不可占有”性,从而获得其“光韵”,使静态的历史文物有了一种流动性,产生了“生命感”,因此从真正意义上使历史文物“活过来”。

二、“仪式”的建构

“文物的活化”只是摆脱了静态文物传播方式的单一向度,重塑文物的“光韵”,只是手段并非目的,《国家宝藏》通过仪式建构,还原和放大文物的独一无二的“历史事件”,使观众获得了一种仪式感。这种非仪式场域中的,通过仪式塑造从而获得的仪式感“体现的是一种对文化的尊重和敬畏,是文化记忆和民族基因在行为和态度上的‘拟仪式般的体现’。”4管文琦认为仪式拥有“时空性与参与性、程式化与重复性、表演性与象征性”5,《国家宝藏》通过固定时间和地点的播放和微博互动参与国家宝藏评选来建构仪式的“时空性与参与性”,通过固定的节目流程,如:节目固定的四大段落来建构仪式的“程式化与重复性”,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建构仪式的“表演性”,通过历史文物的符号化表达,将这些符号融入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之中,而这种方式符合了仪式的“象征性”。而“带有仪式感的各种电视直播节目, 通过电视媒介的传播成为一种不折不扣的“媒介仪式”6。它的重要作用即在‘唤起和重申社会的基本价值并提供共同的关注焦点’,为人们提供一种民族的,有时是世界的‘事件感' ,使某些核心价值感或集体记忆醒目起来”7,《国家宝藏》唤醒的历史事件通过集体记忆建构了国人的集体身份认同,使得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传从主流意识融入民众视野,增强了国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增加了国人的情感归属。

三、结语

费孝通1997年提出了“文化自觉”。它“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 ' ,明白它的来历, 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势。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对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8费孝通先生在1997年提出的文化自觉跟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强调的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建构中国文化的世界话语体系意义相同,都强调了在新时代对文化的自主选择地位,是一种国家形象的有力彰显。《国家宝藏》通过“光韵”的重塑活化文物通过仪式感的获得使国人产生对自我历史文化的敬畏之感,进而达到一种文化自觉,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这是国家主流意识和娱乐综艺的一次完满结合,也是数字化时代探索历史文化传承路径的一次创新。

注释:

1.4.马婷婷,林美卿.《仪式感视域下青年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2017年第3期,第98-100页.

2.3.[德]瓦尔特·本雅明,王才勇译.《摄影小史一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55-64页.

5.管文琦.《媒介仪式对国族认同的建构与强化——以2011年春晚为例》.《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第5期,第209页.

6.7.张兵娟.《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文化人类学视域中的电视研究》.《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第18页.

8.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第22页.

猜你喜欢
国家宝藏宝藏艺术品
如果垃圾变成艺术品,你还舍得丢弃吗?
宝藏
《国家宝藏》: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
央视《国家宝藏》定档12·3 讲述“大国重器”前世今生
艺术品
解析《国家宝藏》中的美国文化意蕴
寻宝记
巨大的宝藏
艺术品被盗
刘茜陶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