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届羽毛球世锦赛谌龙中后场球技术分析

2018-01-30 02:44李明明
运动 2017年23期
关键词:谌龙杀球后场

李明明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羽毛球后场技术是目前单打比赛中夺取胜利的最重要手段。其中后场球技术包含有杀球、高球和吊球技术,这3种技术中使用最多的是杀球,给对方威胁和杀伤最大的也同样是杀球,排在杀球之后的分别是吊球和高球,这2大技术通常是组合使用,能够更大地调动对方在场上的跑动,消耗体能,打乱对方的节奏,给本方赢取更好的时机。本文通过对谌龙在第21届羽毛球世锦赛中几场关键比赛的视频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谌龙后场击球技术的特点。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第21届羽毛球世锦赛羽毛球运动员谌龙的中后场球技术。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根据需要阅读有关的书籍,登陆中国知网查阅与相关的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体育网络资源,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探讨。

1.2.2 录像观察法谌龙(中国)分别与李宗伟(马来西亚)、汤米.苏吉亚托(印度尼西亚)、孙完虎(韩国)、斯里坎斯(印度)在第21届羽毛球世锦赛中关键场次总共4局比赛的录像资料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多次重复的观看这4场比赛的视频资料,对5名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各项后场技术进行对比分析,记录每位运动员的得分手段及击球所采用技术的特点。

1.2.3 数理统计法将5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各后场技术的使用情况及战术的采用情况进行原始数据的采集,获得所需要的资料。

1.2.4 对比分析法对于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各运动员的技战术的运用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5名运动员的4场比赛进行后场技术分析

羽毛球后场技术主要包括杀球、吊球、高球3种技术。由表1可以看出,5名运动员在比赛中各种后场球技术运用的基本情况。其中杀球技术在所有技术运用中运用的次数最多,平均每局有62.3次杀球,占到所有后场技术的47.9%;排在第2位的是吊球技术,每局平均下来运用到46.2次,所占比例能达到35.6%;最后,高球的技术运用最少,平均每局只运用到21.4次,占到总的后场技术的16.5%。

2.2 谌龙面对对手时的后场数据分析

谌龙在比赛中对阵4位对手,分别为李宗伟、小苏吉亚托、孙完虎、斯里坎斯共4场比赛,总共9局比赛的统计数据。

表1 后场技术运用统计

从表2可以得出,谌龙在比赛中后场技术运用最多的是杀球技术,吊球的使用排在第二,选用最少的技术是高球。然而,在对阵小苏吉亚托时,使用技术最多的吊球,而排在第二位的是杀球,两者的比例差距并不是很大,并且使用高球的次数和比例都是4场比赛中最多的。由于对方的身高较低,年龄相仿,采用更多的拉吊组合,增加对方的跑动距离,消耗对放的体能和精力,为突击做好铺垫,趁机寻找得分的机会。在高球方面,更多采取的是打斜线,使后场的进攻更富于变动,加上动作的突然性和不确定性,给对方造成很大困惑,使后场进攻的威力更大。

谌龙与斯里坎斯对阵是4场比赛世界排名差距最大与技术差距最大的,在对阵斯里坎斯时后场球的总和最少,但同样从表2中可以看出,采用的杀球技术比例在4场比赛中最大,吊球和高球的个数都是4个人中最低的,说明谌龙在比赛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比赛中更表现得更积极,更具有攻击性。从得分数上看,2局得分总和为42:22,远远的超过了对方,对手的不强大,使得谌龙的技术不会发挥到最高水平,所带来的比赛精彩程度也是不够的,不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谌龙在对阵李宗伟和孙完虎时使用最多的都是杀球,其次是吊球、高球。但是不同的是对阵李宗伟时杀球和吊球的比例相差更接近,李宗伟虽然步伐相对较好,防守能力强,但是进攻性不是很强,并且他的身高、年龄和体力处于劣势;但谌龙身高臂长,在这几个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进攻和防守都比较突出,在比赛中他们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很好地利用了自己的长处,更多采用的是杀吊组合,尽可能多地调动李宗伟在场上的跑位,加快比赛的节奏,尽可能大地消耗其体能,伺机寻找突击机会,让对方在比赛中形成不利状况。在对阵孙完虎时是这个系列赛中唯一一场打了3局,输掉了其中的1局比赛,所以可以看出,后场球的总和远远高于其他人。由于他们2人的年龄相近,身高差距最小,他们的体力差距不大,2人都是防守面积大,积极性特别高,进攻性都比较强的球员。对于后场起高球采取的杀球比较多,给对方一种紧张的局面,造成对手精神高度紧张,消耗对方的体力、精力和意志力。多拍相持的情况下寻找对方的防守漏洞,趁机寻找机会得分,最后谌龙在比赛中发挥得更好,拿下了比赛。孙完虎在这场比赛中的回球尽可能达到对方的底线,因为谌龙毕竟个子高,防守面积大,打到前场给自己的威胁很大,很容易被动,所以把对手牵制在后场,这样一来局面更容易被自己控制,对方的进攻威胁力也就削弱了很多,所以这场比赛中孙完虎的回球选择的尽可能靠在后场,这样就可以为自己争取到充足的准备时间,最终谌龙在整场比赛中表现的水平更高,鏖战3局最终战胜对手。

