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选择延展

2018-01-30 00:46武月娇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牧羊人种树普通人

武月娇

语文教师解读文本时,不仅要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品味和鉴赏,还要依据教材,站在学生的角度发掘出适合的教学内容,并通过一定的方式重建、整合这些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认知发展、启发学生深度思考的教学设计。笔者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为例,谈谈达成这种解读目的的具体策略。

一、基于学生的理解力重建文本

每一个文本,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往往能能解读出多重内涵。

《植树的牧羊人》一文,如果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至少可以读出六种内涵。一,坚持。植树的牧羊人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种树。他认真,执着,高尚,无私,心无旁鹜,最终将荒山变成了绿洲。这告诉我们,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才会获得成功。二,创造。从“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这个关键句中可以读出这样的内涵:牧羊人用自己的双手和毅力创造了奇迹,也创造了自己的幸福,这说明人类需要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生活。三,改变。过去的荒山寸草不生,现在的绿洲鸟语花香。牧羊人用自己长期的努力改变了环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因此,面对困顿的环境,我们需要用行动去改变。四,人定胜天。牧羊人通过一己之力把不毛之地变成富裕的村庄,体现了人类潜藏的智慧和改天换地的能力。五,救赎。“牧羊人”在英文中是基督耶稣的意思。耶稣是救世主,他舍弃自己,救赎世人,彰显出上帝的大爱。牧羊人日复一日的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他不但拯救了一方水土,也拯救了一方人民,其行为与基督相似。六,幸福。种树是一个孤独、痛苦的普通人内心深处潜藏的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牧羊人通过种树拯救了环境,救赎了人类的精神世界,也救赎了自己,让自己收获了平静的内心、丰盈的生活、守望的满足、人生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幸福不是别人赐予的,而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筑造的。

分析这六种解读,我们会发现:主题一,学生自己能读出来,不需要教师讲解;主题四属于“冷门”解读,不适宜教学;主题一、二、三、五均可归结到“幸福”这个关键词上来,因为无论是坚持、创造、改变还是救赎,都与人的精神追求有关,而人的精神追求,说到底是在追求幸福的生活。怎样才能得到幸福的生活,这是隐含在文本中,学生不易读出但最终能理解的一个主题。

由此,我们可以确立“探寻幸福生活的真谛”这一教学主线,并层层深入地设计三个主问题:一,牧羊人靠什么创造了幸福生活?二,牧羊人种树的最初目的是什么?三,牧羊人为他人创造了幸福生活,自己幸福吗? 第一个问题用来帮助学生全面把握人物形象;第二个问题引领学生追根溯源分析人物心理;第三个问题深入挖掘文本主题。

这样设计的落脚点在于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幸福的来源”这个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对学生来说,这个问题并非高不可攀,但很多学生并未认真思考和体验过。“身在福中不知福”是这代学生的通病,因而利用文本让学生深入思考“幸福的来源”,既有利于他们深入解读文本,又能引发他们对人生的思考。

二、基于学生认知起点合理选择教学起点

如果说教学内容的重建是为教师文本解读的转化搭建框架,那么,教学起点的设置则是为了选择合适的教学入口。教学起点的选择由学生的认知起点决定。这就需要教师抓住学生文本解读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层层铺垫,引领学生将生活阅历、生命体验融入字里行间,读出对生活、对生命更深层次的思考。

学生对《植树的牧羊人》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能理解到何种程度呢?通过预估和调查知道,学生能大而化之地掌握情节,但不能按一定的方法梳理情节;学生能简要分析人物形象,但对人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学生能感性地理解主题,体会到“坚持的重要性”,但不能深入、多元地解读主题。

在学生的认知里,牧羊人具有堅强不屈的毅力、一丝不苟的态度、宁静淡泊的品质、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个“高大上”式的人物,但他们不能进一步认识到牧羊人也是一个普通人,他有着比一般普通人更为坎坷的命运。同时,学生很容易关注到牧羊人为上万人创造了幸福生活,但牧羊人自己是否幸福却容易被学生忽视。因此,我们需要将学生心中的牧羊人还原成一个普通人,让学生走进牧羊人的内心世界,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去思考牧羊人种树的原因,进而引导他们从“种树表象的描述”转到“牧羊人自己是否幸福”的本源探索上来。这样,学生才会深入思考“幸福的本源”这个问题。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根据文本推测一下,牧羊人最初种树究竟是为了什么?

