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研究

2018-02-01 05:21霍晓丽
创新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

霍晓丽

摘 要:本文通过对河南省高校在2015—2017年度省科技进步奖、省级科研机构立项建设、职务发明专利授权等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对当前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科技进步奖;科研平台;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11-61-4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11.016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enan Province

Huo Xiaoli

(Jiaozuo University, Jiaozuo Henan 454003)

Aba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wards, projects establish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provinci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service invention patent authorization and other data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enan Province from 2015 to 2017, based on that,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ward;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在創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下,从国家到地方都在不断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而高校作为区域创新的动力资源,推动高校科技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对助力河南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将具有很好的促进和帮助[1]。本文通过对2015—2017年河南省高校在省科技进步奖,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河南省院士工作站等省级研究机构立项建设及河南省职务发明专利授权等数据进行搜集、汇总和分析,了解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1 2015—2017年河南省高校获省科技进步奖、省级研究机构立项建设和职务发明授权专利数据统计情况

1.1 2015—2017年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省内高校主持或参与完成成果获奖情况

2017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授奖总数为329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124项、三等奖191项。其中,高校主持成果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高校与企业合作成果获奖2项、高校与研究院所合作获奖2项),二等奖48项(高校与企业合作成果获奖16项、高校与研究院所合作获奖6项、高校独立获奖26项),三等奖71项(高校与企业合作成果获奖23项、高校与研究院所合作获奖11项、高校独立获奖37项);企业主持与省内高校合作成果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省内研究院所主持与省内高校合作成果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2016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授奖总数为336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127项、三等奖192项。其中,高校主持成果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高校与企业合作成果获奖4项、高校独立获奖1项)、二等奖39项(高校与企业合作成果获奖6项、高校与研究院所合作获奖7项、高校独立获奖26项)、三等奖55项(高校与企业合作成果获奖16项、高校与研究院所合作获奖5项、高校独立获奖34项);企业主持与省内高校合作成果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8项;省内研究院所主持与省内高校合作成果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

2015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授奖总数为337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125项、三等奖200项。其中高校主持成果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高校与企业合作成果获奖1项)、二等奖38项(高校与企业合作成果获奖16项、高校与研究院所合作获奖2项、高校独立获奖20项)、三等奖52项(高校与企业合作成果获奖16项、高校与研究院所合作获奖2项、高校独立获奖34项);企业主持与省内高校合作成果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86项、三等奖11项;省内研究院所主持与省内高校合作成果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1.2 2015—2017年省级研究机构省内高校立项建设情况

1.2.1 院士工作站立项建设情况。2015年立项建设14家,其中以河南省高校为依托单位获批建设1家;2016年立项建设26家,其中以河南省高校为依托单位获批建设5家;2017年立项建设41家,其中以河南省高校为依托单位获批建设2家。

1.2.2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项建设情况。2015年全省立项建设156项,其中依托河南省高校获批立项建设22项;2016年全省立项建设166项,其中依托河南省高校获批立项建设31项;2017年全省立项建设214项,其中依托河南省高校获批立项建设36项。

1.2.3 省级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情况。2015年全省立项建设34项,其中河南省高校独立获批立项建设16项、高校与企业合作获批立项建设1项、高校与地方科研院所合作获批立项建设3项;2016年全省立项建设27项,其中河南省高校独立获批立项建设19项、高校与企业合作获批立项建设3项、高校与地方科研院所合作获批立项建设1项;2017年全省立项建设31项,其中河南省高校独立获批立项建设12项、高校与企业合作获批立项建设8项。

1.3 2015—2017年河南省省内高校职务发明专利授权情况

2017年度全省职务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为39 842项,其中省内高校职务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有8 732项,占21.9%;2016年度全省职务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为35 776项,其中省内高校职务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有8 105项,占22.7%;2015年度全省职务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为35 371项,其中省内高校职务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是6 135项,占17.3%。

2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分析

从2015—2017年全省高校在省科技进步奖获奖数据、建立省级科研机构数据和获得专利授权数量看,河南省高校在河南省科技创新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觑,为河南省科技创新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总体上河南省高校与区域科技创新的融合还存在很多问题。

2.1 与企业合作不够紧密

从近三年省科技进步奖授奖和省级科研平台立项建设数据上看,2015—2017年共立项建设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709项,而高校与企业合作立项建设仅有12项,占总建设立项数量的1.7%;2015—2017年河南省共评出省科技进步奖1 002项,高校与企业合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共156项,占总奖数的15.6%。高校与企业在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紧密度还有待提高,科技资源的共享及校企合作的深度还有待加强。

2.2 与科研院所合作不够紧密

2015—2017年河南省高校与省内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的省级科研平台4项,占总建设立项数量的0.6%;2015—2017年河南省共评出省科技进步奖1 002项,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共58项,占总奖数的5.8%。高校与省内科研院所在科研合作的发展上还有待加强,在科技资源共享利益最大化方面还有待深入合作。

