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煤窑破坏区域的回采技术

2018-01-31 09:47冀林杰
山西化工 2017年6期
关键词:木垛煤窑空巷

冀林杰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柳湾煤矿,山西 孝义 032303)

阐述了受小煤窑破坏的综采工作面回采技术,分析了如何通过受小煤窑破坏形成的空巷支护技术、通风管理、安全事项等确保正常开采和安全生产。

小煤窑破坏区;空巷内维护;锚杆;安全

前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山西在“有水快流”思想的指导下,小煤窑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山西小煤窑一度达到上万座。小煤窑回采率不足15%,每年都要破坏和浪费约20亿t煤炭资源。因此,对于如何安全有效地开采小煤窑破坏区,回收日益紧缺的煤炭资源,成为值得重点研究的课题。

山焦汾西柳湾煤矿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孝义市西南,地跨阳泉曲和西泉两镇。柳湾煤矿井田属于霍西煤田的北端部分,井田走向长8.50 km,倾斜长12.67 km,井田面积为71.50 km2。该矿井受小煤窑破坏较为严重,本文以柳湾煤矿231127综放工作面为例进行论述。

1 工作面状况及地质概况

1.1 工作面概况

231127综放工作面位于柳湾煤矿三盘区后期,所采煤层为11#,回采工艺为综采放顶煤,采高2.5 m~2.6 m,沿底板推进。地面标高1 025.6 m~1 120.6 m,工作面标高896 m~934 m。工作面由北向南推进。工作面东北部紧邻渔湾村保安煤柱,西部分布庄里村小窑井筒及庄里村保安煤柱,东部分布有孝柱煤矿副井。一条由三河口村到渔湾的乡村柏油马路蜿蜒穿过工作面中部,工作面附近分布有才—52才—60才—56才—3才—4钻孔,钻孔目前封闭良好。

煤层赋存情况(见表1):该面所采煤层为太原组11#煤层,含4层以上夹矸,夹矸厚0.03 m~0.20 m,煤层平均厚度4.90 m,煤层倾角1°~8°,属于缓(倾)斜煤层。工作面走向长830 m(可采780 m),倾斜长160 m。

表1 煤层赋存情况

顶底板情况:老顶为K2石灰岩,厚度5.2 m,岩性特征为黑灰色、致密、坚硬。直接顶为页岩,厚度3.92 m,岩性特征为灰黑色页岩、性脆、易碎。直接底为高岭土泥岩、厚度5.4 m、岩性特征为灰白色泥岩、含铝质、遇水膨胀变软。

地质构造情况:该面煤层总体呈背向斜相间构造,煤层倾角1°~8°,属于缓(倾)斜煤层。

水文地质情况:1) 工作面地表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雨季来临时,在沟谷低洼处存有少量积水;雨季过后,水流干涸。2) 工作面总体呈背向斜相间构造,老顶K2灰岩,节理裂隙发育,富含水性,且根据调查与实测,工作面后半部分布有孝柱小窑,西部分布有庄里小窑、庄里村东沟小窑(9#、10#煤被破坏,11#煤不同程度被破坏)。工作面遭小窑破坏严重,在掘进中多次与11#煤小窑空巷贯通,在掘进过程中材料巷揭露2条小窑空巷,运输巷揭露10条小窑空巷,预计在采空破坏区内有不同程度的积水。3) 该工作面内11#煤破坏严重,多为空巷冒落带,应加强对顶板的管理。4) 最大涌水量为30 m3/h,正常涌水量为3 m3/h。

1.2 小煤窑概况

根据小窑监管科调查,工作面东部分布有渔湾村北井、南井、三河口小窑、孝柱煤矿采空破坏区(采9#煤,越层越界开采10#、11#煤),南部紧邻后期进风巷,西部为庄里村小窑采空破坏区(采9#煤,越层越界开采过10#、11#煤),目前已经全部关闭。该工作面受小煤窑破坏侵入巷道10余条,形成空巷540 m,破坏范围196 m(走向,详见图1),对回采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2 空巷内支护工艺分析

根据现场实测,空巷示意图如图1。空巷内巷宽2.5 m~3.0 m、巷高2.3 m~2.7 m,原支护为架原木支护,原木直径16 mm~22 mm,局部已经冒落(如图LN段)。

图1 空巷示意图

按照空巷与工作面推进的顶板不同,大致分为2类,即,空巷与工作面层位大致在同一水平以及不在同一水平。

2.1 空巷与工作面层位大致在同一水平

此类空巷按照与工作面揭露后相交的方式不同,分为3类。

1) 工作面与空巷平行(如图1中CE段、FG段、OP段)。此类空巷与工作面揭露后,工作面空顶面积暴露较大,如果支护不到位,空巷顶板会整体下沉,往往会出现大面积漏顶。此类空巷的支护方式以木垛支护为主。提前揭露工作面30 m,在空巷内先补打锚杆支护,锚杆间排距为1 m×1 m。补打锚杆后,进行木垛支护。木垛采用长为1.5 m短棚板,木垛与木垛中-中2 m,木垛间架一架棚,一梁三柱。

