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与护理

2018-01-29 22:47张荣香李冠龙戴芳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直腿屈膝摘除术

张荣香,崔 勇,张 欣,李冠龙,戴芳芳

(寿光市人民医院门诊部,山东 寿光 262700)

腰椎间盘摘除术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价值。我院收治了5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进行功能锻炼的指导与护理,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磁共振成像(MRI)和CT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3~70岁,平均(35.41±2.37)岁,病程10 d~8年,平均(3.38±1.21)年,12例合并神经狭窄,38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3例L3-10突出,31例L4-5突出,10例L5-S1突出。

1.2 功能锻炼方法

(1)下肢肌力锻炼:于术后2 d进行,①局部关节锻炼:屈伸患侧踝关节、膝关节等关节;②展腿式:侧卧位,下肢伸直再复原;③伸腿式:俯卧位,交替后伸双下肢;④踢腿式:仰卧位,屈膝和屈髋后伸腿放下,左右交替;⑤直腿抬高试验;(2)腰背肌功能锻炼:于术后10 d开始,主要作用是提升腰背肌肉力量,强化脊椎的耐久性、灵活性、稳定性。①飞燕点水式:俯卧位吸气,同时抬高双下肢、胸、颈、头,双臂后伸,用腰部着床;②投雄后伸式:俯卧位,双臂放于体侧,吸气时抬头、胸,双臂后伸,让双下肢、胸、颈、头离床;③挺胸式;④三点支撑式:仰卧位,屈膝,双臂放胸前,在吸气时用双足和头支撑全身;⑤五点支撑式:仰卧位,屈膝、吸气、用双足、双肘、头支撑,撑起下肢、臀、腰、背、肩;(3)腹肌锻炼:①呼吸缩腹式:取仰卧位,将下肢伸直,在吸气时缩腹;②抱膝式:也是采取仰卧位,然后屈膝、屈髋到最大程度[1]。

1.3 护理方法

①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心态进行心理指导,先进行监控教育,然后列举成功病例,提高患者依从性;②要保证患者的营养,有足够的维生素、蛋白质、热量,进行营养干预;③术后定时为患者翻身,不可强行扭转,避免上到腰部;④最后需在充分卧床休息后,由他人扶着下床进行适当的行走[2]。

1.3 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分为一般、良好和很好,一般:还存在一些腰痛,并伴随有轻微腿痛,直腿抬高40°~50°,步行<500 m;良好:腰痛疾病消失,但步行500 m后就有轻微疼痛,直腿抬高50°~70°;很好:下腰腿痛消失,无运动障碍,直腿抬高>7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50例患者均愈合,疗效一般2例(4.00%),良好17例(34.00%),很好32例(64.00%),优良率为96.00%。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腰椎间盘摘除术后采用功能锻炼,不仅可以巩固治疗效果,还能促进患者日后恢复[3]。通过功能锻炼和护理,可减少局部的肿胀,并加速恢复,预防神经根粘连、硬脊膜,强化肌肉的强度和耐力,同时还可以预防肌肉也萎缩[4]。脊椎关节有了灵活性和稳定性,就可以维持正常生理,防止复发。

治疗后本组50例患者均愈合,优良率为96.00%。由此可见,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再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和护理,可促进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1] 张园园.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指导[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7):85-86.

[2] 葛 梅.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J].中医正骨,26,2014(9):79-80.

[3] 杨吉风,牛玉珍,白建东.品管圈活动在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功能锻炼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24(6):884-884.

[4] 张 玲.心理干预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6):64-65.

猜你喜欢
直腿屈膝摘除术
加强膝盖锻炼 提高耐寒能力
为什么医生让“直腿抬高”
What can you do?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春拂红墙
加强膝盖锻炼,提高耐寒能力
推荐一套测试运动能力的方法关于功能性运动的测试(五)
Hard Work Is just a Tool.But Where Do You actually Want to Go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结直肠息肉经内镜摘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