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018-01-30 17:13谢聪敏
中国钢铁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去年同期态势增加值

谢聪敏

一、经济运行先行指标情况

1.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保持平稳增长,黑色冶炼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超2015年同期水平

10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增速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增速较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

按三大门类划分,采矿业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长3.8%,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了5.1个百分点,增速较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制造业同比增长6.1%,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较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同比增长6.8%,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较上月回落4.2个百分点。工业三大门类中,采矿业增速较去年同期由负转正,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

1-10月累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增速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

按三大门类划分,采矿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2.0%,较去年同期上升了3.6个百分点;制造业同比增长6.6%,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同比增长10.0%,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1.5个百分点。1-10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较去年同期略有回落,主要与制造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回落有关。

从部分制造业子行业增加值累计同比情况来看,1-10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以下简称黑色冶炼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增速同比加快5.9个百分点,累计增速呈逐月加快态势。黑色冶炼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与相关下游用钢行业相比,低于同期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7.4%)、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0.5%)、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6.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6.7%),高于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8%)、金属制品业(同比增长3.7%)。上述六大下游主要用钢行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呈回落态势,与前三季度累计同比增速相比,只有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略有加快,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累计增速有所回落,其余行业增速持平,下游六大主要用钢行业需求仍以平稳增长为主。

黑色冶炼业增加值同比累计增速高于去年同期,且保持逐月加快态势,表明今年以来黑色冶炼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行业整体情况恢复到2015年水平。

2018年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行业)累计销售利润率平均为6.44%,较去年同期上升0.31个百分点,黑色冶炼业累计销售利润率6.62%,较去年同期上升2.36个百分点,较1-7月上升0.24个百分点,利润率情况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刚刚达到工业行业平均水平。

黑色冶炼业累计销售利润率与上下游行业相比,排名第7位,超过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值。共有6个行业的销售利润率高于黑色冶炼业,高于黑色冶炼业的行业中,涉及能源采选类行业共有4个,制造业行业2个。但值得注意的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销售利润率仍然远低于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

2.PPI指数当月同比增速延续回落态势

10月当月,全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增长3.3%,增速同比回落3.6个百分点,增速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9月当月PPI指数同比增速较上月和去年同期均延续了回落态势。

1-10月累计,PPI指数同比增长3.9%,增速同比回落2.6个百分点。PPI指数累计增速较去年同期有一定差距,从2018年前10个月情况看,基本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

从10月当月生产资料、生活资料PPI指数同比增速角度看,生产资料PPI指数同比增长4.2%,增速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PPI指数同比增长0.7%,增速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生产资料是造成10月当月PPI指数较上月回落的主要原因。生产资料PPI指数中,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分别增长12.4%、6.7%和2.5%,采掘工业PPI指数当月同比增速较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PPI指数当月同比增速分别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PPI指数中,食品类、衣着类、一般日用品类、耐用消费品类分别同比增长0.9%、1.2%、1.0%和同比下降0.1%,食品类PPI指数增速与上月持平,衣着类PPI指数增速较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一般日用品类、耐用消费品类PPI指数较上月分别回落0.1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

10月当月,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PPI指数分别为同比增长6.6%和6.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PPI指数增速同比回落4.8个百分点,增速较上月加快3.9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PPI指数增速同比回落23.9个百分点, 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10月当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PPI指数同比增速延续了回落态势,黑色金属矿采选业PPI指数增速较上月有较大幅度加快,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PPI指数增速基本一致。黑色金属矿采选业PPI指数较上月快速上涨表明国产矿价格较9月份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与进口铁矿石价格的上涨有关。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PPI指数增速延续回落,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PPI指数的较上月快速上涨,一方面表明进入传统钢材消费淡季后,钢铁产品出厂价格受下游需求因素影响,较上月有所下降,另一方面表明受进口矿涨价影响,钢铁企业国产矿的成本压力较上月继续加大。

10月当月,下游相关行业PPI指数中,金属制品业同比增长3.9%(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6%(增速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0.9%(增速与上月持平)、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0%(增速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同比下降1.1%(降幅较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同比下降0.1%(上月为同比增长0.1%),下游主要用钢行业PPI指数中,多数行业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回落,个别行业PPI指数下降到负增长区间。

