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艺术微探

2018-01-30 00:52赖崇娜
考试周刊 2017年64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教学现状人教版

摘 要: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低下,教师没有享受到教学成就感,学生也不愿意上语文课。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艺术是每一位教师都在关注的话题,本文探析了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就如何增强语文教学质量这一话题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人教版;教学现状

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落后,教学资源十分有限,这为开展有效教学带来了阻碍。另一方面,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仍然没有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得到全面普及,应试教育理念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诸方面因素影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迟迟难以提高。基于此,广大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非常有必要开展教学艺术研究。

一、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 教学方法落后,课堂效率低下

虽然新课程改革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开展之中,但是在经济面貌普遍落后的农村地区,教师对语文课程改革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大部分教师执著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没有关注到学生课堂主人公地位的凸显。课堂上,教师依靠多年的教学经验做着千篇一律的课文讲解,学生依赖于教师获得知识,不愿意主动进行思考。长此以往,师生互动缺失,教学更加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2. 主体意识淡薄,学生缺乏兴趣

如果将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政治这几门学科进行横向比较,毫无疑问语文绝对是学生最不感兴趣、最无所谓的学科。不少学生认为:语文不就是说话吗,反正是母语,随便学学就好了。上课时,学生漫不经心地听讲,一到考试就拿起教材或者笔记死记硬背,考试结束依然是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这些都反映了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淡薄,缺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 轻视情感教育,教学苍白无力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风格多样、类型不一,目的就是让学生借助于课文领略世间百态、形成健康情感。但是反观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轻视情感教育目标的达成,片面传授文章结构和艺术手法方面的知识,一篇文情俱佳的文章被肢解得七零八落,教学苍白无力。

二、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艺术

1. 引入现代教学设施,增强教学效果

随著语文课程改革工作的逐步推进,教育部门加大了语文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设施正在逐步得到改善。教师应当在语文课堂上引入现代化教学设施,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弥补现有教学手段的不足。这将会从视听两个角度给予学生全新的语文学习体验,是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一次改革,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在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一课教学中,笔者制作了丰富精彩的课件用于课堂导入,效果非常不错。首先,正式上课之前,利用大课间休息的十分钟时间为学生播放了一首光良演唱的歌曲《雨》,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然后,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之际,分别出示春雨、夏雨、秋雨、冬雨的四幅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四季之雨。最后,任意请几位同学谈一谈刚才欣赏歌曲和图片的感受,加深学生对四季之雨的认识。通过这样的层层递进,学生被带入了课文情境,显著增强了教学效果。

2. 借助农村生活元素,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他们才会愿意主动完成语文学习,才会愿意认真完成语文学习。过去那种灌输式教育极大消耗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仅没有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反而让学生将语文学习当作一种负担,用敷衍的态度对待语文。教师进行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时,应当体现趣味性,尽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渗透语文知识,不仅让他们学到知识,同时体会到用语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乐趣。生活处处有语文,巧妙以农村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导入教学,势必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为了充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教师不如从日常生活角度切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就在身边,将语文知识的学习当作生活常识的一次学习。

七年级上册《春》一课教学结束之后,在学生充分认识到这篇散文创作手法之美的基础上,笔者为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请走到乡间田野,亲身领略春之风采,然后模仿课文,用笔写一下你眼中的春天。农村学生身处广阔无垠的自然环境中,乡间的一草一木无不蕴含着春的精彩,布置这样的作业不仅不会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还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3. 渗透情感态度教育,丰富教学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三维教学目标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不应忽视情感教育目标的达成。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之间接受情感教育。

在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古诗教学结束之后,笔者设计了课后探究任务:陶渊明创作了《饮酒二十首》,除了今天已经学习过的第五首,还有其他十九首。这十九首诗同样借酒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现实和人生的感想,请结合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任意选择一首饮酒诗比较鉴赏。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合作讨论等多种方式展开了分析,探究过程中他们渐渐了解到陶渊明恬淡旷远的襟怀和孤傲高洁的品格,有效接受了情感熏陶,实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目标。

农村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是一门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艺术,教师应当以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为核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最大的教学效益。只要全体师生充分发挥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

[1]谭成颖.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艺术[J].成功:教育版,2010,7(11):124-125.

[2]李俊文.浅谈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艺术[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6(09):69-70.

[3]刘永翠.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J].课外阅读旬刊,2011,2(05):94-95.

作者简介:

赖崇娜,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高桥镇第一初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教学现状人教版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