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心肺复苏方式在院前急救中的效果对比

2018-01-29 06:31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7期
关键词:心搏心肺球囊

李 爽

(吉林省吉林市急救中心,吉林 吉林 132013)

在实施院前急诊中,发生心搏骤停的患者情况危急,所导致的死亡率也明显高于其他急症情况。也是院前急救最难以处理的问题之一。据报道显示:即使是在医院抢救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也只有12%~24%,若是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只会更低[1]。此次为对比在院前急救中,不同心肺复苏方式的复苏效果,主要内容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院前急救的心搏骤停患者60例,按复苏方式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组患者都有30例。参照组中,患者年龄处于55~80岁,平均年龄(68.5±3.8)岁;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心搏骤停原因:猝死11例,重度颅脑损伤10例,高处坠落9例。研究组中,患者年龄处于53~78岁,平均年龄(66.5±4.2)岁;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心搏骤停原因:猝死12例,重度颅脑损伤10例,高处坠落8例。参照组与研究组一般临床资料经详细统计学检验,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研究组30例(球囊辅助通气法),首先,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观察患者的心率、脉搏,频率控制在100~120次/min,深度大约50 mm左右,按压与放松比为1:1,同时以气囊——面罩通气进行呼吸支持,维持频率18~20次/min,在这个过程不需要终止胸外心脏按压。参照组30例(气管插管通气法),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和球囊辅助通气相同,在按压的同时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通气后,亦需停止心脏按压,约为15 s。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行心肺复苏后的收缩期动脉血压(SBP)、血氧饱和度(SaO2),心肺复苏的成功标准,患者心搏恢复,口唇由发绀转红润,可规则或不规则自主呼吸经皮测血氧饱和度>95%,瞳孔有对光反应或眼球活动[2]。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上述性别例数、年龄以及其他统计数据录入到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中,其中治疗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相关指标等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或t检验;对比以P<0.05表示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的SBP、SaO2、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的复苏成功率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参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复苏指标和复苏成功率(±s)

表1 对比参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复苏指标和复苏成功率(±s)

研究组 30 52.54±20.12 81.32±1.79 25(83.33)参照组 30 40.65±21.32 78.95±2.14 20(66.67)T - 27.654 12.547 3.654 P - 0.000 0.000 0.0414

3 讨 论

心搏骤停是院前急救中较为多见的急症状况,但是受我国医疗水平限制,尽管心肺复苏技术经过了漫长的探索和研究取得较大发展,但在心搏骤停的心肺复苏抢救的成功率比较低,远不及发达国家的医疗水平[3]。因此,心搏骤停是当前院前心肺复苏的重要抢救性技术,提高心肺复苏的抢救技术,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对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病例数有重要作用,这也是当前急救工作的重要难题。心脏骤停5 min内是黄金抢救时间,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能够为患者争取生命时间。为提高心搏骤停的心肺复苏成功率,需要提高全民的急救意识,促进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不断的完善急救设备和急救技术,为心搏骤停患者的及时抢救奠定基础。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应用球囊辅助通气法,参照组应用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SBP、SaO2、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的复苏成功率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院前急救时行心肺复苏,不断完善心肺复苏内容,球囊辅助通气心肺复苏效率优于气管插管心肺复苏,适合临床推广和应用。

[1] 林贤昌,廖跃斌.急诊心肺复苏初期气道开放方式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2(35):48-49.

[2] 黄 来.院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时2种通气方式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5):187-188.

[3] 刘景峰,段美丽,等.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评估两种心肺复苏方式的临床效果[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103-104.

猜你喜欢
心搏心肺球囊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心肺血管病杂志》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对预测心搏骤停患者复苏的意义探讨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突然倒地怎么办?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