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谷子品种(系)在平凉市旱地引种试验初报

2018-02-02 06:08祁双桂王宗胜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谷子减产生育期

杨 丽,刘 杰,祁双桂,王宗胜

(甘肃省平凉市农业科学院,甘肃 平凉 744000)

谷子(Setaria italic)属禾本科狗尾草属,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禾谷类作物,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广泛,主要种植区包括山西、河北、内蒙古、山东、陕西、甘肃等地[1]。谷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人体必需氨基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2-3]。在市场上,小米的价格比小麦、玉米高近两倍,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4-5]。在春旱严重的年份,谷子仅需少量雨水就可以出苗,并获得较好的产量,是干旱发生时受害程度最低的作物之一,被认为是应对未来水资源短缺的战略贮备作物[6-7]。谷子适合山地、丘陵区种植,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积极意义[8]。随着2008年谷子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谷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9]。平凉市位于陇东黄土高原,干旱是平凉及周边地区发生率最高的自然灾害[4,10]。谷子具有抗旱耐贫瘠的特点,是当地种植的主要杂粮作物,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平凉地区种植的谷子以品种陇谷11号为主,另外还有少量种植的其他品种。各种谷子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差异很大,但评价不同,谷子品种在平凉地区种植的农艺性状、产量的试验仍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试验比较了6个谷子品种在旱作无灌溉栽培条件下的农艺性状和产量,以期筛选出适合平凉地区种植的谷子品种,提高当地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参试谷子品种(系)共6个,包括9410-4-2-2-1、0412-1-2-1、0210-1-2-2、0412-4-5、029-5-5-3、0416-2-1-1-1和陇谷11号,其中陇谷11号为对照,供试谷子品种均由甘肃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提供。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平凉市泾川县高平镇,北纬35°46′,东经107°50′,海拔1 359 m。年平均气温8.5℃,年降水量570mm,年蒸发量1 130.9mm,无霜期175 d。属黄土高原沟壑旱作农业区,黑垆土,土壤肥力中等,均匀一致。试验地前茬为覆膜胡麻。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2 m2(4 m×3 m)。上年冬前采用机械深翻,翌年开春播种前结合浅耕施尿素225 kg/hm2、普通过磷酸钙750 kg/hm2、磷酸二铵75 kg/hm2。于2016年4月12日人工开沟溜籽播种,行宽16cm,25行/区。播深2~3cm,5月20日间苗,6月6日定苗,保苗45万株/hm2。田间四周设有保护行。全生育期中耕除草2次,生育期无追肥。观察记载物候期,9月19日收获,收获时按小区随机取样20株统计株型、工艺长度、千粒重和籽粒颜色等。各小区单脱、单晒、单储,按小区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以看出,在同一播种期下,7个谷子品种生育期为156~160 d。0412-4-5出苗较早,较陇谷11号(CK)早4 d;0412-1-2-1出苗期与陇谷11号(CK)一致,均为5月9日,其余品种(系)出苗期较陇谷11号(CK)晚1~4 d。抽穗期陇谷11号(CK)最早,其次为029-5-5-3,较陇谷11号(CK)晚 2 d; 0210-1-2-2较陇谷 11号(CK)晚8 d。

表1 参试谷子品种的物候期及生育期

2.2 主要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参试谷子品种株高以9410-4-2-2-1最高,为157.96cm,较陇谷11号(CK)高16.38cm;其次为0412-4-5,为157.92cm,较陇谷11号(CK)高16.34cm;0210-1-2-2最低,为138.37cm,较陇谷11号(CK)矮3.21cm;其余品种为140.03~155.40cm。穗长以0412-1-2-1最长,为29.70cm,较陇谷11号(CK)长10.72cm;其次是9410-4-2-2-1,为24.16cm,较陇谷11号(CK)长5.18cm;其余品种为21.35~21.48cm。穗粗以0416-2-1-1-1最高,为2.65cm,较陇谷11号(CK)高0.18cm;其次为0210-1-2-2,与陇谷11号(CK)一致,均为2.47cm;其余品种(系)为2.16~2.36cm,较陇谷11号(CK)减少0.11~0.31cm。株穗重以9410-4-2-2-1最高,为193.87 g,较陇谷11号(CK)重60.75 g;其次是0210-1-2-2,为171.69 g,较陇谷11号(CK)重38.57 g;其余品种(系)为117.25~149.55 g。株粒重以9410-4-2-2-1最重,为15.89 g,较陇谷11号(CK)重4.25 g;其次是0210-1-2-2,为 13.74 g,较陇谷 11号(CK)重 2.10 g;其余品种(系)为 10.87~13.32 g。出谷率以0412-1-2-1最高,为87.69%,较陇谷11号(CK)高5.26百分点;其次是0416-2-1-1-1,为84.04%,较陇谷11号(CK)高1.61百分点;其余品种(系)为71.23%~78.10%。千粒重以陇谷11号(CK)最高,为3.78 g,其余品种(系)为2.97~3.37 g,较陇谷11号(CK)降低0.41~0.81 g。籽粒颜色除0412-4-5为白色外,其余品种(系)均为黄色。株型除0412-1-2-1为披散外,其余品种(系)均为紧凑。幼苗色0412-4-5的茎、叶均为紫色;9410-4-2-2-1的茎紫色、叶浅绿色;其余品种(系)茎叶均为绿色或浅绿色。抗倒伏性9410-4-2-2-1、陇谷11号(CK)为强;0412-1-2-1、0210-1-2-2、029-5-5-3为中等;0412-4-5、0416-2-1-1-1为弱。