3.制造业PMI指数回落至荣枯线附近、钢铁PMI指数活跃度提升

2018年10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景气度继续保持回落态势,已接近荣枯线。从各分项指标看,各分项指标均较上月有所回落。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指数51.6%,较去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中型企业47.7%,较去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较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小型企业49.8%,较去年同期回升0.8个百分点,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

从10月制造业PMI指数分企业规模情况看,大型企业活跃度最高,仍然在荣枯线之上运行,但较上月有所回落;中型企业PMI指数在荣枯线下较上月继续下降,小型企业活跃度下降到荣枯线下,中小制造业企业活跃度低于大型企业。总体来看,大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活跃度均较上月有所下降,大型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导致其仍在荣枯线上运行,中小企业对外部市场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

制造业PMI指数主要分项指数中,生产指数为52.0%,较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0.8%,较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46.9%,较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在手订单指数为44.3%,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7.1%,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2%,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采购量指数51.0%,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8.0%,较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

从需求层面看,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较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在手订单指数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从九大分项指标较上月降幅排名情况看,上述三项分项指标较上月降幅分列第二位、第三位、第五位。新订单指数虽然仍在景气区间运行,但已接近荣枯线,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则在荣枯线下继续下降,表明国内需求预期较上月出现了明显回落,受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升级的影响,国外需求预期在荣枯线下继续下降,在手订单不足的预期继续加剧。总体上看,10月需求方预期较上月出现了较为不利的变化。

从供给层面看,生产指数较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采购量指数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进口指数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上述情况表明受需求方预期回落影响,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以及与生产相关的采购和进口活跃度均较上月出现明显下降;产成品库存指数较上月略有下降,继续保持在荣枯线下运行,表明库存积压预期并不明显;原材料库存指数在荣枯线下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在荣枯线上较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上述情况结合采购量指数可知,虽然原材料价格上涨预期有所回落,但制造业企业受上游原材料价格较高的影响,对原材料补库的意愿继续保持下降。总体上看,10月制造业PMI指数较上月回落是供需双方全方位,值得引起警惕。

10月钢铁PMI指数52.1%,较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活跃度较上月略有上升。各分项指标中,新订单指数52.3%,较上月回升3.4个百分点,重回荣枯线之上,一方面与临近冬季,部分基建设施建设进度加快,导致需求短期内快速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与部分贸易商进入限产季前提前囤货有关。新出口订单指数47.3%,较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虽然较上月有所回升,但仍低于荣枯线,主要与目前国内钢材价格较高,加之美国、欧盟等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导致钢企出口意愿不强;生产指数55.7%,较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生产指数较上月继续保持大幅加快态势与临近限产季,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有关;采购量指数61.8%,较上月加快4.9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54.2%,较上月回落3.9个百分点,表明由于生产活跃度持续提升,原材料库存消耗加快,钢厂采购意愿不断增强;购进价格指数65.2%,较上月加快2.0个百分点,原材料进口指数56.6%,较上月加快5.9个百分点,表明生产、采购活跃度提升,使得上游原燃材料和进口铁矿石涨价预期继续保持上涨;产成品库存指数42.3%,较上月大幅下降11.4个百分点,表明钢企生产活跃度虽然提升,但并未形成明显的企业库存,反而库存较上月有较大幅度下降。

总体来看,10月钢铁PMI指数表现为在限产季来临之前短期需求的拉动下呈现供需两旺态势,但上述态势难以长期持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钢厂生产意愿较为强烈,导致上游原燃材料和进口铁矿石涨价预期随之提高。一般情况下,上游原燃材料和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速度要高于钢材价格,二者价格的下降速度又往往低于钢材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势必挤压钢厂利润空间。而且今年以来钢铁行业取得了难得的平稳发展局面,主要得益于进口铁矿石价格的平稳。所以,钢厂应主动控制产量,降低生产活跃度,避免刺激原燃材料和进口铁矿石价格过快上涨。

4.货运总量累计同比增速低于去年同期,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10月当月,全国货运总量46.24亿吨,同比增长9.50%,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1.50个百分点。10月当月货运总量同比增速超过前三年同期。

其中,铁路货运量3.55亿吨,同比增长10.10%,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5.30个百分点,较上月加快0.40个百分点;公路货运量36.29亿吨,同比增长10.00%,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0.90个百分点,较上月加快2.40个百分点;水运货运量6.40亿吨,同比增长6.70%,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2.50个百分点,较上月回落3.10个百分点;民航货运量63.14万吨,同比增长1.50%,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3.00个百分点,较上月回落0.80个百分点。

