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骨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8-01-30 22:02杨琴欧阳征仁通讯作者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6期
关键词:滑囊肌骨肌腱

杨琴 欧阳征仁(通讯作者)

421001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医学科,湖南省衡阳市

近年来,伴随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超声检查技术愈发完善。根据诸多临床实践表明[1]:针对肌骨系统影像学检查,超声相较于CT和MRI具有较多限制,但其可以精确显示软组织内部微结构,并以无创、简单、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所接受。因此,超声图像在诊断肌肉骨骼和软组织疾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本次试验通过对收集到的行肌骨超声检查的患者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旨在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现作出如下报告。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收治进行肌骨超声检查的慢性关节疼痛患者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8~79岁,平均(43.16±3.24)岁。所有患者均伴以肢体活动时出现疼痛现象或者活动受到限制等临床表现。本次试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研究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家属具有知情权。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肌骨超声检查,诊断仪器选择Philip EPIQ5诊断仪,将探头设置L12-5,频率设置7.5~15.0 MHz。为了获得更佳的解剖结构,患者进行检查时,应依据检查需要选取合适体位,并将检查部位完全暴露在外,对患者横、纵2个切面进行全面扫描,并将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如遇无法自行摆出合适体位的患者,可由患者家属或者医生进行协助。所有病例均由2名具有>5年肌骨超声诊断经验医师分别单独行超声诊断,并保存关键切面图像。

结 果

所有患者经肌骨超声完成后,其检查结果显示阴性4例(8.00%);呈现阳性46例(92.00%),包括滑囊炎12例,肌腱病10例,腱鞘炎16例以及肌腱撕裂8例。所有结果均获得关节镜下证实。

讨 论

肌肉骨骼系统又称为运动系统,主要是由肌肉、骨骼以及骨连接3部分组成,是外伤、运动损伤、应力性损伤等主要的受累部位。另外退行性骨关节炎亦是老年人常见疾病。慢性关节疼痛的患者常见病理表现为骨质增生,关节周围韧带、肌腱发生损伤或撕裂,关节周围肌肉软组织水肿,腱鞘周围反应性炎症,关节腔积液等[2-3]。随着高频超声探头、高分辨率超声仪、超声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肌骨超声的诊断作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越来越受到临床和超声界的重视。

因超声图像和患者病变位置直接相关,故超声图像具体表现:⑴滑囊炎:①鹰嘴滑囊炎1例:鹰嘴后方皮下有个潜在的鹰嘴滑囊,正常人不能显示。患者滑囊内部出现明显积液,同时伴有碎屑性回声;滑囊壁变厚且发生蜂窝织炎。②肩峰下滑囊炎3例:主要表现为三角肌下滑囊出现扩张现象,滑囊滑膜增生,超声图像显示在冈上肌腱和三角肌之间出现液性暗区,厚度>2 mm,肩峰至肱骨头距离增多,部分出现滑囊壁变厚,同时血流信号增多[4]。③膝关节积液和滑膜炎5例:膝关节积液多无回声或伴以低回声,内部明显存在碎屑性回声,滑膜炎则多表现为低回声滑膜增厚并以内部血流信号增多为主要特征。④手腕部滑膜炎3例:手指间关节或者腕部关节滑膜明显变厚,且关节间隙变宽,回声较弱,存在少量积液现象。⑵肌腱病:本次研究中肌腱病发病位置及超声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肘部位置5例:手部使用工具不当等会导致患者肘部出现压力性损伤,累及外上踝处的伸肌总腱,从而引发外上踝炎,是目前临床常见的肘部肌腱病[5]。超声图像以伸肌总腱附着处显著变粗、不均匀或低回声以及肌腱周围出现积液为主要表现。②足踝部位2例:其超声图像显示患者肌腱出现弥漫性或者局部肿大,低回声间隙变大。③膝部位置1例:相关文献资料表明[6],膝关节肌腱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在于过度的膝关节屈伸运动和反复的细微创伤[7]。超声检查以肌腱局部变厚和肿大为主要表现。④肩部位置2例:肩部肌腱病好发于年轻运动员,属于慢性损伤疾病,超声显示为患者肌腱肿胀变厚,回声变弱,少数患者的肌腱肌肉连接部位具有显著血流信号增加现象。⑶腱鞘炎:临床以手部和腕部腱鞘炎最为常见[8]。超声图像表明患者关节部位腱鞘明显变厚,回声下降,血流信号较为丰富。⑷肌腱撕裂:①肘部位置1例:临床大多为肱二头肌远端肌腱撕裂患者,其图像显示为肌腱纤维存在显著中断现象,桡骨粗隆旁伴有血肿,撕裂部位回声明显变强。②膝足踝部2例:部分跟腱撕裂患者超声图像显示为跟腱内部存在少量纤维中断,回声较低,伴发腱旁组织炎和腱旁积液现象;而完全性跟腱撕裂患者的超声图像多表现为跟腱组织呈现纤维状,且出现完全中断和血肿现象[9]。③膝部位置1例:其图像显示为患者撕裂部位肌腱纤维减少,呈现无回声区。④肩部位置4例:肩袖部分撕裂,超声图像多表现为肌腱局部变薄,呈现局部性低回声区,同时表面部位多向内凹陷。腱内撕裂以局部性低回声、滑囊面较为完整为主要图像表现;关节面撕裂以局部性混合回声或者低回声以及纤维显著中断为主要超声图像表现[10]。然而全层撕裂多以肩袖部分缺失、不连续且局部回声出现异常等情况为主要超声表现。

在此次试验中,经过肌骨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出患者病情状况。足以说明肌骨超声检查能够有效观察患者肌肉和肌腱运动情况,具有极高的准确度。与此同时,可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密切观察患者血流分布状况,为临床医生诊断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肌骨超声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检查肌肉骨骼系统病变的理想手段予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滑囊肌骨肌腱
肌骨超声在诊断肌肉与骨骼疾病中的作用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肌骨超声检查在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中检出率及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
天天跑步? 小心『鹅足滑囊炎』找上门!
肌骨超声引导下刀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美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胜任力评价系统:肌骨放射学milestone解读与思考
超声在围髋关节相关滑囊炎诊断中的价值
滑囊炎一般无需抽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