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做法和成效

2018-02-01 15:32郑梅强何彦立
中国水土保持 2018年7期
关键词:数据录入会宁县项目区

郑梅强,何彦立

(会宁县水土保持工作管理总站,甘肃 会宁 730700)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境内山大沟深,加之处于森林草原向荒漠化草原过渡的自然植被带,植被稀少,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强度高,是甘肃省乃至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区之一。全县水土流失面积6 155.05 km2,占总面积6 439 km2的95.59%。为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监测,会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积极争取实施水土流失治理项目,认真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开拓思路、统筹谋划,以信息化建设引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先后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中央预算内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和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07亿元,完成综合治理面积219.1 km2,实现了以“图斑—小流域—项目片区—项目县”为主线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确保了每条小流域在治理过程中逐图斑实施,各类措施逐图斑落实,有力促进了全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 信息化建设成效

水土保持信息化是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决策部署的主要措施,也是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的有效途径。按照国家和省、市水利部门的要求,会宁县坚持把抓好数据录入工作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全力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并依托信息化建设,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为基础,通过摸索和钻研,初步实现了以信息化服务水土保持基础工作。

(1)抓数据入库,实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精细化管理。2015年水利部安排部署开展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后,会宁县抓住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机遇,以数据入库工作为抓手,开始了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了2011—2017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中央预算内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和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数据录入工作,共录入项目实施片区17个,实施图斑1 450个、小流域21条,矢量化图斑2 402个、基本信息3 583条、基本数据2万余个,实施的每项措施在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中全部由矢量化图斑反映,从项目前期工作到检查验收做到了数据录入全面完整,真正实现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精细化管理。

(2)抓规范设计,实现规划设计和数据录入同时进行、一次实现。为加快数据录入速度,会宁县努力做到一个结合,即项目前期规划设计与信息系统建设相结合。在新建项目规划设计中,为进一步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技术人员采用导入shp格式文件和rm文件的方式进行录入,确保了数据入库的快捷性。首先,在ArcGIS软件中加载Imagery文件或者航拍图,对选定项目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解译,初步对项目区的土地类型进行划分,绘制出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其次,对初步绘制好的现状图进行现场实地查勘复核,并通过与项目区群众沟通协商,按照 “集中连片建设、规模治理、整流域推进”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对位配置各类治理措施,打破地界、村界、组界,逐点逐块落实,并注重“五个结合”,即工程建设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开发、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充分考虑当地产业优势和地形地貌特点,突出发展主题,以梯田建设为重点,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做到了现状复核与措施布设同时进行,切实做到规划一次搞好、措施一次到位、质量一次达标、流失一次控制,确保“治理一片,成功一片,见效一片”;最后,根据外业复核情况,对土地利用现状划分进行调整,对各项措施进行总体布设,完成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置图,做到了工程布设图和数据入库同时进行、一次性实现。

(3)抓信息监管,实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初级监测。在日常监测中,会宁县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在制图软件中加载更新后的遥感影像,与设计图进行对比,监测和评价项目实施与完成情况、各项措施成果保存情况、工程完好程度及措施体系布设情况等,初步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进行监管。

2 主要做法和经验

信息化建设以来,会宁县委、县政府和业务部门按照信息化建设的“数据标准化、业务统一化、管理一体化”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以数据录入为重点,认真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1)强化组织管理,靠实工作责任。全力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责任落实是关键。会宁县及时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为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会宁县水务局把水土保持重点治理示范县数据入库工作作为相关人员年度考核的一项指标纳入年终考核,做到了人人肩上有压力,个个身上有责任,营造了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良好局面。数据录入工作全面完成后,确定专人负责管理信息系统的填报工作,责任到人,杜绝了非法操作、泄密等事件的发生,确保了信息系统安全。

(2)破除资金瓶颈,提升工作能力。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会宁县在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把破除资金瓶颈作为推动信息化进程的有效方式来抓。一方面,根据管理信息系统要求,及时配置满足系统运行的软硬件设备,确保软硬件达标。另一方面,采取业务专题培训和在岗锻炼提高相结合的形式,安排领悟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多次参加国家和省级组织的专业培训,掌握数据入库相关技术,同时在数据录入过程中安排受过培训的人员指导其他工作人员,争取多人掌握技术,真正实现岗位练兵的目的,既满足了数据录入的需要,又为信息化建设储备了人才,节约了资金,提升了工作能力。

(3)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在2015年被确定为国家综合治理项目管理示范县后,会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见实见效。但要在一没技术、二没资金的基础上,短期内完成2010年以来所有数据的入库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加之2013年以前项目的图斑没有矢量化,无法直接录入系统,进一步增加了数据入库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因此,技术人员转变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将图斑重新矢量化进行录入。特别是在新建项目的前期规划工作中,将影像图加载在制图软件中,在室内初步对项目区的土地类型进行划分,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再到现场对绘制的现状图进行实地复核,根据外业复核情况,对土地利用现状划分结果进行调整,对各项措施进行总体布设,最终完成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置图,大大减少了外业工作量,提高了规划精准度和工作效率,加快了数据录入的速度,真正做到了信息化建设引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

3 思考和建议

自应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以来,会宁县将实施的水土保持项目全部录入信息系统管理,初步实现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的系统化、精细化管理。但由于管理系统不完善、界面底图影像更新慢,因此在县级层面仍然存在使用困难。对此,建议将管理系统中新建项目区的遥感影像每季度更新一次,这样不仅国家和省级层面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科学、快速地获取、分析水土保持数据,提供直观的信息资源支撑和决策环境,而且县级层面也可以在系统中掌握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情况和建设进度,并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工程验收,真正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精细化监管。

猜你喜欢
数据录入会宁县项目区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基于SPSS软件在市场调研中的数据录入方法
面向海外数据库的一种通用数据录入方法的研究
“开心农场”进校园——会宁县小学劳动教育见闻
更正启事
浅谈会宁县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
基于SPSS软件在市场调研中的数据录入方法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宝鸡峡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
母乳喂养及产科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