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改善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及护理质量的分析

2018-02-01 02:48郭飞飞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长沙410013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龄优质依从性

郭飞飞(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长沙410013)

慢性心力衰竭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该病临床症状较复杂,是各类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临床中患者发病反复,降低了生活质量,增高了死亡率[1⁃2]。高龄患者由于生理机能较差,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更加重疾病的严重性,且对疾病的认知及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2]。临床中针对此类患者护理需特别注意,本次研究针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纳入标准:(1)年龄大于或等于75岁;(2)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的心力衰竭诊断标准[1],心功能Ⅱ~Ⅲ级;(3)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脑卒中后遗症患者;(2)患者依从性较低;(3)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5例。对照组中男 19例,女 16例;平均年龄为(80.12±4.82)岁;平均病程(3.39±0.41)年。干预组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81.01±4.18)岁;平均病程(3.41±0.3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措施为在患者入院时嘱咐患者相关注意事项,让患者戒烟、戒酒,注意饮食,让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饮食护理:让患者摄取足够的维生素等,少油、少盐,不喝碳酸饮料,控制饮水量在1 500~2 000 mL,定期检测水电解质。(2)运动干预: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避免过度运动,若为重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则要求卧床,根据患者的心功能咨询医生选择适宜的运动。(3)心理护理:患者在入院时告知患者疾病的原因、治疗等事项,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辅导,以温和安慰的语气与患者交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建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4)用药护理:告知患者定期服药的重要性,并定期嘱咐患者根据医嘱服药,按照患者的合并疾病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若患者未定期定量服药,及时报告医生并与患者进行交流,告知患者未按时按量服药的危害。(5)出院指导:制定简单易懂的健康手册在患者出院时发放给患者及家属,手册内容包括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服用方法及服用周期,介绍简单的运动方式,饮食指导等。

1.2.2 观察指标 在出院前检测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定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3],该量表包括8个身体领域条目、5个情绪条目及8个其他领域的条目,分数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差。对比两组疾病知识掌握较好、依从性高和护理满意度良好的人数。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在干预前两组患者的LVEF、6min步行距离及MLHF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干预后的 LVEF、6 min步行距离及MLHFQ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干预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再入院人数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疾病知识掌握较好、依从性高及护理满意度良好的人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疾病知识掌握较好、依从性高及护理满意度良好的人数较对照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n(%)]

3 讨 论

3.1 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指标 临床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收缩力出现障碍,心排出量减少,不能满足患者的机体代谢。因此,临床中常见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病情反复及延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4⁃5]。有研究表明,年龄在75岁以上的老年人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加之高龄人的脏器储备功能下降,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较高[6⁃7]。因此,针对高龄心力衰竭患者选择合适有效的护理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根据2010年卫生部发布的《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等文件要求,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行优质护理。黄敬等[8]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结果表明,优质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本研究中干预组采用优质护理后,结果表明,干预组临床指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9]。猜测原因为优质护理从心理护理、服药指导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的不良心理,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较为明显,疗效较佳。

3.2 优质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 我国目前尚未形成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管理模式,其原因为医疗资源不足,导致患者住院困难,患者医疗认知较少,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因此导致治疗及干预不及时。朱崧毓等[10]针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建立了专门的护理干预小组,从心理、饮食和行为等方面进行干预,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较好,护理质量较高。本研究中干预组采用优质护理,从多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因此干预组疾病知识掌握较好的人数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必要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能树立患者积极治疗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依从性高的人数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其身心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了临床疗效,因此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由此证明了优质护理在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运用的效果。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运用于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护患关系有重要作用。

[1]刘辉,郑豫珍,杨丽萍,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061⁃1066.

[2]ZUREK M,MAEDER MT,RICKLI H,et al.Differential prognostic im⁃pactof resting heart rate in older compared with younger patients with⁃chronic heart failure⁃⁃insights from TIME⁃CHF[J].J Card Fail,2015,21(4):347⁃354.

[3]王宁,刘翠,刘敏,等.D型人格及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5,24(2):142⁃145.

[4]TSCHOPE C,MESSROGHLI D,SCHONRATH F,et al.Treatment of chronicheart failure:What′s not(yet)in the guidelines[J].Dtsch Med Wochenschr,2015,140(6):406⁃412.

[5]TRAYNOR K.Combination product approved for chronic heart failure[J].Am J Health Syst Pharm,2015,72(16):1340⁃1342.

[6]PAGE K.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chronic heart failure care:a consen⁃sus statement[J].Med J Aust,2015,202(7):361.

[7]MOHAMMADZADEH N,SAFDARI R.Chronic heart failure follow⁃up management based on agent technology[J].Healthc Inform Res,2015,21(4):307⁃314.

[8]黄敬,邓琪.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7):87⁃88.

[9]毛竹青.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14(5):105⁃106.

[10]朱崧毓,栾嵩.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3):1777⁃1779.

猜你喜欢
高龄优质依从性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30例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