1-10月累计,全国货运总量413.65亿吨,同比增长7.30%,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2.90个百分点。1-10月期间,货运总量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一定差距,但高于2016年和2015年同期水平,表明经济的活跃度虽较去年有所下降,但仍处在平稳增长的水平。

其中,铁路货运量33.28亿吨,同比增长8.20%,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5.30个百分点;公路货运量322.72亿吨,同比增长7.70%,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3.00个百分点;水运货运量57.58亿吨,同比增长4.40%,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1.80个百分点;民航货运量604.73万吨,同比增长5.50%,增速同比回落0.70个百分点。

按运输方式划分,1-10月期间,各类运输方式货运量累计同比增速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

二、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情况

1.固定资产投资额情况

1)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回升,“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实

1-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547567.00亿元,同比增长5.70%,增速同比回落1.60个百分点,累计增速较前三季度加快0.3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同比增速回升与各地区“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实有关。

按三大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19378.00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3.40%,增速同比加快0.3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204663.00亿元,累计同比增长5.80%,增速同比加快3.10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6.00%,增速同比加快2.70个百分点。各地区“稳增长”政策的逐步落实使工业行业对未来信心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热情提升,工业投资累计增速超过2016和2017年同期,且有继续加速上升的趋势。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23525.00亿元,累计同比增长5.40%,增速同比回落4.60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低于去年同期,但累计同比增速较前三季度略有加快,表明受“六个稳”政策的影响,第三产业投资热情较前三季度有所恢复。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累计同比增长3.70%,增速同比回落15.90个百分点,增速较前三季度加快0.40个百分点。

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较去年同期继续呈现回落态势,但较前三季度有所加快,体现出各地区“稳投资”政策逐步落实。

1-10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较前三季度有所加快,体现出积极变化。随着各地区“稳投资”政策的逐步细化和落实,将直接影响基建投资增速回升,基建投资增速的提升将对第二产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明年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将有可能保持加速上升态势。

2)民间与非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呈反方向变动

1-10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41343.00亿元,累计同比增长8.80%,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3.00个百分点,增速较前三季度加快0.10个百分点。民间投资累计同比增速整体呈加速上升态势,高于2016和2017年同期水平,已接近2015年增速,表明今年以来民间投资积极性持续上升。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占固定资产累计完成额的62.34%,占比较去年同期上升1.75个百分点。

1-10月国有控股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80%,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9.10个百分点,累计增速较前三季度加快0.60个百分点。

与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相比,1-10月民间投资累计增速加快0.10个百分点,国有控股投资累计增速加快0.60个百分点。国有控股投资的回升速度高于民间投资,与政策因素首先传导至国有控股企业有关。

2.下游主要用钢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积极性未出现大规模提升

钢铁上游煤炭开采与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力度,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分别较2017年和2016年同期有不同程度提高。钢铁下游行业中,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道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率超过了10%,通用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超过8%,上述行业处在较快发展态势。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铁路运输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持续负增长,上述行业投资积极性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汽车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呈现同比小幅增长态势。

1-10月期间,下游主要用钢行业中,4个制造业二级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呈同比快速增长,占下游主要用钢行业的36%;3个制造业二级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小幅平稳增长,占游主要用钢行业的27%;3个制造业二级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呈同比负增长,占下游主要用钢行业的27%。总体来看,下游固定资产投资积极性并未出现大规模提升迹象,用钢需求增量仍以平稳增长为主。

3.房地产实际投资保持同比负增长,商品房去库存速度减缓

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以下简称房地产开发名义投资)累计完成额99325.00亿元,同比增长9.70%,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1.90个百分点,增速较前三季度回落0.20个百分点。

2018年1-10月,房地产开发名义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重为18.14%,占比较去年同期上升0.65个百分点。

1-10月,剔除土地购置费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以下简称房地产开发实际投资)累计完成额69208.88亿元,同比下降4.03%,去年同期为同比增长5.07%。

1-10月土地购置费累计30116.04亿元,同比增长63.40%,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43.30个百分点。土地购置费在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额中所占比重为30.32%,占比同比提高了9.97个百分点。上述情况表明,一方面土地购置费较去年同期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名义投资额中购置土地成本超过了三成,加之部分地区房价下降使部分购房者采取观望态度,从而可能减缓后期房地产企业扩张动力,间接对未来用钢需求增量产生不利影响。

