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童心表达的教学缕析

2018-01-29 09:24
江苏教育 2018年17期
关键词:园子萧红祖父

苏教版五下《我和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它充分展现了萧红独有的语言特点:文笔诗意,观察细腻,色彩灵动……在《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中,萧红用她独有的言语形式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朴实而唯美的儿童世界。

1.精准传神的词语形式。

《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用非常自由灵动的词语形式,表达了丰富的言语内容。文章描写了祖父园子中的众多景物,并用“胖圆圆”“毛嘟嘟”这类ABB式的词语来表现景物的特征。“胖圆圆”一词,不仅体现了“满身绒毛”的蜂子在一个儿童眼中的形象,更表现了“我”对蜂子的喜爱,它和其他的昆虫一样,是祖父园子中“明晃晃的”“新鲜漂亮”的景物的一部分。“毛嘟嘟”则表现了狗尾草“没有芒针”的特点,稚气十足,且准确、传神。

笔者在教学“园中趣事”的时候,找了“瞎闹”“乱勾”“乱闹”这三个词语,并让学生体会这三个词语的意味。三个词都有一个中心词“乱”(“瞎闹”的“瞎”也就是“乱”的意思),如果单从词语的意义来看的话,我们很容易把这个词语和一个顽劣不羁的孩子联系在一起。但是如果联系课文的语境,这三个词语则显得非常重要,不仅体现了“我”的任性胡闹、顽皮至极,也非常清晰地体现出祖父对“我”的宽容宠溺和“我”在园子里度过的快乐、自由的童年。

2.简约轻盈的句式结构。

萧红在《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短句,不仅形成了其作品清新质朴的语言风格,更体现了儿童话语特有的天真、活泼、幼稚、可爱,对文章情感的表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文章的第二节:我家有个大园子,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这段文字,基本都是短句,语言很少修饰,体现了三个特征:一是大量的名词堆叠,却显得活泼轻松而不呆板;二是描写纯净直接,却质朴无华尽显童心;三是所写事物繁多,却整齐疏朗而又热闹。整段文字不仅表现了祖父园子中的诸多吸引人的事物,更让人感受到一个孩子的快乐、欢腾,而作者却对这种情绪的表达未着一字,这就是这组短句的神奇之处。

3.精美诗意的表达方式。

《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用了很多诗化的语言来表现作家独特的情感体验。笔者在教学文章第13小节时,为了突出语言的诗意特征,对小说的言语结构和文字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把一段文字分成四节,让学生深情诵读: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在学生反复诵读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用“这是一个___________的园子,你看___________”的句式说一句话,要求在第一条横线处填写文字给你的感受,第二条横线处填写带给你此感受的句子。

这个问题,不仅能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的情感,还可以让他们理解文章的情感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体会了语言,还运用了语言,真正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

4.精巧别致的剪裁形式。

作为一种形式,文章结构是为文章的内容服务的。而对材料的剪裁安排则更能显示作家(或是编者)的匠心独运。在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时,将原文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对比两种剪裁方式,体会作品传递出的情意差异,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文章的第13节是这样的: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而原著的内容是这样的: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笔者在教学时,设计了一个问题: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依依”,你认为把“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这一句话单独作为一节好,还是像课文这样和上文合为一段好?

生1:我认为是合为一段好。因为这一段的文字都是对园子里景物的描写,不仅有花、鸟、虫,还有倭瓜、黄瓜、玉米,甚至还有黄蝴蝶、白蝴蝶,蓝悠悠的天空也是园子里的景物。

生2:我认为单独作为一段好。因为前面所写的都是动态的事物,而天空是静态的。

生3:我同意合为一段。因为合为一段的时候,我感觉更能表现“我”在园子里体会到的快乐,而单独成节后,这种感觉没有了,反而让人感到一种伤感。

生4:我也从原著中感受到一种忧伤,我感觉“蓝悠悠”里有忧伤。而且,“又高又远”也让我感到那个园子里的孩子很孤独,也很寂寞。

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是多么的细腻啊!此文是萧红在1940年所写的,那正是她逝世的前年,她对于生活寄以的美好希望,此时均已一一幻灭。书成于此时,我们就不难从儿童的语境世界里读出一个成人的哀伤了,这也就是茅盾先生在《呼兰河传序》里所说的,它“是一篇叙事诗,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是一串凄婉的歌谣”,而这串凄婉的歌谣,则正是通过对“又高又远”的“蓝悠悠”的天空来表现的,这也是作者意识的一种外在流露。

课文为了体现“亲情依依”的单元主题,把这句描写天空的句子和上文连成一段,就是想淡化这种忧伤寂寞的情感,而突出自由快乐、无拘无束的情绪,这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编者意识。

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后,笔者顺势追问:文中最后一句中的“只是”能否去掉?

由于有第一个问题的铺垫,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意见迅速达成一致——去掉更好!

因为,“只是”这个词暗含一种转折关系,表明“只是”所连接的两个部分的内容有转折的意味。前面的景物描写表现的是一种自由而快乐的情感,而“只是”所连接的必然会是相反的情感,不利于主题的突显;而去掉这个词后,会使文章的内容更加集中,情感更加一致。

萧红在《呼兰河传》的尾声中说:“以上所写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了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也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要理解故事的“幽美”和“难以忘却”,需要我们通过文本中那儿童化的、朴实的言语形式来感受纯美童心。王尚文先生在《言语形式四题》一文中说,“语文”学什么?语文就是学习遣词造句的精确妥帖!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努力发现言语形式,关注并深入言语形式,从而把握言语形式的特点,学习言语形式的精妙,这样才能真正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达到言意共生的美妙境地。

猜你喜欢
园子萧红祖父
祖父瓷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快乐的园子
树的野园子
我和祖母的园子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我以我血荐轩辕——祖父的英烈事略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园子匠
与萧红分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