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你窗外的幽灵信使》认知隐喻浅析

2018-01-31 16:59何蕙妤
青年文学家 2018年5期

何蕙妤

摘 要:文章以《你窗外的幽灵信使》微型小说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爱是记忆、人是风筝、生存状态是地点三个隐喻进行解读,旨在加强人们对认知隐喻和小说内涵表达之间的关联,深化人们对这篇微型小说的理解。

关键词:微型小说;《你窗外的幽灵信使》;认知隐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5--01

认知隐喻理论主要是说人类思维的发展都具有隐喻的特点,具体分为基本隐喻和复合隐喻两种。伴随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深化发展,认知隐喻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文学创作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能够让人们在阅读的时候更好的理解阅读内涵和主旨,获得更为丰富的阅读感受,文章主要结合认知理论的内容,浅析微型小说《你窗外的幽灵信使》,旨在了解更多作品创造手法,深化阅读,培养思维能力。

一、认知隐喻理论概述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认知和语言不是凭空产生的,具有一定的生理和物理基础,和人们的实际生活、现实世界存在密切的关联。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思想是思维和语言的身体化。在认知语言学理论,隐喻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是一个语言表达问题,且表达具有相似性的特点。认知隐喻理论强调隐喻是人类思维的最重要的特征,人类现实世界中的时间、因果关系、概念、自我、道德等都是需要通过隐喻来表现的。在具有内涵的微型小说中,认知隐喻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和解读世界的新视角,借助隐喻能够表达隐喻概念本身,进而为人类认知活动规律的探索提供重要支持。

二、微型小说《你窗外的幽灵信使》概述

微型小说《你窗外的幽灵信使》是罗杰斯奇幻小说经典之作,借助现实和科幻创作结合的方式描述了一个生来就已经失去的新生婴儿在人间不用吃喝的活了六年,在一次被学生同学当成风筝放飞之后飘散到阴间,在阴间被死人询问自己在阳间孩子、家人的生活情况,长此以往,这个失去的婴儿成为阴阳两界传递爱的重要信使,在阴阳间为更多爱的人送去信息。

三、微型小说《你窗外的幽靈信使》认知隐喻浅析

(一)“人物的生存状态是地点”的认知隐喻

“人物的生存状态是地点”是整篇小说进展的重要贯穿点,对小说的布局安排、人物塑造、情节推动、主题展现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引导我阅读小说。在小说中,生和死通过空间的转换来表现。微型小说《你窗外的幽灵信使》中一共出现了两个地点,一个是阳间、一个是阴间,死去的婴儿在这两个地点自由活动。在小说文中,生死通过场所的转变来体现,生和死这样超脱的问题被转变为能够看见、能够摸到的场所。《你窗外的幽灵信使》创作中通过这样的隐喻将整个小说的创作背景展现出来,给人以荒诞的感觉,同时也使得文章的语篇变得连贯,为接下来故事情节的发展做好了铺垫。

(二)“人是风筝”的认知隐喻

“人是风筝”这一隐喻深刻贯穿在整个微型小说中,对小说语篇的连接和情节的顺畅做好了铺垫。在微型小说《你窗外的幽灵信使》小说中一共出现了三种人物,分别是人间活着的人、阴间死去的人和能够在阴阳间自由穿梭的死去的孩子。能够在阴阳间自由穿梭的死去的孩子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根据主人公所在的环境、地点和精神状态由此产生了关于这一形象的一系列联想。在微型小说《你窗外的幽灵信使》中将作者将失去的孩子隐喻成风筝,他的行为特点具有风筝的特点——自由、随意,且在情感上是死去的人和在世的人之间的交流。将死去的孩子隐喻成风筝,通过风筝来传达不同场地人的思想情感,这种隐喻使得风筝这个意象变得生动、形象、鲜活,增强了整篇小说的画面感。小说中和“死去孩子”有关的联想如表一所示。

(三)“爱是记忆”的认知隐喻

“爱是隐喻”也是这篇小说中常见的隐喻,在小说中,不管是在阴间还是在阳间,爱都是一种重要的记忆,是人和人之间情感的寄托,是可以超越时间、超越地点的,而爱的维系则是需要通过记忆来实现。在小说中,爱不是狭义的男女爱情,而是涵盖了亲情、友情、爱情等范围的更为广博的爱,体现了小说对爱的弘扬和歌颂。

在小说中,阴间中的人是一群失去记忆的群体,他们不记得自己很多事情,不记得自己的名字,但是仍然记得自己曾经在人间的亲人以及亲人的名字。这份记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爱的维系,而这种爱是可以超越时空限制进行传达的。隐喻具有一种亲和的功能,不管是对活着的人还是对已经死去的人,爱都是一种长远的记忆,不会随着生命的消逝而消散。“爱是记忆”这一隐喻也是整篇微型小说的主旨,通过隐喻的强调有效升华了小说的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微型小说《你窗外的幽灵信使》中,不同的隐喻构建了一个连续的语篇,给人带来了一个魔幻、趣味、哲理并存的故事,对微型小说《你窗外的幽灵信使》的认知隐喻解读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小说内涵,同时获得一种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张立华. 微型小说《你窗外的幽灵信使》认知隐喻解读[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1):38-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