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愿者服务新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爱在‘四点三刻’”行动为例

2018-01-29 04:47李冠文蒋中平李雅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外来工务工人员课题组

李冠文,蒋中平,李雅君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广州市天河区凤凰街道位于城乡接合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该区域聚集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放学的时间在下午四点左右,而此时的各位家长仍然奋战在工作岗位上,如果要在下午四点准时接子女放学,则要在下午三点左右离开工作岗位,因此,未成年的随迁子女放学早、放学后无人监护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家长。为了解决外来务工的各位家长的现实困难,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蒋中平、李雅君、易晓晴、叶嘉辉、刘俊廷、林佳佳等同学在学校团委李冠文、黄馥丽、刘志永老师的指导下,借鉴其他区域开展的“四点半课堂”活动,发起关爱外来工子女的爱心活动——爱在“四点三刻”行动。经过不断实践,已为一大批双职工居民解决了上班时无法照顾子女的难题。

一、爱在“四点三刻”在凤凰街道的开展情况

(一)外来工子女社区教育的需求情况调研

2016年,课题组通过实地走访、口头问询和问卷调查等形式,调查了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凤凰街道的渔沙坦小学、渔兴实验小学、龙圣学校、柯木朗小学、龙洞小学等公办、私立学校,以及周边的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了解他们对孩子放学后监护、教育、学习的迫切需求。在被调查的对象中,作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家长们大多工作繁忙、生活负担重、放学后照顾孩子的精力不够;尤其较麻烦的是,因减负政策要求缩短孩子在校就读时间,所以绝大部分学校是下午四点左右放学,这一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上正好存在“真空地带”。如果没有专职妈妈(或专职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专门接送监护或有的收入较高的家庭聘请保姆专程接送子女上、下学,孩子放学后的监护问题将是一个大问题。虽然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托管机构、辅导班等,但大多收费高昂,而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微薄,有相当一部分人面对高额的收费只能是望而兴叹。调研过程中,针对孩子放学后想学习的内容,得到的回答主要有书画、棋类、摄影、舞蹈(形体)、音乐、戏曲、花鸟虫鱼知识等;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爱在“四点三刻”活动对学生、对家长、对学校有意义和帮助,并希望能够尽快付诸实践。

(二)为放学的同学提供作业辅导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爱在“四点三刻”课题组,首要任务是针对同学们的家庭作业提供专业的辅导。课题组根据小学生放学后布置的家庭作业情况,面向天河区凤凰街道的高校,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招募语文、数学、外语、音乐、艺术、手工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课程辅导教师和志愿者义工。活动开展过程中,充分借助周边社区中的各类教育文化资源,通过文本、图片、电影、动画等形式,为外来工子女提供作业辅导、学习教育、游戏等活动,渐渐地吸引了一批外来工子女参与进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三)为青少年开展各类课外活动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爱在“四点三刻”课题组除了提供作业辅导的服务之外,还为社区青少年开展各类课外活动,诸如普法教育、健康教育、外语口语、计算机操作、科学普及、环境保护以及各种社会文化生活教育、青少年教育等多个方面的知识,授课形式灵活多样。同时,凤凰街道的各个单位也积极配合开放场地、设备、图书、音像、体育设施等社区内的各类教育资源。爱在“四点三刻”课题组为外来工子女提供成长教育服务,现已成为社区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创建文明校园的有效载体。

二、爱在“四点三刻”活动的积极作用

(一)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爱在“四点三刻”行动,以其公益性、广泛性、开放式、广覆盖、灵活高效作为运作模式,高效地介入到学校放学后、家长接孩子前这一段空档时间,是当地留守儿童们的新乐园,切实解决放学后留守儿童无人看管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引起了家长的高度重视。甚至,有些来得早的家长(有的家长也加入到了我们辅导教师的行列),一起加入到爱在“四点三刻”行动组,和大家一起载歌载舞、做游戏、辅导作业等,使爱在“四点三刻”的功能得到真正发挥和充分释放。