表2 参试谷子品种的主要性状

表3 参试谷子品种的产量

2.3 产量

由表3可以看出,参试谷子品种其余品种(系)的折合产量以9410-4-2-2-1最高,为6 850.0 kg/hm2,较陇谷11号(CK)增产575.0 kg/hm2,增产率9.17%。其余品种(系)均较陇谷11号(CK)减产,其中0412-1-2-1折合产量6 208.3 kg/hm2,较陇谷11号(CK)减产66.7 kg/hm2,减产率1.06%。0416-2-1-1-1折合产量5 833.3 kg/hm2,较陇谷11号(CK)减产7.04%。对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9410-4-2-2-1与陇谷 11号(CK)、0412-1-2-1之间差异显著,与其余品种(系)差异极显著;陇谷11号(CK)与0412-1-2-1、0416-2-1-1-1差异不显著,与0412-4-5、0210-1-2-2差异显著,与029-5-5-3之间差异极显著;0412-1-2-1与0416-2-1-1-1、0412-4-5差异不显著,与0210-1-2-2差异显著,与029-5-5-3差异极显著;0416-2-1-1-1、0412-4-5、0210-1-2-2、029-5-5-3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3 小结

在平凉旱作区,9410-4-2-2-1生育期适中,主要性状良好,抗倒伏性强;折合产量最高,为6 85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谷11号增产575.0 kg/hm2,增产率9.17%,增产显著。0412-1-2-1折合产量6 208.3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谷11号减产66.7 kg/hm2,减产率1.06%。0412-4-5为供试谷子品种(系)中唯一籽粒为白色的品种,茎秆和叶片均为紫色,成熟时穗为红色,穗长长,但株高较高,抗倒伏性弱,折合产量显著低于对照。

谷子品种的产量表现与穗长、穗粗、单株穗重、单株穗粒重和出谷率等产量构成因素密切相关,同时抗倒伏性能也直接影响谷子产量。综合比较6个谷子品种(系)在平凉种植的主要性状和产量表现,9410-4-2-2-1、0412-1-2-1性状优良、折合产量高,适合在平凉地区种植;0412-4-5具有特殊的籽粒颜色,采取合适的栽培措施改善抗倒伏性能,能够丰富当地谷子品种资源,可进一步试验种植。

[1]李顺国,刘 斐,刘 猛,等.我国谷子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5):531-535.

[2]刘敬科,张玉宗,刘莹莹,等.谷子蛋白组分分析研究[J]. 食品与机械,2014,30(6):39-42.

[3]李 伟.几种杂粮的药用及保健作用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1):88;90.

[4]王晓娟,祁旭升,王兴荣,等.甘肃省谷子地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6):129-133;153.

[5]宋 健,杨成元,冯耐红,等.谷子新品种晋汾02的选育[J]. 甘肃农业科技,2017(2):1-2.

[6]宋 慧,刘金荣,王素英,等.中国谷子优势布局和发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0):330-332.

[7]张 磊,何继红,董孔军,等.谷子新品种陇谷12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5(5):1-3.

[8]刘 猛,王艳青,李顺国,等.山区谷子产业发展模式选择与实验路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5(15):159-165.

[9]张 云,刘 斐,王慧军.谷子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新探[J]. 产经评论,2013(1):56-62.

[10]王 莺,王劲松,姚玉璧.甘肃省河东地区气象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 中国沙漠,2014(4):1115-1124.

猜你喜欢
谷子减产生育期
无人机洒药相邻藕塘减产 谁来担责?
大豆生育期组鉴定分组方法的比较研究
打谷子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预防“倒春寒”保证果树不减产
二铵减产 复合肥增产
晒谷子(外一首)
不同生育期遮荫淹水对烤烟形态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烤烟叶片生育期光合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