2.3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2015—2017年河南省科技进步奖获奖中,省内高校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共10项,占一等奖总数(43项)的23.3%;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25项,占二等奖总数(376项)的33.2%;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78项,占三等奖总数(583项)的30.5%。但获奖成果主要偏重在农业、传统工业的研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研究成果获奖甚少,对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还不能形成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引导;而且,目前河南省高校在全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排名上还处于中下游水平,在科技创新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影响力。

3 提高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3.1 完善高校与企业协同发展的配套政策和推进机制

目前,政府在引导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宏观上对地方高校创新发展、服务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给予了相应的指导,但有关具体支持地方高校创新发展和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还不到位。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完善的引导政策[2-3]。

一是要通过完善财政税收政策、教育投资优惠政策、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等手段,设计责、权、利明晰的校企合作法律法规,调动企业、行业参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推动校企产教融合的深入开展。

二是在横向技术服务合作、成果转化方面,应制定更为完善的鼓励引导措施,提升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人的受益率,推动高校高层次人才能够深入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和技术攻关,真正实现高校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4-5]。

三是政府在统筹规划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要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政策性扶持,鼓励高校关注新兴产业发展动向,主动与新兴产业对接。政府要加强对区域内高校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鼓励院校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开设相关专业,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储备。对于急需而又紧缺的新兴产业人才,政府应扶持具有相关技术基础和产业背景的高校开办示范专业,甚至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趋势,提前试点开设相应专业,为未来3~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奠定基础。

3.2 凝聚优秀人才,提升高校自身科研水平

高层次人才是科技创新发展的主体,也是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高校要结合学校学科发展优势和国家高新产业发展趋势及地方产业发展方向,凝聚优秀的科研人才队伍,提升高校自身科技创新水平。通过外引、内培模式,将领先的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关键领域研究与技术产业化、领军人才引进与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实现高校自身科研能力水平的提升。一是要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打造优秀的科研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筑巢引凤,引进人才;二是要提升现有教师团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加大教师培养力度,结合学校现有条件,推动教师学历进修、职称提升,实现教师科研技术水平的提升;三是要加大学校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以项目为载体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邀请或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来校进行科研工作或技术指导,推动科技能力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研究的突破,助力学校科研发展。

3.3 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打造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平台

高校要加强与区域产业、科研院所的联系,要借助各方优势资源搭建科研平台。一是要推动高校与地方知名企业、研究院所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加强高校与地方企业和研究院所的联系,实现技术联合攻关;二是突出高校科研纽带的作用,加强高校与区域产业的联系,搭建产业技术联盟,实现高校与区域产业的互动。通过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使合作各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形成科研攻坚合力,互惠互利,不但能够推动地方高校的快速发展,提升服务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能力,而且能够提升企業研发人员的持续创新能力,构筑企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快速提升企业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可持续的创新能力,成为引领行业产业的技术源和创新源[6]。

3.4 加强政策引导,提升教师科研积极性

地方高校要结合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实际,构建多层次、多体系的管理体系。

3.4.1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在教师职称评审、科研考核中,要分门别类地对科研成果进行规范的评价。在基础研究方面,要鼓励学科的交叉、联合和流动,强化高层次论文的导向作用,鼓励教师在本学科领域的顶尖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的论文,提高教师基础理论研究能力。在应用研究方面,鼓励教师面向实际应用与企业开展技术联合攻关,鼓励科研人员申请发明专利,开展发明专利的许可应用或转让推广[7]。

3.4.2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随着国家、省、市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的出台,学校要结合实际,出台详细、可行的实施办法,调动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为地方产业发展添加动力。

3.4.3 完善校企高層次科技人才的互动交流机制。高校要积极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提升教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能力,实现教师科研应用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要让企业、行业高端科技人才走进来,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实现“产学研融合、专业对接、课程衔接”,加大校企产学研合作力度,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育人环境。

4 结语

高校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发展的主体,也是驱动区域科技创新的动力之源,合理开发高校科技创新资源,调动高校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不但能够加快高校的发展速度,而且能够快速有效地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燕.高校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与措施[J].中国高校科技,2014(10):137-139.

[2] 刘健.地方本科高校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考[J].三明学院学报,2016(2):1-5.

[3] 陈妍.高校科技信息资源开发与合作共享[J].中国高校科技,2014(11):52-54.

[4] 吴霞,程艳霞.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科技人才储备的对策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3(18):130-134.

[5] 章晓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2):123-125.

[6] 李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体系与孵化机制构建[J].发展研究,2014(1):104-108.

[7] 刘云朋,赵锋,司国斌.地方高校与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路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创新科技,2018(7):16-18.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
农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路径探析
河北省对接京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研究
协同发展视角下的黑龙江省民办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教学
农业投资的要点及其保障措施
浅谈区域发展协同机制的构建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探讨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智能电网技术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