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诺贝尔得主的生与死

2018-01-30 03:48
大自然探索 2018年12期
关键词:化学家化武德国

德国化学家哈柏

1915年4月22日傍晚,一种黄绿色烟雾飘过比利时西佛兰德省城市伊普尔附近的战壕,吓坏了毫无准备的法国部队,并毙伤多名士兵。这一化武袭击经过好几个月的策划,并且有许多人参与:仅仅是安装将近6000个氯气罐,就需要几十个人手。

化武研发的最大参与者是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柏。虽然历史上有很多人发明、研制或部署过化武,但哈柏的独特在于运用自己的天赋让化学在“一战”中变成军事手段,让化学物质变成了杀伤性武器。1915年4月,他目睹了自己的劳动“成果”——现代战争中首次大规模使用化武。他直到1934年去世时都一直坚信,与现代武器弹药相比,化武是一种更人道的武器。

“一战”后,协约国认定哈柏是一名战犯。他在瑞士躲了一段时间,直到他的名字被从通缉名单中移除。他在战后继续研发化武,并且鼓吹化武使用的“人道性”。事实上,他帮助改进了制造芥子气的过程,还帮助另一个大国研发化武。直到1933年,他一直帮助德国军方秘密研发化武,这直接违反1919年签署的和平协议。

但是,哈柏的工作对人类来说也有很大贡献。他发明的一种反应是绿色革命的根基:合成氨策略为哈柏赢得了1918年的诺贝尔奖,也为廉价化肥奠定了基础,给农业带来巨大利益。此外,哈柏还帮助为20世纪的电化学和物理化学奠定了基础。

哈柏科学成就的这种双面性也反映在他的个人关系中。对一些人来说他是个很好的朋友。他的密友、同为诺奖得主的化学家维尔斯太特说,哈柏忠诚、幽默、睿智、善良。哈柏还与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关系良好,但他俩在从德国政治、国民自豪到化武伦理等方面分歧明显。

哈柏的强烈个性导致他的两次婚姻都宣告失败,家庭关系也不好。他的第一个妻子自杀身亡。他们的儿子赫曼发现母亲倒在她自己的血泊中,而哈柏很快就离开伤心欲绝的儿子,跑到东部战场去帮助部署他发明的化武。多年后,赫曼夫妇受邀后拒绝参加对哈柏的一次纪念仪式。赫曼的妻子在一封信中说,“他(哈柏)在世时我们无法容忍他,他死后我們也没有理由纪念他。”

哈柏个人生活的失败,有可能源于他自己动荡的童年和对父亲的恶劣印象。哈柏的母亲在生孩子时过世,他的父亲怪罪哈柏是他妻子的克星。他们的父子关系从来就不好。尽管哈柏热爱科学,他父亲却不认可儿子的“化学游戏”,而是希望儿子加入家族的染料企业。哈柏顺从了父亲,但他们一直相处不好。最终哈柏摆脱了父亲的控制,去追寻自己的事业。

哈柏的生命结束很突然。他以自己是一个德国人而自豪,把自己的技能和智慧用于战争及和平时期的国家。诺奖给予了他荣誉,而他也以战争英雄的地位为荣。谁料到,到他的生命快结束时,德国却把他看作是一个可以被任意践踏的犹太人而己。

1933年,希特勒下令把政府部门的所有犹太人清除出去。在尝试帮助自己的许多犹太同事未果后,哈柏失去了一所著名学术机构领军人的位置。他生命的最后一年是在失魂落魄中流浪于欧洲。1934年,他因心脏病突发死于莱茵河畔的瑞士西北部城市巴塞尔。

哈柏(左二)现场检查毒气弹

猜你喜欢
化学家化武德国
小记者变身“小小化学家”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化学家的工具
祝贺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张展霞教授九十华诞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德国弃煤的烦恼
立志终成化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