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产业富民插上“科技的翅膀”

2018-01-29 15:39阮庆文
江苏农村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示范户富民农技

本刊记者 /阮庆文

科技是助推产业富民的重要引擎。为充分发挥省重点帮扶县产业富民的“科技力量”,全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相关实施单位深入贯彻落实省农委农业科技与省重点帮扶县产业富民对接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区域特色产业,聚集人才、品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省重点帮扶县提供点对点服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多元联动,创新服务模式。各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模式,走出了各具特点的科技对接新路子。南京农业大学创新“移动互联+农技推广”的理念,提出了“线下建联盟、线上做服务”的“双线共推”服务新模式。线下,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建发展联盟,其中与泗洪共建稻米产业联盟,对接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150户;与涟水共建生猪产业联盟,对接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40户。线上,通过“农技耘”“南农易农”APP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把指尖上的互动转化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扬州大学在响水采用“三结合”服务模式,即小型座谈与大型授课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入户指导相结合、技术培训与品种推广相结合,示范户增收效果明显。淮阴工学院按照“品种+技术+基地”的套餐式服务模式,重点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先后在淮安区5个镇(村)示范推广稻麦生态种植和蔬菜水果立体种植,基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入户普及率达到96%以上,稻麦示范户增收近14%,蔬菜和草莓产业示范户增收15%和16%以上。

聚焦特色,推广高新技术。经过长期实践探索,逐步建立科技专家直接入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省农科院在灌云大力推广膜下滴灌节水、轮作换茬克服连作障碍等栽培新技术5项,年应用面积超过3200亩;示范应用茄果类、瓜类、叶菜类等优质新品种14个,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在灌云大地推广应用。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坚持“脱产驻村200天”工作要求,十几位专家深入养殖一线指导生产,大力推广自主研发的“苏姜猪”新品种,推广生猪标准化饲养等新技术8项。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丰县西兰花产业提供一条龙服务,手把手、面对面地向示范户传授西兰花生产关键技术。徐州农科所结合项目实施,在睢宁县示范推广自主知识产权花生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深受种植户欢迎。省林科院结合泗阳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形成示范基地1万多亩,辐射推广3万多亩,林下种植太子参、丹参、油用牡丹等多个品种,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当地林农增收致富。

技物结合,做精示范项目。各挂县单位紧紧围绕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和农民增收主题,根据重点帮扶县产业实际,帮助制定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动重点帮扶县农业产业结构调优、业态调新、效益调高。南京农业大学在灌南县推广“阳光玫瑰”新品种、稻虾共作新模式,通过举办“品葡萄,赛龙虾”特色活动,激发了示范户的创业热情。淮安市农科院结合“布谷鸟”科技服务行动,为淮阴区引进应时鲜果品种20多个,示范桃—香猪种养新模式,推广大棚蔬菜和油用牡丹高效栽培,将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与科技精准帮扶相结合。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以“短平快”项目为抓手,根据沭阳区域优势及农业产业特点,充分利用学院草莓科研团队资源,从草莓产业发展规划、图纸设计、“三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全过程服务沭阳草莓产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示范户富民农技
小连翘撑起富民兴企大产业
兴边,富民,发展更均衡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 部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
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启动部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
乡村振兴|产业富民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创建农技推广新模式助推产业扶贫见成效①
振兴志 三代百姓“奋斗史”——思想始终“钉”在治穷富民
关于库布齐沙漠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