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郝泉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浅析

2018-01-30 11:58董泰山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20期
关键词:斜长白银矿床

董泰山

(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00)

郝泉沟金矿床位于我国著名的北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之东段,属白银厂矿田外围火山岩带,主要产于郝泉沟倒转背斜核部的斜长花岗岩体内,为该成矿带东段目前发现的最大金矿床,郝泉沟地区找矿潜力巨大,金矿床外围有多处Au、Cu、Pb、Zn矿(化)点,显示出优越的成矿地质背景条件。

1 区域地质概况

(1)区域地层。郝泉沟金矿床位于甘肃著名的白银厂矿田外围之南西侧,属北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之东段,与增生杂岩(南侧)和中祁连地块相连,为一套完整的弧沟盆系[1]。区内底层地层发育,寒武系地层有下统皋兰群和中统白银厂群,前者为一套浅变质岩系,主要由片岩、大理岩、千枚岩组成,后者以大理岩、千枚岩夹中基性火山岩为主,与区域上的VMS铜多金属矿产资源有密切联系;奥陶—志留系为一套变质砂岩、千枚岩、板岩等组合;泥盆系至古近系为一套砂岩、砂砾岩、页岩组合,属于盆地系统的一部分;第四系以冲积砂砾层,黄土、粘土为主。

(2)区域构造。郝泉沟金矿床地处北祁连山褶皱带东段,区域构造样式组合复杂,但总体上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展布,在空间上具有向北逐渐弯曲呈弧形。区内以北北西—北西向右行走滑断裂为主,该组走滑系统断裂规模大,空间分布也较密集,也是该区域主要的构造单元分界线,通常被北东东向次级的左行走滑断裂体系所错断。区域内矿产资源的空间展布与区内深大断裂有着密切的空间关系,如阿尔金走滑断裂两侧分布有Cu、Pb、Zn、Fe、Au等矿产资源。

(3)区域岩浆岩。郝泉沟地区岩浆活动极为频繁。区内侵入岩以中酸性岩为主,多以岩基、岩株产出,为古生代的产物,以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等为主,其中,斜长花岗岩与金矿床的产出有着成因联系;超基性—基性岩出露较少,主要分布于冷龙岭西侧,与金矿床的成矿关系不大。

(4)区域地球化学背景。白银厂地区及外围区域地层中Pb元素含量接近于克拉克值,相对富集,Cu、Zn、W、Ag、Sn元素是克拉克值的0.5倍~1.0倍,显示出亏损的特点;Au、Mo等元素与克拉克值相比而言,属于强烈亏损元素。含矿围岩中Au、Mo、Cu、Zn、W、Ag、Sn等元素呈现出富集或强烈富集的特征,暗示了成矿元素的来源之一为地层。Au、Cu、Pb、Zn、Ag等异常空间分布与白银厂矿田及外围矿床资源的分布有着密切的空间联系,其中Au元素形成了多个串珠状的高值异常区,呈北东向和北西向分布于白银厂矿田外围区域,显示出白银厂外围区域良好的找矿前景。

2 矿区地质特征

(1)矿区地层。郝泉沟金矿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寒武系白银厂群、三叠系延长群、白垩系河口群和第四系。其中,寒武系为一套海相酸性—基性火山岩系,主要由钠长斑岩、石英钠长斑岩等组成,构成背斜核部和两翼地层,与区内金矿床的空间分布有关系;三叠系延长群为一套砂砾岩组合,沉积环境为氧化环境;第四系为一套冲积砂砾层,分布于矿区沟谷及两侧。

(2)矿区构造。郝泉沟金矿床明显受控于郝泉沟倒转背斜,该背斜属于白银厂次一级背斜。

背斜核部由斜长花岗岩体组成,破坏了寒武系地层,为区内主要的赋矿岩体。郝泉沟倒转背斜总体走向呈近东西向,倾角较陡,倾向北东,郝泉沟地区断裂构造也较发育,其中,北西向和北西西向断裂破碎带中具有强烈的硅化、热液活动痕迹,且与区域Au、Cu、Pb、Zn等金属的矿化有着空间联系,与郝泉沟金矿床的成因存在密切联系,是区域内主要的导矿的构造系统;东西向断裂为该矿区主要的控矿构造,主要展布于郝泉沟倒转背斜核部附近,构造破碎带中围岩蚀变强烈。

(3)矿区岩浆岩。郝泉沟金矿区岩浆岩的空间展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自北向南可分为3个侵入岩带,其中,南岩带以钠长斑岩、细碧岩、花岗斑岩、花岗细晶岩等为主,与区内Cu、Pb、Zn矿化关系密切,是寻找热液型Cu、Pb、Zn矿产资源的有利区域;中岩带主要展布于黑石山一带,呈东西向条带状展布,侵位于白银厂群次火山细碧岩中,与区内矿化关系不明显;北岩带位于郝泉沟北部,以黑云母斜长花岗岩为主,为矿区内主要的赋矿岩体。

(4)矿体地质特征。郝泉沟金矿体的形态严格受岩体内外接触带形态及断裂构造控制。该金矿区已发现金矿体12条,呈近东西向展布,以似层状、囊状、透镜状为主,沿矿体走向方向具有明显的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现象。矿床的平均品位为4.42×10-6~7.42×10-6[1],并具有中间厚,边部薄的特点。

3 找矿标志分析

(1)成矿地质体。郝泉沟金矿床的成矿地质体可分为两类,即岩浆岩和地层,前者主要为斜长花岗岩,是区内主要的赋矿岩石,可作为金矿的找矿标志之一;后者主要与Cu、Pb、Zn矿化关系密切,如大理岩与铅锌矿化存在成因联系,可作为有色金属的找矿标志之一。

(2)成矿构造。根据综合分析发现,研究区Au、Cu、Pb、Zn矿化体均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导矿构造以北西向—北西西向断裂为主,控矿构造以近东西向构造为主,尤其是与斜长花岗岩相伴产出的东西向构造是主要的赋金构造之一,可作为主要的找矿标志之一。

(3)成矿作用特征标志。褐铁矿化是寻找金矿化体的最直接的标志,硅化发育程度,与寻找石英脉型金矿床有联系,可作为蚀变标志之一。

(4)地球化学特征。Au、Ag、Cu、Mo、Bi等元素组合异常是寻找金矿的间接找矿标志,Cu异常强度高的区域一般伴随有Au元素的异常。

4 结语

郝泉沟金矿床位于北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东段,是该带内已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之一,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矿床位于白银厂矿田外围,区内成矿地质背景条件优越,且区域Cu、Pb、Zn等有色金属矿化线索较多,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猜你喜欢
斜长白银矿床
构造叠加晕找矿方法在青海哈西哇金矿床深部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构造叠加晕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以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S60号矿脉为例
黑龙江省林口县三合村探明超大型石墨矿床
吉林省桦甸县老金厂太古宙麻粒岩中的斜长岩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随枣北部桐柏杂岩表壳岩特征、成因及时代探讨
兴城
解码白银黑平台“杀人技”
西昆仑新发现盐湖型卤水硼锂矿床
滇西半坡杂岩体斜长岩特征及其U-Pb年代学
俄国白银奇葩罗赞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