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强国战略视野下的青年思想研究

2018-02-02 20:07王晓丽
关键词:习近平

王晓丽

摘要: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立足强国战略,心系广大青年,在一系列重要讲话、评论、演讲、指示中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较集中地论述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责任、发展标准、培养工作等内容,建构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总体培养模式。

关键词: 习近平;强国战略;青年定位;青年发展;青年培养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7)06-0002-07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17.06.001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有担当,民族有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高度,以青年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重任为主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评论、演讲和指示,形成了习近平青年思想。

一、习近平青年思想形成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强起来”成为继“站起来”“富起来”之后中华民族的新时代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思想的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习近平青年思想应运而生。

(一)实现伟大梦想的伟大斗争需要广大青年开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也要面对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新风险和新阻力,进行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在新时代的斗争中,全党全国人民要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1]15-16伟大斗争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维护人民利益、投身改革创新、防范风险都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共同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广大青年有责任屹立在伟大斗争的核心地带。

(二)实现伟大梦想的伟大工程需要广大青年建设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1]16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黨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如影随形。党只有自身过硬,才能始终成为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此,我们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实现伟大梦想的征途中,党的伟大工程需要广大青年去完成,只有广大青年坚定和传播共产主义信仰,坚守和传递党的能量,伟大工程建设才能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继续走下去。

党的自身建设是关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青年是党的自身建设的传承力量,因而广大青年是国际意识形态领域争夺的焦点。只有青年群体对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认识清晰、坚决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才能顺利展开,全面小康社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完成。反之,苏联就是一个很好的反证。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社会主义大国,一夕之间四分五裂的根本原因就是对社会主义产生了动摇,对党的领导产生了动摇。正反两方面的实证表明:强化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国家就存在;弱化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国家就消亡。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党的领导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建筑的伟大工程,青年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肩负使命。

(三)实现伟大梦想的伟大事业需要广大青年担当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实现,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经过探索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完成了“站起来”和“富起来”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为了实现“强起来”的使命,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了中华民族自信和希望,这份自信和希望需要代代相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任务,这些任务要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7-29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这个战略安排的实现以青年为中坚力量,只有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才能更好地实现新时代发展战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完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追求的“中国梦”为总目标,以实现“强国梦”为时代目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目标的转变,社会主要矛盾、时代课题、总体布局、发展战略等都发生了转变,中国面临新的发展任务,全党全国人民面临新的时代责任和使命,广大青年也要勇于为时代赋予的伟大责任和使命奋斗,在谱写“中国梦”的壮丽史诗中实现“个人梦”。

二、青年的历史使命与当代“强国”责任

关注、关爱、关心青年的成长成才,习近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汲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内核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华,指明了广大青年的自身特点和时代责任。endprint

(一)青年的自身特点与群体定位

青年是介于少年与中年之间的一个群体,青年阶段是一个人在生理、心理、精神、能力等各方面达到人生发展峰值的阶段,所谓“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正是立足人生发展阶段来说明青年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从青年自身发展阶段的特点看,青年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群体。

年轻、单纯使青年成为富有朝气和梦想的群体。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听取了各领域优秀青年代表发言后指出:当代青年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自强不息的意志品格、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2],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群体。朝气蓬勃的青年充满了勇气和创造力。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关键时刻,广大青年都表现出促进民族国家发展的极大勇气和力量。广大青年不仅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而且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面对国家的大灾大难时,广大青年都能心系灾区、无私奉献、临危不惧、顽强拼搏,为抗震救灾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的历史在青年一代代的奋力拼搏中实现,未来在“强起来”的征途中青年的地位仍旧无可替代。除了勇气,青年人最具有创造力,具有敢为人先的精神。习近平指出:“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2]

年轻、敏感使青年成为时代的“晴雨表”。 青年在任何时代都是最先感知到时代变迁的群体、最先承担起历史使命的群体。习近平指出,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广大青年都会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时代的风向标、晴雨表。[3]近代在中华民族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以青年为主力军的“五四”运动开启了以马克思主义救中国的序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基本改造、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大青年投身市场经济大潮中去。特别是,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广大青年主动到中西部地区去支援落后地区建设,积极自主创业减轻国家就业压力。青年时时刻刻感受时代的需要,时时刻刻投身时代的需要。

