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基层领导理论学习不足的破解之道

2018-01-30 18:08李辉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5期
关键词:政治责任理论学习企业

李辉

摘要:文章分析了企业基层领导理论学习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剖析了基层领导理论学习不足的六个方面的原因,提出了解决企业基层领导理论学习不足的七个方面的对策,对于加强企业基层领导理论学习,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企业;基层领导;理论学习;政治责任

习近平强调,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领导干部只有认认真真地学习、与时俱进地学习、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始终跟上时代进步的潮流,才能担当起领导重任。这充分说明学习的重要性。企业基层领导人员身处改革发展最前沿,本身可以为理论的孕育、创立、应用、检验、创新发挥重要作用,展示理论与实践水乳交融的效果,然而实际情况不容乐观。据某国有大型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0%左右的企业基层领导人员在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或个人年度述职报告中明确表示,存在“理论学习不够或不深入”“理论学习有所淡化”等类似问题,同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改进和加强。这种问题几乎年年剖析年年有,年年整改年年提,到底原因何在,困局如何破解?

一、企业基层领导理论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氛围不浓厚

企业基层领导人员平常主要谈论经济指标、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和改革发展等问题,对无关实绩考核的理论闭口不谈;主动学习做笔记、写心得的较少,主动购买理论书籍、进行理论研究的更少。相当部分单位对理论学习有不同程序的淡化、弱化、形式化。

(二)研究不深入

理论研究方面:谈现象表象的多,分析背后原因不深入;总结问题多,整改措施乏力;研究宏观的多,着眼细节的少;关注网络等媒体热点和普遍现象多,关注身边基层职工群众的少;就事论事的多,理性思考的少;立足当前的多,前瞻预判的少。

(三)成果不突出

除上级下达的调研课题外,个人主动有针对性地调研偏少,企业基层领导人员一年几乎不能完成一篇稍有质量的理论文章。有的单位对年度理论学习和研究作出了安排,但对实施情况不闻不问,理论成果如何可想而知。少数同志写了调研论文,但缺少组织推介和媒体关注,没有得到上级认可,成了作者的自娱自乐。

(四)运用不灵活

学习上存在“为学而学”“理论学习是学习任务,工作是工作任务”“理论主要是解决思想问题,与基层工作没有直接联系”等观点,在这些失之偏颇的观点指导下,难以将理论与实践自觉结合起来。其次是组织引导失当,有的单位年年提理论创新,年年搞创新比赛,但对获奖成果却束之高阁,没有积极推广运用。

二、企业基层领导理论学习不足的原因剖析

一是基层事务纷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每天一睁开眼睛,面临的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安全稳定、投资合作、融资借贷等大量的具体事务,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推进供给侧改革和社会职能移交的巨大压力下,有的领导长期超负荷运行。在这种情况之下,静心苦读、学习研究往往成为奢望;作决策时想理论、用理论早抛至九霄云外。

二是领导认识偏差。有的基层领导认为自己是搞经济技术的,对理论研究和论文写作心存抵触,甚至安排秘书代劳。有的领导过份注重制度建设,导致与思想建设疏离,如果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尤其是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不重视,学习研究更是大打折扣。有的领导认为理论学习研究乏味,因而爱好在应酬、棋牌、健身、旅游、垂钓等方面。

三是方式方法陈旧。有的单位学习局限于中心组和党支部读书念报式的灌输式学习,内容单一、枯燥乏味、缺少解读、没有互动,为学而学,摆花架子,存在形式主义,加之组织引导失当,与单位结合不紧密,参与者的学习研究欲望难以激发出来。

四是理论研究悬空。从一些媒体刊载和一些单位理论成果评比情况看,相当部分理论脱离企业基层实际,要么花拳绣腿,要么概念翻新。有的上级领导认为下级站位不高、水平低下,不愿看、不会看,因而有的基层领导盲目模仿“高大上”,上接了“天线”,下却未接“地气”。

五是考评机制缺失。制度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没能真正将理论学习情况与企业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年度考核和选拔任用挂钩,往往是大规模的党内活动开展时就紧一阵子,过后就松一阵子。

六是缺乏长效机制。市场经济体制下,极少数企业保留或设有内部党校,绝大多数企业学习不连续,基础设施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经费难以保障。主要通過购买服务或偶尔请专家教授辅导一两次,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三、解决企业基层领导理论学习不足的对策

(一)淬思想

实践证明,理论学习不仅能改善思维、使人精明,而且能提高人的辨别力和艺术修养。习近平同志强调,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这对党员领导干部为什么学、学什么、达到什么学习效果作了最精辟而透彻的回答。就企业而言,正处于改革发展的特殊时期,巨大的困难和复杂的矛盾前所未有,如果理论学习搞形式主义,必将遭遇思想落后、方法失当、方向迷失、信念滑坡的危险。因此,抓学习必须首先抓认识。

(二)接地气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作为学习的根本出发点,使认认真真学习成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工作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企业基层每天面对的是一件件具体而繁琐的事,就像老百姓每天必须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每天必须“吹糠见米”。因此说,企业基层领导理论学习与研究必须接地气,既要体现大政方针,又要结合微观实际,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不能过多地注重概念堆砌和空洞的理论拼凑,更不能搞“学术八股”,闭门造车、“浅入深出”、故弄玄虚。

(三)讲方法

凡事必须讲方法,好的方法事半功倍,差的方法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把“方法”比喻为过河的桥和船,指出:“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理论学习怎么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呢——必须与时俱进、生动活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理论学习可通过寓教于乐、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相互竞赛、互动交流、专家辅导等多种方法,使之增“味”、变“活”,从而提升其质量和效果。

(四)建机制

机制是管长远的措施,因此可尝试建立健全“四种机制”:一是动力机制。通过设立学习日、学习月,建立定期通报制度,成果运用推广制度,树立典型、评选先进,向媒体推介,增强学习研究的内生动力。二是评价机制。定期开展述学、评学、督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检验学习研究效果和成果。三是考核机制。将学习研究效果和成果与经济待遇、年度考核、干部选用等挂钩。四是保障机制。设立专兼职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经费保障,强化书记责任的落实。

(五)重实效

优秀的老师往往会对人的价值观念所产生重要的作用。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心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广泛遴选政治类、党建类、文史类、经济类、法律类等专业学科人才,建立企业内外相结合的师资人才库,加强师资的配备、培养和协作,或通过购买服务壮大师资力量,从而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提高基层领导学理论、提修养、解难题、办实事的工作能力。

(六)做表率

习近平同志指出:“知识和经验犹如雄鹰之双翼,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越是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锤炼人。”因此,企业领导人员不仅要作学习的表率,还要当实践的表率,妥善处理好工学矛盾,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把学习当作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和不懈的精神追求,当作一种终生爱好和必须的生活方式。

(七)勤推广

这一点是对媒体的建议。有的媒体只对政府机关的理论学习情况和成果进行报道,而对企业这块只字不提,这在一定程序上挫伤了企业基层理论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在缺少企业基层理论学习宣传媒体、全面从严治党和领导人员素质亟需提高的形势下,大众媒体,尤其是党的机关报、电视台、官网等应该对企业基层的理论学习情况、研究情况、成果情况、运用情况予以更多的关注,这对于搭建平台、形成氛围无疑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集团吕梁山煤电有限公司木瓜煤矿)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责任理论学习企业
2018上海企业100强
谈教学反思下的理论学习
维护领袖核心不能“跑偏走调”
别让“看齐”成“摆设”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加强油田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理论学习对实际演奏的帮助
浅析Photoshop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与改革
浅谈当代大学青年教师的政治责任担当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