(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爱在“四点三刻”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且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动,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能在社区的舞台上融为一体。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灵活多样,并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体现民主意愿,所讲授的内容常常是由教师和学生商量后确定,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逐步形成一种注重优化、追求卓越的发展机制,致力于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综合素质。

(三)延伸补充了学校的职能

爱在“四点三刻”行动现在已经成为广州市天河区凤凰街道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作为放学后儿童托管的场所,为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提供一个交往互动的平台,为流动儿童与社区提供了互动的空间,为社会工作者针对流动儿童的专业服务提供了平台,成为小学与大学合作发展的样板,也使得学校有了一个开放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避免教育与社会的脱节。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开展的爱在“四点三刻”活动,其实质是用教育的力量来激发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求知精神,用人文主义的精神生活来弥补外来工子女受教育太少的缺陷。

三、完善爱在“四点三刻”活动的思考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爱在“四点三刻”行动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当前,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爱在“四点三刻”行动虽然在广州市天河区凤凰街道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居民、学校师生等口耳相传、有口皆碑,但是尚未达到百分之百的知晓度。为此,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整合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使爱在“四点三刻”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人心。还要通过填补空白、载体创新的方式推进内涵发展,在发展特色的基础上继续挖掘现有的尚未开展的学校,使其成为天河区凤凰街道示范项目的金名片。

(二)完善爱在“四点三刻”行动的运行机制

爱在“四点三刻”行动作为一项尝试,一种社会化的新型爱心教育模式,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理解、支持与配合,这就需要完善爱在“四点三刻”行动的运行机制。爱在“四点三刻”行动是公益性事业,但当前所需经费不足是困扰发展的瓶颈,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或经济实力雄厚的家长抑或富有爱心的慈善组织能给予一定的资金投入,解决志愿者师生的交通费用、饮食费用,否则长期无回报的付出,恐将打击大家开展此项活动的积极性。当前,爱在“四点三刻”行动的队伍不稳定,成员素质良莠不齐,加强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需要通过定期培训,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社区教育研究方法等教育相关理论,阅读大量教育的书籍,并与周边社区教育同仁相互学习研讨、分析反思,提高教育的工作能力和综合水平。同时,还需要组成一支庞大的志愿者师资队伍投入到关爱外来工子女的爱心活动,建立较为完善的社工和志愿者招募体系,在社会上招集各行业的教师志愿者。只有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才能更好地整合社区内各类资源,进而形成教育资源的良性互动。

(三)以问题作为课题突破难点

课题组在项目开展工作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有人怀疑是诈骗行为;有个别以赢利为目的的培训机构认为爱在“四点三刻”行动抢了他们的生意而百般阻扰,甚至恶言相向;还有诸如家长不理解、学生不配合、社区居民嫌扰民、教学环节衔接不畅、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集体辅导学生理解力有差异、不时有家长接走孩子影响教学效果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问题作为课题,以突破难点作为课题研究的方向,让课题引领工作推动发展。学校是教育的主体和基础,若学校、社区、家庭相互合作,并融入社工、义工服务,可有效解决发展困境,使爱在“四点三刻”行动可以有计划地、按步骤地向社会公众开放,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接纳各种新鲜事物,最大限度、最多可能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四、结束语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爱在“四点三刻”行动作为关爱外来工子女的实践活动,已成为大学与小学之间互相沟通协调、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爱在“四点三刻”行动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课题的开展不仅有利于课题组的成员在研究中明确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找到奉献社会的载体,同时也从实际上帮助了外来人员对随迁子女的教育,提高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关注与好评。课题组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遵循“大众化、多样化、人本化”的基本原则,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为稳定社会、繁荣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化生活教育、促进外来工子女的全面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奉献一份力量。接下来的研究中,社区、家长意见、教学环节、学生个体差异等问题将成为需要继续突破的问题。课题组将继续以突破难点作为课题研究的方向,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炼理论经验指导工作,让课题引领工作推动发展。

猜你喜欢
外来工务工人员课题组
外来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及其对策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iSoil课题组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从流动到留下 广州外来工融合行动进行时
课题组成员
像关心职工一样关爱务工人员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