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压疮的研究进展*

2018-02-02 02:58王海波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3期
关键词:褥疮清创压疮

王 宇 王海波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性缺血和缺氧而导致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1]。压疮多发生于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压疮的病理表现为皮肤软组织的缺血、缺氧及坏死。压力引起组织学改变,导致氧气运输不畅,使组织发生低氧或缺氧,其光镜下典型表现可见胶原纤维断裂或坏死、脂肪细胞坏死、血管内充血或破裂出血、表皮与真皮出现脱离,表皮-真皮交界处有明显裂隙等不可逆性损伤[2]。

我国传统医学称压疮为“席疮”,清代邹岳所著《外科真诠》载“席疮乃久病着床之人,挨擦磨破而成,上而背脊,下而尾闾”,已经对压疮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

1 压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1.1 中西医结合外用药疗法

压疮一般都是因为护理不当导致的较大面积溃疡,容易出现脓性分泌物甚至坏死,西医外用药治疗给予抗生素类药物抑制局部细菌增生为主,同时保证创面的清洁,给创面提供一个良好的修复环境。中医学认为压疮是久病卧床,气血瘀滞,血脉不通,肌肤失养所致。故多用补益气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收敛透脓及去腐生肌的药物来治疗。魏淑萍[3]对60例压疮病例进行分析研究,对照组单纯应用西医进行治疗,适量阿莫西林粉撒于患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生肌散,观察两组疗效,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陈英华等[4]对1例巨大压疮患者给予全身营养支持,局部碘伏消毒,珍珠粉涂于创面,并给予压疮基础护理;鲁晓玲等[5]将102例溃疡期压疮患者随机分成46例对照组和56例治疗组,对照组进行清创换药,治疗组庆大霉素冲洗+中药三黄外敷,其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3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2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1.74%;王慧平等[6]将压疮患者分期,运用不同治疗方法,西医给予清创消毒,外用中药给予活血化瘀、去腐生肌,收效显著。

1.2 物理疗法

物理治疗是指运用各种物理因子进行干预,以纠正临床症状及体征[7]。通过物理治疗相关刺激创面和周围组织以改善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或是部分温热效应以有类似于抗生素的抑菌抗炎的作用。孙秋红[8]对27例压疮患者采用特定电磁波谱局部照射配合纤连蛋白皮肤抑菌剂局部喷涂的方法进行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副作用小及疗效好;王淑珍等[9]将166例压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红外线理疗、洗必泰外用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组方敷贴,治疗后两组压疮均明显好转,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压疮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仲霄鹏等[10]研制出一种新型可伸缩封闭负压吸引装置用于治疗较深度压疮。

1.3 其他中西医结合疗法

徐立金等[11]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压疮创面双氧水、生理盐水彻底清创,合并感染患者静脉给予抗生素,辅助肢体锻炼,同时给予创面定痛生肌散外敷,必要时联合西医手术治疗,治愈33例(占91.67%);好转2例(占0.56%);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22%,平均治愈时间25 d;万正英[12]对30例住院压疮患者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治疗,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连续治疗和护理30 d后,结果显示:治愈8例,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王凤云等[13]对6例中风伴压疮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法,给予伤口清创和无菌消毒,中医以活血生肌、理疗及按摩康复为基础,指导相关护理,取得了良好疗效;邓菊秀[14]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进行压疮护理理论,西医治疗给予患者全身的营养支持,中医治疗则以清热、活血化瘀等为主,同时采用红外线治疗仪则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炎、增强患者细胞功能、维持以及疮面干燥;周志虹等[15]对17例住院压疮患者给予压疮创面常规手术清创,然后与负压引流器相接,4~7 d后再次清创、更换负压引流装置,直至创面愈合或手术植皮,同时配合中医辨证施护,根据不同证型给予不同方剂,取得良好疗效;刘建通等[16]将68例压疮患者中的对照组进行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疼痛度、创口愈合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平均治疗费用。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愈合时间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压疮,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度,缩短病程。杨军晶等[17]采取中西医联合的方法,配合支持疗法,使1例特大面积压疮,按外科无菌操作要求给予创口彻底清创,切除坏死的黑痂和黑痂下的坏死组织和脓液,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后,用雷夫奴尔溶液纱条引流,当渗出液较少时,而炎症还没有完全控制时,可用阿莫西林粉末加白糖面撒在创面上;当炎症基本控制,无渗液时,用鱼肝油纱布敷在创面上,用红外线照射,采用暴露疗法,将三黄液喷洒创面,同时用红外线照射,最后创面开始结痂,结痂脱落创面痊愈;王宏平等[18]通过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愈10例Ⅲ度压疮患者,对压疮患者给予局部清除坏死组织、抗感染、促肉芽组织生长、促表皮生长4个方面着手,生肌散的局部喷撒和汤药的辨证调理为治疗的最主要环节,最后疮面被表皮全部覆盖,10例患者全部康复,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Ⅲ度压疮安全、有效且成本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张洁[19]研究报道,在研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抗感染,定时翻身,按摩治疗,观察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制中药压疮散外用,输注活血化瘀中成药针剂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6%。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压疮,减少西医副作用,促进创面愈合。杨建华等[20]对72例压疮及各种原因造成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根据整体及创面情况给予抗感染、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控制血糖等治疗,分次清创要求充分减张引流,均用“疮疡灵”粉剂行创面治疗。72例创面全部愈合,愈合时间40~97 d,平均愈合时间40~97 d,无严重并发症出现。