2) 工作面与空巷45°斜交(偏差20°之内,如图1中PR、RJ段)。此类空巷与工作面揭露后,工作面空顶暴露面积一般。工作面揭露空巷后,煤壁锐角一侧(俗称小鼻子)。由于煤体面积较小,顶板极易拉槽,引起漏顶。此类空巷支护以木垛与架棚支护相结合。提前揭露工作面30 m,在空巷内先补打锚杆支护,锚杆间排距为1 m×1 m。补打锚杆后,进行木垛支护。木垛采用长为1.5 m短棚板,木垛与木垛中-中5 m,木垛间架棚,排距1 m,一梁三柱。

3) 工作面与空巷垂直(偏差20°之内,如图1中HM段、BF段)。此类空巷与工作面揭露后,工作面空顶暴露面积较小。工作面揭露空巷后,顶板较为完整。此类空巷支护以架棚支护为主。提前揭露工作面30 m,在空巷内先补打锚杆支护,锚杆间排距为1 m×1 m。补打锚杆后,进行架棚支护,排距1 m,一梁三柱。

4) 所有巷道交叉口(如图1中E、F点)以及向相邻巷内延伸2 m范围,施工木垛。

2.2 空巷与工作面层位不在同一水平(如图1中LN段)

空巷位于工作面上方时,必须先掌握空巷层位顶底煤厚度,将空巷内施工悬吊木垛。木垛最下一层棚板两端打眼,垂直空巷,采用6.3 m长锚索吊起,木垛最下一层与工作面顶板一致。工作面推进揭露后,支架顶梁挑住最下一层木垛棚板,防止顶板因不及时支护而引起的大面积漏顶。支护示意图如图2。

图2 支护示意图

3 通风管理

1) 在所有空巷密闭打开前,都必须制定措施,由通风区专业队伍施工。人员进入空巷内施工维护巷道时,可在巷内进入小风机,保证作业地点的通风安全。

2) 若出现风流短路情况(如图1中JN段),在空巷内维护完毕后,两巷空巷口必须密闭,防止风流短路而引起的工作面风流不足。

3) 通风部分应定期观测工作面风量等漏风情况。

4 回采实践

4.1 空巷支护

工作面回采之前,提前空巷揭露30 m,将空巷内按照措施要求支护好。在回采过程中,巷内的单体液压支柱回收率达到了100%。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坑木复用率达到了48.7%。另外,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杜绝了顶板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安全生产。

4.2 伪斜开采

推进至接近于与工作面平行的小煤窑空巷时,可适当增加工作面前半部或者后半部的推进,使得工作面与空巷相交方式为斜交,最大程度地减少工作面与空巷的暴露面积。如图1中OP段,尽量加大工作面后半部(机尾)的推进力度,使得工作面交替进入应力区。

但是,此类方法一定要在保证工作面前、后溜子搭接正常的情况下进行。

4.3 矿压分析

根据矿压在线观测数据分析,过空巷期间,顶板压力活动较稳定。工作面通过CG、RL段时,顶板来压较为明显,周期来压提前,支架压力表局部达到35 MPa。在此范围内,工作面顶煤少放或者不放,以缓解顶板来压。

另外,空巷位置局部出现过漏顶情况,采取工作面人工勾顶措施后,支架顺利通过。

5 结束语

以往过空巷时,因重视不够,空巷内没有及时维护,且未探明空巷情况。工作面推进时,受到采动影响,空巷内一般均已冒落,给工作面的正常推进带来极大的困难。资料显示,2009年,柳湾矿三盘区某面遇同类空巷推进过程,平均1个月推进度仅为45 m左右,而现在的231127综放工作面平均推进度达到70 m左右。据统计,该面维护空巷共计使用坑木198方、左旋螺纹锚杆1 800余根及配套树脂、锚索使用约450 m。

根据小煤矿破坏区范围(走向196 m),储量分析为,破坏范围回采储量=工作面长度×破坏范围走向长×煤层厚度×容重×回收率=160×196×4.9×1.4×85%=182 860.16 t,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木垛煤窑空巷
摄影作品欣赏
综采工作面过空巷技术研究与应用
含添加剂细水雾灭A类火实验研究
倦雨空巷
木垛里长出灵芝
借势
红土地上的黑色较量——永顺县万坪镇关闭非法小煤窑整治行动侧记
意会
综放工作面过特殊地质构造经验技术浅析
望田煤业旧采区域内遗留空巷稳定性的数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