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职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

2018-02-02 12:57吴勇刚孙重巧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培养计算机教学中职教育

吴勇刚+孙重巧

摘要:中职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它不同于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以培养学术成就为目的,接受高中或初中教育的学生相比则更倾向于职业教育。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操作对中职学生日后的就业更有影响力,如何培养中职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是学校与中职教育必须要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01-0146-01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其成为从事社会某种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使得计算机课程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置成为必需,而计算机课程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又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中职学生在计算机教育方面比其它院校有更强的需要,缩短书本知识与实际运用,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是中职计算机教师应思考的问题。

1 当下的需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大众化广泛化,使计算机一般的应用与操作成为必须的技能。但许多行业化、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却出现了“用工荒”。如一些机关、企事业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信息处理的多媒体设计制作、广告影像行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设计行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都缺少专业性的人才。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的学生要达到企事业对计算机人才的标准,在实习阶段和毕业后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才能使理论与实践达到真正的结合。这说明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专业建设和专业设置还不能完全达到社会的需求,造成了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脱轨。因此,计算机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中职计算机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具有竞争力,才能促进中职计算机教育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学情分析

近几年来,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年龄结构相对偏低,对专业知识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分析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普遍偏低再加上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门数相对增多,教学方法与中学有所不同,学生短时间难以适应,造成学生中潜在的被动学习因素偏多,学习兴趣降低,学习能力差异较大,综合素质偏低等,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变得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必要。

2.2 计算机课程课时设置不足

计算机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上机时间占总学习时间的70%,理论课教学时间只占30%,这就需要更多的安排更多的时间练习,而大多院校对非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每周设置不到4课时,可想而知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单纯的依赖学生课下自觉学习练习是不足取的。

2.3 师资队伍建设未得到重视

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中计算机教师大多是行政兼任教师或者是计算机室管理人员授课,相比较专职的计算机教师,这些教师缺乏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只能单纯的片面的对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讲授,这样一来就很难将计算机课程讲解地非常到位与全面。

3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

3.1 优化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

学生上机实践是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的必要环节,就课程授课时间上来说,需要合理的分配理论与实践课的时间比例,注重理论强实践。 实践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能只限于学生自己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适时评价,使整个教学形成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如:在讲授 PhotoShop图像处理时,可以同时展示原图片与处理好的图片,让学生经过对比自己发现它们的不同,激发兴趣,进而主动的想要掌握相关技术。在课堂中,教师引导、大家相互讨论、不断实践,探索图片处理的不同方法,最终制作出精美的图片。整个教学形成 “ 学生自发生疑—主动质疑—研究解疑—全程参与—延伸学习” 的过程。 在教学方式和手段的选择和运用上,必须做到授课通俗易懂和有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原理、概念,教师可以使用“ 先实践,后理解” 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局域网的组建中,先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操作过程,有步骤的完成任务,在实际操作中再结合书本上的知识去理解交换机、路由器等的原理及作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辅助设备的使用上,除了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屏幕、投影、网络等教育手段代替传统的粉笔和黑板,也可引入微课堂、反转课堂等,教师作为学生的协作者,使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人。

3.2 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及考核方法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保证

传统的“ 笔试” +“ 机试” 的考核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灵活地设置考场和考核方式,让考核真正适应学生、适应企业。

1)基础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

实践能力考核可以分为基础模块考核和能力模块考核。基础模块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基本操作和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能力模块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以课程项目作为考核依据,根据学生对课程项目或任务完成的程度和最终效果,团队协作和创进行量化评分。

2)团队合作、因材施考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将所学的内容规定为多个不同的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自由组合形成小组,自由选题。如:喜欢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同学一个小组,能够将有问题的机器经过检查、调试,排除故障,使之正常运行就算完成考试。喜欢网站建设的一个小组,成员根据自身特长分工协作完成资料收集整理、版面设计、图形图像处理等操作。这种考评方式不但将所学的多门课程进行整合,而且还根据个人特长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3 重视职业资格证书的导向作用

实践能力也可结合职业认证考试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相关部门对从业或劳动者具体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认证,体现着实践能力的社会和岗位评价,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人员的主要依据之一。我校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劳动部的办公自动化考试,教师根据考试内容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强化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掌握好、考试通过率高,为就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洪霞.浅析微课对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J].职业时空, 2015(5):32-35.

[2] 彭文晖.论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J].新课程(教师),2010(4).

[3] 高舒.浅淡如何提高职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职教育,2011(11).

[4] 刘超华,赵勇.实施分层次、分组教学提高 大学计算机教学效率[J].商情,2008(2).

[5] 陸青梅.“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分层教学实践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17).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培养计算机教学中职教育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校物理教学改革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生产实习教育现状分析
基于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