生1:是因为渴望生命。“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生命的渴望。

生2:是为了排遣孤独和寂寞。“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作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牧羊人失去了妻子和孩子,只与羊群和狗作伴,生活很孤独,而种树可以排遣他的孤独。

生3:我认为是为了打发时间。文中说“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日子一天天流走,牧羊人需要做点事情来打发无聊的光阴。山上到处都可以种树,这可以在很长时间内给他无聊、无奈的生活增添一点充实之感。

生4:是为了寄托思念。他将自己对妻儿的思念寄托在种树上,每种下一棵树,就是种下了一份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师:是的,牧羊人是一个普通人,他有着普通人最朴素的思想。“打发时间”“排遣孤独痛苦”“渴望生命”“寄托思念”,其实蕴含的都是一个普通人在绝境中的挣扎,是一个孤独、痛苦的普通人内心深处潜藏的对平静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片段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度思考的入口,即让他们从“牧羊人种树的最初目的”出发,去探求“牧羊人最后的收获”。学生沿着这个入口走下去,得到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更是贴近生活的代入式生命体验。endprint

三、基于文本微观语言延展丰富学生解读

语言是解读文本的载体。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潜入到文本语言的最深层,通过咀嚼细小而富有张力的语言,走进文本深处,读出其丰富的意蕴。比如回答“牧羊人为他人创造了幸福,他自己幸福吗?”这个问题,如果让学生泛泛而谈,他们往往难以深刻体会牧羊人从种树中得到的丰富收获,而如果抓住文本语言进行分析,学生就可以在字里行间体会人物丰富的情感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叠词感受牧羊人内心的平静。种树人虽然住在一个废弃的村庄,却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井水甜丝丝”“餐具洗得干干净净”“热腾腾的汤”“扣子缝得结结实实”……从“甜丝丝”“干干净净”“热腾腾”“结结实实”等叠词中,我们可以看到,牧羊人恬静安然地过着自己的日子,没有一丝懊恼与焦燥。也就是说,种树让他的内心变得十分平静。

也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动词前的修饰语体会牧羊人丰盈的生活。他种树的过程没有任何勉强。挑选橡子时,他“一颗一颗仔细地挑”, 挑出“又大又好的橡子”,挑得精益求精;种下橡子时,他“轻轻”地放,“仔细”地盖,种得那样慎重,那样虔诚;不管是谁的地,他只“一心一意”地“种”,那样淡泊,那样专注。没有对种树的热爱,他不会如此执着。这种热爱,会让一个人如赤子般生活在自己丰盈的世界里,孤单但不孤独。

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比喻句想象牧羊人守望的满足感。他种的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可以想象,当风吹过树林时飒飒的声音有如天籁,当太阳照耀时会有生命的反光在空中跳舞,當雨落下时会有生命拔节的欢笑。那时,他站在这一片茂盛的森林前,就像守望着渐渐长大的孩子,不迷失,不彷徨,内心会是怎样的一种满足和喜悦。

更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结尾的点睛句理解牧羊人伟大的救赎。结尾说,牧羊人是“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但“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面对苦难,牧羊人没有舍弃自己,他不仅救赎了世人,也救赎了自己。可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只有不放弃自己心中的上帝,才可能完成“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语言是解读文本的窗口,教师抓住语言给学生搭建思维的阶梯,让他们通过语言经历回忆、联系、组织、辨析、拨正、鉴赏等过程,学生的想象力就会被激发,情感就会受到熏陶感染。这样,他们就能真正领会文本背后所蕴含的思想。

(作者单位:枝江市教研室)

责任编辑 姜楚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牧羊人种树普通人
向这些普通人致敬
去可可托海,做一个牧羊人
牧羊人
普通人的“美好生活”
种树
一起来种树
牧羊人
读《一个普通人》有感
牧羊人的栅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