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中石油机械的应用探讨

2018-01-29 05:37吴艳瑛
中国设备工程 2018年8期
关键词:石油机械石油效率

吴艳瑛

(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国际事业部第三工程部,黑龙江 大庆 163453)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石油工程中对于石油机械的不断研发创新与合理利用,使得石油生产效率有利显著提升。但是在对于石油机械的应用及管理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如管理缺失,应用优化度不高等现象。因此,石油企业在对石油机械的应用管理过程中,应该根据石油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能源市场的长期需求,对于石油机械的管理应用不断进行优化升级,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

1 石油工程中石油机械的应用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在石油工程中对于石油机械的应用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整体而言,在石油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对于石油机械的应用管理过程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石油工程中对于石油机械的管理制度待不断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大型石油企业纷纷进行了体制改革,并且其经营方式与管理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是在对于石油机械的管理过程中,由于部分领导干部思想并未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而进行改变,使得对于石油机械的管理制度逐渐落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石油工程对于石油机械的实际应用中,随能源市场对于石油开采效率要求的不断提升,未能进行及时改进的石油机械管理制度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

近年来,石油企业内部改革逐渐深入,但是对于核心的石油机械管理制度的革新程度却相对较小,使得石油机械管理制度并不能真正适应当今石油工程的需要。例如我国多数部门在进行石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石油机械使用缺乏的自主权的情况,在进行石油机械使用时需要向上级部门申请,并且按照上级部门已有的规划进行,这十分不利于石油开采效率的提升。

1.2 石油机械应用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受到传统经济形式的影响,在当前石油工程对于石油机械的应用过程中,部分石油企业的思想观念落后于时代发展,忽视了对于石油机械应用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这种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将直接导致在石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于石油机械进行有效应用,这十分不利于石油生产效率的提升。

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高素质石油人才的培养往往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在前期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并且在短期内难以看到现实性的经济效益,这就使得部分石油企业进行人才培养的力度严重不足。也正因如此,目前在我国石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操作人员对于石油机械操作方式难以全面掌握的现象。而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石油企业薪资分配的不合理,往往管理层薪资较高,而技术人员的薪资较低,这就使得石油企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较低,进而造成专业石油人才大量流失的不利局面。石油工程中高素质人才的缺失阻碍了石油开采效率的提升。

1.3 石油企业对于石油机械管理水平待提高

目前,我国部分石油企业对于石油机械在石油工程实际应用中的整体管理仍待提高水平。而管理水平较低的直接体现,石油机械在石油工程对于石油机械的应用中,往往难以将石油机械的完好率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之上。这就直接导致了石油企业在石油工程施工中对于石油机械的重复利用率低,进而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不利于石油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与此同时,由于现阶段我国在石油机械领域的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加之石油企业对于石油机械的重复利用率低下,这两方面的原因容易导致大型石油企业在石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造成石油机械难以及时供应的不利局面。而部分小型石油企业则会出现石油机械闲置的现象,部分石油机械设备的年度利用效率甚至在30%以下,并且由于现实因素的制约,各石油企业之间的石油机械也难以进行租借使用,这就进一步影响了我国石油企业对于石油机械的利用效率。正是因为石油企业对于石油机械管理方式呈现出分散性滞后性的特征,使得行业内石油机械资源配置十分不合理,这既不利于石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也不利于石油工程作业效率的提高。

2 提升石油工程中石油机械应用效率措施探讨

2.1 深入推进石油企业对于石油机械管理体制的改革

在进行石油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中,应该对于石油机械管理体制的改革予以充分重视,因为这直接影响着石油工程中对于石油机械的应用效率。进行石油机械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方式,可以借鉴参考国外石油企业的成功管理模式。

