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电企业设备缺陷管理

2018-01-29 19:15陈飞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5期

摘 要:文章基于设备缺陷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针对缺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提升措施。实践表明,通过落实缺陷管理要求,部门间协同更为顺畅,设备消缺率显著明显,设备缺陷管理水平得到了改善。

关键词:设备缺陷;缺陷统计;消缺率;生产系统

设备缺陷是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及时准确地发现、消除缺陷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强化设备缺陷管理,提高设备消缺率,保证设备以最好的状态工作,成了供电企业设备管理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

1 当前缺陷概况

1.1 缺陷分类情况

为规范设备缺陷管理,确保设备缺陷及时、有效处理,加强缺陷统计分析尤其必要。设备缺陷按照严重程度分为紧急缺陷、重大缺陷、一般缺陷和其他缺陷。按照专业分类还可分为一次设备缺陷、二次设备缺陷等。通过对2016年缺陷数据统计分析,一次设备缺陷中,交直流系统、主变和高压柜缺陷占比较高,其中交直流系统缺陷占比22%,主变缺陷占比20%,高压柜缺陷占比11%。二次设备缺陷中,元器件故障占比较高,其中保护元器件故障占比28%,保护外部元器件故障占比23%,元器件如CPU插件、面板硬件、电源插件、开入开出插件以及电源插件等硬件缺陷率较高。

1.2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存在专业分工界面模糊情况。缺陷处理中由于专业界面不清,造成缺陷未能及时流转或处理。比如,站用变380V交流屏中380V备自投装置的维护。

二是备品备件申购周期长影响缺陷处理。一方面由于物资操作流程复杂,周期长,有时到货时间超过半年,给消缺工作带来不便。部分设备厂家交货不及时,没有在交货期交货,影响缺陷处理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备品申购负责人跟踪不及时,不能及时掌握备品到货情况,照成缺陷处理滞后。

三是生产信息系统中缺陷模块流程闭环不及时。现场缺陷已经处理,但缺陷模块的流程没有及时闭环,影响缺陷的统计分析,甚至造成重复安排。

2 改善提升措施

结合生产信息系统缺陷模块的推广应用,针对专业界面模糊、一般缺陷消缺及时率不高、系统流程闭环不及时等情况,以问题为导向,强化职责管理,明确缺陷管理要求,强化缺陷管理原则及处理规范,达到提升缺陷管理水平的目的。

2.1 明确专业管理界面,强调协同配合

(1)对于造成设备紧急停电的缺陷明确由生技部专责负责组织处理,其余缺陷由专业部门专责负责组织处理。

(2)各专业对受理的设备缺陷牵头处理,包含购置备品、联系厂家、申请停电等,需要多班组共同处理的缺陷,由牵头专业负责协调其他班组,各班组积极配合处理。

(3)对专业分工界面进行更为细化明确:運行专业:五防、消防、土建、视频、保护打印机、开关柜插拔式指示灯、加热器、端子箱箱体(含门锁)等缺陷。检修专业:一次设备、开关刀闸等辅助接点、门控接点、传动电机、分合闸线圈、380V交流屏(除自投模块及功能)、充电机及直流馈电屏、一次设备压力表计、电磁锁等缺陷。继保自动化专业:二次设备、机构箱内继电器、380V交流屏自投模块及功能、带电显示器、温控器、直流馈电屏出线控制电缆、变压器温度表及变送器等缺陷。

(4)对于无法确认专业界面的缺陷,由运行、一次、二次专业共同去现场处理。

2.2 明确备品管理原则,强调积极跟进

(1)对重大及以上缺陷的备品,按照应急抢修流程,生技部专责负责对外协调厂家。一般缺陷的备品购置数量可有适当裕度,但不宜超过一年的使用量。申请备品时应先核查是否有储备。

(2)在备品备件申购中要求做到全过程跟进,要求专业部门积极主动跟进备品储备情况、申购到货情况,专人做好闭环跟踪,对久未到货的备品主动跟进,备品到货及时安排消缺。

2.3 明确停电申请要求,强调搭单梳理

按照月度计划有序安排一般缺陷处理,停电申请前核实备品及施工力量情况,以搭单处理为主。在月度停电计划中全面梳理可以搭单处理的缺陷,提高综合停电效率。对于仅剩一个月即超期的缺陷,应由专业专责在当月月度停电计划会上提出专项停电申请,计划专责结合全年停电计划以及电网负荷特点,给出预计停电窗口,专业专责在窗口期间负责申报停电计划。

2.4 明确流程报送细节,强调及时闭环

细化明确缺陷系统中各环节信息填报要求,如缺陷表象、处理意见及处理情况。专业专责应审核填报信息是否详细正确,对不正确的信息进行回退修正。缺陷转移前应做好充分沟通,转移缺陷时应写明缺陷处理情况及缺陷定位。流程节点上的班站、专责应及时在系统上处理各自节点下的缺陷流程,以达到及时闭环的目的。对无法消缺或隐患类的缺陷,由专业专责判断后定级为其他缺陷,在缺陷系统中填报,专责受理后在处理意见中明确意见,发至班长处理环节。

3 小结

通过落实缺陷管理要求,进一步强化了缺陷管理原则及处理规范,达到了提升缺陷管理水平的目的。生产信息系统消缺率98.33%,消缺及时率97.09%,同比消缺及时率提升近10个百分点。同时,生产信息系统缺陷模块得到全面应用。建立了持续改善的机制,继续加强缺陷统计分析,有针对性的开展消缺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缺陷管理办法》Q/CSG210015-2014

[2]李郑刚.供电企业设备缺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3]朱月香.电力设备缺陷管理模式的探讨[J].浙江电力,2000,19(2):48-49.

[4]曾睿.浅谈电力设备缺陷管理流程电子化作用和意义[J].大科技,2013(20):149-150.

作者简介:陈飞(1985-),男,工程师,广东省广州市,工作单位: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从事变电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