1-10月,房屋新开工面积、房屋施工面积、本年购置土地面积累计同比增速均呈现同比正增长,且上述三项指标累计同比增速高于2016、2017年同期水平,表明房地产企业购地及建设积极性高于2016、2017年同期水平。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增速较前三季度回落与进入四季度后,天气因素不利于开工建设有关。本年购置土地面积累计同比增速较前三季度回落则与10月以来部分地区房价下跌,导致房地产开发对未来发展尚不明朗,购地热情有所回落有关。房屋竣工面积继续保持同比负增长,但降幅较1-9月份有所扩大,与房地产调整政策尚未松动的同时,部分地区房价下跌,使房地产企业对明年市场预判不明,从而放慢了竣工速度有关。

今年1-10月期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同比增速均低于2016、2017年同期,同时累计增速较前9个月亦有所回落。上述两项指标累计同比增速低于前两年同期与今年房地产信贷政策调整有关。两项指标累计增速较前9个月回落,尤其是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自7月以来逐月回落,一方面与信贷政策调整有关,另一方面与近期个别地区房价下跌,导致部分购房者出现了观望情绪有关。待售面积累计同比降幅继续保持同比两位数下降,但降幅较1-9月收窄,较年内最大降幅(3月,同比下降17.10%)收窄了6.40个百分点,上述情况表明全国范围内房地产市场去库存持续推进,但去库存速度在减缓。

三、宏观环境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2018年1-10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较上月有所加快,累计同比增速未延续1-9月的回落态势,虽增速低于去年同期,但总体保持平稳增长;PPI指数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全年保持小幅稳步增长态势。上述情况表明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在平稳区间运行。鉴于制造业PMI指数增速回落至荣枯线附近,中小型企业活跃度下降到荣枯线下,货运量累计增速低于去年同期,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较上月继续贬值等因素,经济整体活跃度较9月有所下降。

从三大需求角度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与去年同期存在较大差距,且呈现全方位回落态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但较前三季度增速有所加快,“稳增长”效果逐步显现;出口交货值当月同比增速较上月有所加快,全年增速保持同比较快增长。总体上看,消费增速回落幅度较大,投资增速较去年回落,但出现有利变化,出口交货值保持稳步增长,预计全年GDP增速应在6.5%以上。

房地产开发实际投资额保持同比下降;土地购置费继续保持同比大幅增长,土地购置费占房地产投资比重超过三成,房地产企业拿地成本远高于去年同期,加之近期个别地区房价下跌,将可能对房地产企业的扩张热情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商品房总体销售情况较好,房地产去库存持续推进,但进度较前三季度减缓。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已成为房地产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政策上看,截止到11月,各地对房地产信贷、销售等政策尚未出现松动迹象。综上,房地产行业继续保持相对平稳发展态势,有助于稳定钢材需求总量。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PPI指数保持同比正增长,增速较上月回落,与黑色金属矿采选业PPI基本持平;钢铁PMI指数在短期需求的刺激下较上月有所加快;下游主要用钢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有增有降,总体以平稳增长为主。

综上所述,消费增速、房地产开发实际投资增速、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汇率等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中美贸易摩擦未出现实质性改善迹象。“稳增长”效果虽初步显现,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低于去年同期、下游固定资产投资积极性并未出现大规模提升迹象。黑色冶炼业PPI指数保持增长,但增速较上月出现回落,钢铁PMI指数受短期需求刺激活跃度较上月提升。需要注意的是,10月黑色金属矿采选业PPI指数上升幅度较大,上游国内矿出厂价格上涨带来钢厂成本上升,钢铁PMI指数上升也带动上游原燃材料和进口铁矿石涨价预期随之提高。冬季是传统的钢材消费淡季,钢铁企业应以销定产、均衡采购,保持钢铁产业链条稳定的运行态势。

猜你喜欢
去年同期态势增加值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2021年1—12月机械行业运行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2019年12月与11月相比汽车产销延续了增长态势
汇市延续小幅震荡态势
我国天然气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县乡一体化探索呈加速态势
2011年12月全国分省市粗钢产量
2012年9月全国分省市焦炭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