在石油机械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关键,是实现基层石油施工队伍在石油工程中对于石油机械使用的独立性,这样才能使得一线施工队伍摆脱目前对于石油机械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被动局面,有效提升石油工程的施工效率。与此同时,在进行石油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石油企业对于发展战略的自主权,以便于石油企业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进行生产方案的详细规划。这种石油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能够简化石油工程中对于石油机械进行的使用环节程序,有效提升石油开采效率,提升石油企业在的综合竞争力。

2.2 提升施工部门对于石油机械的管理水平

石油机械由于其工作环境往往比较恶劣,为保证其在石油工程施工中正常运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提升施工部门对于石油机械的管理水平至关重要。在石油工程使用石油机械进行作业之前,应该由专业人员对于施工环境进行勘探检测,然后选择相应的设备进行石油开采作业,以避免对石油机械盲目使用带来的设备损坏,影响石油开采作业的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施工部门应该安排专人对其及时进行定期维护与日常管理,以避免石油机械在应用过程中的快速老化,降低设备后期维修成本。完成这项工作的关键是对于专业维修保养人才的培养,因为维护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于石油机械的最终管理维护效果。

以中国石油公司在内陆油田开采中使用的连续油管及其配套机械设备为例,在1977年,中石油就引进了第一套连续油管作业设备,至今40多年来,其后续引进的连续油管设备也只有40余套。这主要是因为在进行设备引进之前,中国石油公司就已经安排专业人员到该设备的生产地进行设备管理维护知识技能的学习实践。虽然这期间耗费了较多的人力物力,但是在后期设备的使用维护中,这种未雨绸缪的人才培养方式的优势就逐渐显示出来。在中石油对于该套石油机械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维护人员的专业性,使得其使用寿命均达到甚至超出设计使用年限,这就大大降低了石油公司对于石油机械的后期维护保养以及重新购置的经济成本。

2.3 将石油机械在石油工程中的使用与保养进行有机结合

目前大部分石油公司对于石油机械的保养维修,仍旧停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后再进行维修的初始阶段,而缺少对于石油机械在石油工程投入使用前的预防性维护。这就使得石油机械在作业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机械故障,事后进行维修的方式必将对于石油工程的作业进度产生不利影响。一般在石油工程的作业现场,大部分石油机械的操作人员只是负责进行施工操作,极少对石油机械进行施工前的维护检查及使用后的保养。而只能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机械问题才由其他维护人员进行修理。而迫于工期压力,部分维修人员的维修作业只是保证石油机械短时期内的正常运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石油机械的机械故障。这就难免在石油机械的后期使用中旧病复发,不仅阻碍石油工程的顺利进行,甚至出现工程事故,带来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同时也将影响石油机械的使用寿命。以川庆钻探井下作业公司2009年1月在四川合川县境内的连塘7井首次采用连续油管下机械桥塞作业为例,在该公司进行具体施工之前,对于先关机械设备进行了使用前的检测维修,发现了由于前次作业带来的机械管道密闭性不足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使得1次座封施工就取得了圆满成功,完成了桥塞的投放和坐封作业,隐患井封固治理成功。

3 结语

近年来石油企业在石油工程的作业过程中,对于石油机械的使用与管理进行了一定程度上了变革创新,但就整体情况而言,目前石油工程中对于石油机械的应用管理仍旧存在管理制度尚不健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对落后以及石油机械管理水平较低的现象。为此,石油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在石油工程作业中对于石油机械应用管理的不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于自身进行完善提升,以有效提高石油开采效率。

参考文献:

[1]闫金鹏.浅析石油机械应用及前景[J].价值工程,2012,(15):50-51.

[2]田春友.分析石油机械应用及前景[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2):234.

[3]张洪涛.浅析石油机械加工与制造行业特点及其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质量,2013(14):242.

[4]梁振宇.CORBA在石油机械PDM信息集成中的应用 [J].石油机械,2006,34(9)23.

猜你喜欢
石油机械石油效率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市东方先科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浅谈自动化石油机械制造技术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石油机械的防腐方法研究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