2 压疮的中医预防

随着医疗技术及循证医学的发展,中医理念及治法越发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符晓晖等[21]利用中医循证护理方案,针对脑卒中瘫痪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发现此方案能明显降低压疮发生率,改善压疮发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刘玲玲[22]利用中医“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患者个性化护理,利用中药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药物擦拭、垫高压疮高危部位,其统计结果发现,中医护理方案能明显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3 展望

针对压疮患者的临床特点,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运用中医或西医更安全和有效,可加快患者压疮的愈合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压疮的治疗方法很多,且药物繁杂,压疮大多通过外治法治疗,几乎无内服的特效药,外治法以及手术已然成为主流。现有的大部分中西医结合治疗压疮的方案是以中医的补益气血,活血祛瘀生新,不仅着重于整体治疗,也重视局部;西医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同时改善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和基础护理。

然而,压疮的治疗研究不够系统,缺少大样本的系统观察及疗效评价。研究只是停留在治疗和护理层面,对于压疮的诊断标准、证型分期及疗效标准需要进一步规范。同时压疮的治疗应该体现出“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制宜”,为患者找到最适合的、疗效理想的治疗方案。

压疮的预防及治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认知程度,护理技巧及方案,病情评估,患者一般状态等。在临床工作中,正确评估患者,选择正确的创面处理程序,适宜的创面敷料等均可影响创面愈合。中医认为,压疮发生早期机体正气充足,以“热”“瘀”“湿”等邪实为主,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腐臭、多脓水;压疮后期以正气不足为主,祛邪无力,局部创面恢复缓慢。临床治疗中,应根据其中医辩证规律进行随症变方用药。

在选择创面敷料及药物的文献整理中,发现中医对治疗压疮有较大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会成为今后治疗压疮的趋势。揭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压疮是今后继续思考与研究的方向,还应不断挖掘和创新治疗方法,通过临床不断总结,提出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将成为治疗压疮的研究方向,并在临床上不断摸索总结,为患者解决病痛。

[1]Sibbald RG,Goodman L,Norton L,et al.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ssure ulcers[J].Skin Therapy Letter,2012,17(8):4-7.

[2]陈泽群,郝岱峰,冯光,等.小型猪皮肤压疮模型的建立及其皮肤病理分析[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6,11(6):422-427.

[3]魏淑萍.中西医结合治疗褥疮的疗效与家庭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6,4(4):186-187.

[4]陈英华,林丽芳,吴洁兰.1例珍珠粉治疗大面积重度褥疮[J].医药前沿,2014(32):321.

[5]鲁晓玲,郝健.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期褥疮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医,2008,27(5):78-封3.

[6]王慧平,张瑞.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压疮的治疗与护理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7,35(1):26-28.

[7]钟春新,罗秋兰.物理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8):807.

[8]孙秋红.TDP配合纤连蛋白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146-147.

[9]王淑珍,张丽琴,苏艳梅.中西医结合治疗压疮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5):2792-2793.

[10]仲霄鹏,吴彩风,刘明明,等.新型可伸缩封闭负压吸引装置在深度压疮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5):25-27.

[11]徐立金,李伟,朱时飞.定痛生肌散联合西医治疗褥疮3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6):99-100.

[12]万正英.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褥疮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7):117-118.

[13]王凤云,刘莹.中风伴褥疮6例中医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4):203-205.

[14]邓菊秀.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褥疮[J].湖北中医杂志,2016,38(4):58-59.

[15]周志虹,张孝静.封闭负压引流在褥疮患者中的应用与中西医结合护理[J].浙江中医大学学报,2012,36(6):732-733.

[16]刘建通,庞华,高洪波,等.康复新液配合西药治疗Ⅲ~Ⅳ度褥疮34例[J].山西中医,2013,34(3):319-320.

[17]杨军晶,张钰,张翠茹.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特大面积褥疮的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31(2):191-192.

[18]王宏平,杨建林,王丽.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愈III度褥疮10例疗效体会[J].甘肃医药,2013,32(6):459-460.

[19]张洁.中西医结合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3):54-55.

[20]杨建华,陈原,杜玉英,等.手术清疮结合疮疡灵治疗褥疮及皮肤软组织缺损7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5(2):191-192.

[21]符晓晖,李声平.中医循证护理在预防脑卒中瘫痪患者难免性压疮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8):1731-1733.

[22]刘玲玲.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医护理方案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5):175,177.

猜你喜欢
褥疮清创压疮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水动力清创系统在糖尿病足溃疡清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探讨医用液体敷料结合清创机清创治疗糖尿病足伤口的临床疗效
水动力清创系统的临床应用现状与进展
选用褥疮垫,视病情而定
蒙药嘎木朱尔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
昏迷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循证护理
质量持续改进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