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后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吗

2018-01-28 10:41
保健医苑 2018年9期
关键词:康复者移植手术正常人

说到器官移植,那一定是身体的某个器官已经失去功能,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用一个捐献者的好的器官把它替代下来的手术,使身体得以康复。这在人类医学发展史上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移植手术后能恢复到什么程度?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吗?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若干年前,我参加单位组织的员工体检,在B超室门前排队的一位身材高挑、体格健壮的中年男子跟护士说了一句话,让周围的人吃惊不小。他说:“我做过移植手术,只有一个肾是好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大家纷纷议论,“换肾”手术后的病患怎么还能活得那么健康。

器官移植手术在人类医学史上已经有六七十年了。它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当年的医生,会为他移植的患者活了几个月、一两年而欢呼,现在的医生都在探讨移植患者怎样活的和其他人一样长。检验器官移植成功的核心标准之一是移植者的存活年限。肾移植最长存活时间已达42年,最长的心脏移植者已经存活了30多年。一般器官移植的手术成功率在95%以上,5年生存率为75%。

器官移植成功,并达到较长的存活率,需要过很多关,包括免疫耐受排斥关、感染关、对于新器官的适应关等,所有的器官移植都是一个终身治疗的过程,异体的器官进入另外一个人身体,始终是被机体排斥的,要靠药物把机体的排斥反应降到最低。随着时间的延长,供体的抗原性慢慢减弱,患者服的抗排斥药物就越来越少了,甚至很低的量也能抑制排斥,一般来说受者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不过,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器官移植的同时,采用供者的造血干细胞同时移植,可以重建患者的免疫系统,使受者的免疫系统认同新的器官,不产生排异反应。这类技术完善后,未来的移植就能摆脱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了。

器官移植康复者应当从患者角色向健康人角色转换,重新工作和参与社会活动,这才算是器官移植真正的成功。成功的器官移植,患者术后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也可以进行一般的体育锻炼,像跑步、爬山等全身性运动都可以做,但不主张进行激烈对抗比赛。正常人运动是为了提高机体抵抗力,对于器官移植患者来说,体育锻炼对促进其他器官的健康是非常有意义的,加强体能对患者的长期存活很有帮助。

去年春天,我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参加过一个器官移植后康复者团体的健康行走活动,主题是“感恩社会、珍惜新生、享受生活”。他们虽然还定期服药,但是从神态、精神和体能上已经完全看不出与他人的不同了。甚至我觉得,因为有了疾病的折磨和重生的欣慰,他们比常人更加积极向上、开朗乐观,每个人的笑脸都展示着满满的幸福感。

猜你喜欢
康复者移植手术正常人
肝脏移植手术是万能的吗
57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舌象特征分析
Nü Perspectives
美报告:1/5新冠感染者有后遗症
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麻风病康复者群体回归路径探究
淋巴水肿的预防与照顾——乳癌康复者的隐忧
美容店推出络腮大胡移植手术圆你铁汉梦
靠脸吃饭等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毛发移植手术治疗并发症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