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中国与世界

2018-01-29 18:09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年14期
关键词:中美关系领导特朗普

近年来,2030年成为一个被国际社会激烈讨论的年份,被学术界誉为世界性权力转移的里程碑时刻。届时,中国将成为第一大世界经济体,新兴国家集体崛起,成为与传统欧美发达国家同等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世界秩序变革到达了一个历史的临界点,全球治理进入了第三波的关键时刻。新兴国家的集体崛起,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非西方文明的兴盛,意味着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道路不再占有主导地位,一种新的治理模式很可能在东方世界获得完全的合法性,因此,这一年份被赋予世界历史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治理体系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促使这一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的发展和力量的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了近40年的增长,取得了巨大成功,数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状态,综合国力迈上一个个新台阶。中国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经验是:执政中坚力量始终保持连续性;国家战略得当;营造了总体和平安宁的外部环境,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外部条件。稳步的崛起进程和强大的相对能力已经使中国全面、坚定地步入大国行列,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安全领域尤为如此。

在世界性权力转移和全球治理体系转型的过程中,中美关系无疑是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鉴于历史上美苏关系的对立和对抗,人们不由会猜测中美关系将以何种趋势发展。尤其是特朗普总统上任以来,无视中美经济纽带日益强他的事实,片面地用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来证明中国对其地位的威胁,但特朗普似乎忘记了它同一百多个国家都存在贸易逆差这一事实。特朗普政府把矛头指向中国的同时,也动摇了美国长期以来奉行的多边主义政策。

实际上,今天的中美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每年巨量的双边贸易额,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同时,两国在各领域的交往都极其频繁密集。如果发生贸易战或军事冲突,一定是两败俱伤。因此,在美国佛罗里达“习特会”期间,习近平主席表示,“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稳定健康的中美关系是客观现实的要求,也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

大国走向兴盛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耶鲁大学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认为,没有强劲经济实力作支撑,地缘政治的过度伸张注定失败。中国目前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改革解决国内发展不平衡以及医疗、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将积累的综合国力尽快转换为足够的实际应对能力,经济要具备更强的弹性和可持續性。绕过国内发展阶段而寻求世界大国地位无疑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当一个国家实力和影响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对世界的领导作用就呼之欲出了。对中国来说,没必要刻意追求作世界领导。在这个高度互联、彼此依赖、复杂不定的世界,只有在应对核战争、气候变化、全球经济提振以及其他重大问题的过程中,为世界提供优秀的公共物品,起到引领作用,才能得到各国的认同和支持,领导世界事务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国家实力决定国际领导力。对于国际领导的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不应追求单边支配性的、自利的、强制性的和包办性的国际领导,而应坚持走集体协作的、共进的、吸引性的和赋权性的协进型国际领导思路。国际领导不必只由某一个国家承担,它可以是共同承担或分担的。共同的承担也未必是固定的组合,而可能有不同的组合。国际领导也未必是全方位的,而可能是部分的、分领域的。自然,规模较大、国力较强的国家更有可能和能力承担起领导责任。中国要担负一种协进性领导角色,通过关键影响力的运用,引领和推动国际体系有效达到共享目标,实现共同发展。

世界性权力转移与全球治理新发展、东方文明复兴以及中国的和平发展等汇合在一起,共同对全球治理的领导权提出了新的要求。探讨2030年“中国与世界”的问题,其实就是探讨“全球治理向何处走,全球治理的领导权将以何种形式实现”的问题。本期“2030:中国与世界”策划,邀约中外专家学者,从各自视角和研究领域共同探讨这一问题,敬请读者期待。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美关系领导特朗普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特朗普访华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
略论朝鲜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