2.3 谌龙对阵4位对手时后场技术失分情况分析

羽毛球比赛和其他比赛一样,并不是说一切都是在自己的掌控中,经常性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这些失误同样是比赛中不得不考虑的一部分,下面是谌龙在比赛中对对手时的一些主动失分或者被动失分情况的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其中失分最少的是高球;杀球使用频数最多,同时它带来的失分也是最多的。正好和他们的使用次数成正比,使用的次数越多,出现的失误率也就越大,造成的失分情况也就越多。在面对斯里坎斯时所出现的失误最少,由于2个人的实力差距很大,给谌龙造成的威胁很小,节奏一直掌握在谌龙手里,所以主动失分的情况也很少。在对阵孙完虎时杀球失误最多,可能是由于在第2局中自己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心理变化波动比较大,急于得分,沉不住气,正好被动地跟上了对方的节奏,忙中出错导致失误增加,以至于在这局中败给对方。所以,在打球时一定要沉住气,不要急于求成,要打好每一步。

羽毛球比赛就是双方在羽毛球赛场上的相互博弈,2个人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分数,取得比赛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得分都来自后场球技术,在后场技术中杀球技术使用的多少以及杀球的成功率往往是决定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所以,杀球技术是羽毛球技术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技能,并且一直被国内外的选手所熟练掌握的技术,杀球掌握得好坏及在比赛中的使用可能会是决定终结比赛的关键的因素。

表2 谌龙在比赛中对阵4位对手时后场技术运用状况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谌龙拥有良好的身体条件,身高臂长,步伐移动较快,防守能力强,控制场地的范围大,并且技术较为全面,在比赛中擅长在多拍相持的情况下中寻找得分机会。

3.1.2杀球技术是当今高水平选手必备的能力,在羽毛球赛场上能否取得比赛的胜利与他在球场上杀球技术的使用密切相关,谌龙也不例外,杀球技术在每场比赛中都是使用最多的后场技术。

3.2 建 议

3.2.1谌龙在比赛中要利用好自己身高臂长的优势,充分发挥自己在体力上的优势,尽可能地控制场上的节奏,使对方处于被动的局面。

3.2.2在比赛中多用组合技术压迫对方促使起高球,在对方起高球的情况下,快速调整多用杀球,给对方制造杀伤;在线路的选择上,要灵活运用,随机应变,多增加线路上面的变化,重点选择对方的反手位,迫使对方的回球质量下降,削弱对方的威胁,创造反击的机会。

3.2.3在赛场上,要合理运用好各种技术,做到杀球、吊球和高球的相互组合,调动对方在场上的移动距离,消耗对方更多体能,在平时要加强各项身体素质拓展训练来发展体能,同时也要增加与心理素质相适应的技战术锻炼。练习多变的打法,出手速度要快,增加隐蔽性,避实就虚,抓住对方弱点进行抢攻。

表3 谌龙在比赛中对阵4位对手时后场技术失分情况分析

3.2.4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防守能力和进攻能力的同时提高,并且要在一些模拟比赛中进行心理素质的练习,在比分领先的情况下不要太过于心急和放松,要稳扎稳打,一鼓作气,拿下比赛;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不要气馁,要调整好情绪,尽快发现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及时调整,弥补不足,迎头赶上。

[1] 李堃.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比赛男单前4名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分析[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3.

[2] 陈浩,董文华.2012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决赛技术对比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3(2).

[3] 肖洋琼,孙涛,李忆湘.奥运冠军林丹与优秀对手主要得分手段及能力的对比研究[J].内江科技,2014(9).

[4] 贾雪峰.2013全英羽毛球公开赛谌龙VS李宗伟技战术运用对比研究[J].体育世界,2014(8).

[5] 林佳潮.第12届尤伯杯赛杀球技术运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0(12).

猜你喜欢
谌龙杀球后场
基于TOPSIS+RSR法的优秀羽毛球女单运动员杀球质量综合评价*
中外羽毛球混双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分布及效果研究
谌龙:老将的坚守与坦然
一个谌龙球迷的内心独白
关于羽毛球杀球技术动作解析
谌龙:儿子做伴 新帅加持
2017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女单创造和限制杀球进攻途径的研究
近年内西班牙国家队防守战术分析
谌龙: 儿子做伴 新帅加持
我国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谌龙的后场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