青年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青年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由自发发展转变为自觉发展的关键期。对于人生理想,习近平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广大青年应该树立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信念,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青年。对于价值观,习近平强调青年时期价值观的形成十分重要,他用扣扣子来打比方,说价值观的确立就像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3]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

其次,从青年的群体定位看,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青年是祖國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把青年看作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从来都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2]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也是中俄友好事业的未来。”[4]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指出:“中国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欧洲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70

青年是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革命战争年代,广大青年满怀革命理想,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在新中国的广阔天地忘我劳动、艰苦创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广大青年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为祖国繁荣富强开拓奋进、锐意创新”[2],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

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承担者。中国梦的当代意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的实现。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6]18越是接近目标,就更需要广大青年勇担重担,为之奋斗,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广大青年将全过程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2]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二)青年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

习近平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强调,广大青年要在为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更应该是这样。“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3],“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2]

首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青年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20,青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政治意识要坚定,坚决听党的指挥、跟党走,把个人发展与党的领导紧密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相信广大青年。习近平指出:“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更浩瀚的天空,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各级领导干部要关注青年愿望、帮助青年发展、支持青年创业,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做青年工作的热心人。”[2]只有相信广大青年,才能使青年从情感上接受中国共产党,“愿意听党的话,愿意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endprint

中国共产党需要广大青年。青年是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障,为此“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2]。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上,从来都为广大青年的成长成才提供支持。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时,习近平指出要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铺平道路。一方面要坚决扫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其次,广大青年要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中,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自我价值实现是个人价值得到自我和社会的认可,沒有社会作为平台,个人价值没有实现的空间和条件。所以,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实现“个人梦”,是广大青年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正确选择。习近平指出:“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3]

同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广大青年的“个人梦”也要从踏实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起。习近平讲,“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梦想”[2]。“要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2]

另外,广大青年实现“个人梦”的进程中,要立足所学专业、所学领域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在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生的回信中,习近平指导大学生们:“只有把人生融入到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7]在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的回信中,习近平也勉励同学们“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青年的正确方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8]

三、习近平强国战略视野下的青年发展标准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9],未来各国都在抢占人才的制高点,因而培养青年成才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不同的际遇和机缘造就了不同的青年形象。对于当代青年发展的要求,习近平于2014年5月4日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和2013年5月4日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上进行了集中概括。总结起来,当代青年的形象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本领和高尚的品格。

(一)广大青年一定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中国梦是当代广大青年的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人生像一艘大海上航行的小舟,灯塔就像人生的理想,它指引人前进的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2]确立坚定的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需要广大青年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了解我国基本国情的现实性。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空中楼阁,它需要理论和现实成就的支持,它需要理论活力的不断焕发、实践成就的不断取得。而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科学的理论支持,有实践的成果见证,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是近代以来被中国实践证明了的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这种理想信念的形成建立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上,建立在对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上。

(二)广大青年一定要有过硬的本领

理想信念不是空想和幻想,变理想信念为现实需要脚踏实地地劳动,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2]因而,理想的实现需要过硬的本领,当代青年学习本领需要遵循“基础理论+更新知识”“学习知识+学以致用”的原则。

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视界的广大青年,知识的学习过程受到全球化、网络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知识快速更新的特点要求广大青年在夯实知识基础的前提下把握知识更新的动态。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在科学技术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焦点的今天,广大青年需要具备技术转化的能力,能够把理论转化应用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同时,在学习、实践、应用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形成与自身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

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当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青年又是最富创造性的群体,应该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习近平强调:青年要有“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2]的魄力;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为了创新创造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要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2]

(三)广大青年一定要有高尚的品格

习近平说:“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平和精神风貌上。”[2]

当代青年锤炼高尚品格就是要践行核心主义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3]“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2]习近平号召青年要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带头学习雷锋、参加志愿者服务。总之,以实际行动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锤炼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中国科学院,习近平特别针对研究生们提出了要求,“希望同学们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坚持理想,脚踏实地,既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打牢知识功底、积蓄前进能量,又勇于探索、勇于突破,不断认识科技世界新领地,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10]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近平
习近平,大国抗疫与经济重启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的会议外交:谈问题,交朋友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知之深 爱之切
标题党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