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优势分析

2018-02-02 12:58吴耀宇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优势分析网络环境

吴耀宇

摘要:与传统的合作学习方式相比,网络环境下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对326名师范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网络环境下,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信息素养的提升、合作技能的锻炼以及合作价值观的培养。

关键词:网络环境;合作学习方式;优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01-0147-02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继续普及和完善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多种方式的信息技术应用活动,创设绿色、安全、文明的应用环境。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非常重视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作学习提出了目标和要求。

我们生活在一个新时代的网络环境之中,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升级换代,移动学习方式悄然兴起;学校教学手段也不断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环境下学生合作学习方式开始出现。学生借助于网络平台,基于学习任务,自主分工,共享信息,充分沟通,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这种学习方式是否有其独特的优势,有哪些优势?就此问题,研究者选择了苏北地区一所五年制师范学校的六个平行班级332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就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自行组合,组成6-8人不等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项学习任务,制定合作学习计划,合理分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和QQ、微信等进行沟通,在规定的时限内共同完成任务。学生经过为期三个月的合作学习后,然后对330名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26份,有效率为98.78%。根据调查反馈结果,同时结合日常观察和对部分学生的访谈,试图探究网络环境下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优势所在。

1 网络环境下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现状

1) 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时愿意向其他成员寻求帮助吗?

在成立了学习小组以后,学生们之间有了更紧密的联系,相互讨论有了充分的理由。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网络上的主动求助发生得更加自然,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2) 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是否愿意帮助学有所困的同学?

与寻求帮助的发生率有所提高一致的是,愿意帮助学有所困者的比例也是绝大多数。作为年轻的师范生,他们对于帮助他人有着很高的热情,尤其在网络环境下,大家不直接见面,“答错了,也不会太尴尬”的心理是绝大多数同学选择助人的原因之一。

3) 当你在学习时发现一种解决任务难题的好的思路、方法、技巧时,你愿意在网络上和小组成员一起分享吗?

90后、00后的学生们被称为网络“原住民”,他们习惯于、乐于通过网络解决学习、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所以大多数同学仍然选择愿意分享,这是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特点息息相关的。而少数不愿意分享的学生可能是个性原因或自信不够所致,认为“没有必要去炫”或者“不敢确定思路、方法是对的还是错的”。

4) 在平时学习上遇到困惑时,你是否想过使用网络技术解决?

与我们的观察、访谈结果一致的是,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的不是传统的请教老师或与同学讨论两种方式,而是选择上网找“百度老师”,“看看网上是怎么说的”。网络已经成为了当代学生解惑、求知的重要来源。

5)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你是否经常使用微信、QQ等通信手段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当代学生对移动终端的使用可谓是“无师自通”,在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中,学生除了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更多地借助于微信、QQ等社交软件进行沟通,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文本传输非常熟练,也非常方便。有了学习任务这一中介,小组学生之间的交流通畅、充分,学生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建立了相对亲密的、积极的人际关系,并乐在其中。

6) 你愿意接受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投影仪、触摸屏、电子白板等工具从事教学活动吗?

除了个别学生对部分教师使用新的技术手段时的不够熟练、与内容不够匹配有所保留外,绝大多数学生是乐见新技术进入课堂的。新时代的师范生普遍对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抱有开放、悦纳的心态,且乐于主动尝试,这是开放、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理念是符合教育发展的方向的,也是我们力求培养的师范生的基本素养之一。

7)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小组合作学习,你是否感受到使用网络技术探究知识的能力比过去有所提高?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为期三个月的网络合作学习中提高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访谈的学生们谈起自己这方面的收获如数家珍,倍感兴奋:或者学会了使用新的工具,或者是增加了对某一软件的了解,或者是学会了搜集信息的方法等等。

8)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小组合作学习,你是否感受到与他人合作技能得到有效锻炼?

正如前文分析的,学生在三个月的网络小组合作学习中,绝大多数学习者敢于主动表达自己的请求、帮助有需要的同学,乐于沟通、协调,因此,改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技能是较为明显的结果。但是人际技能是相对抽象的,部分学生对于合作技能的内涵不够明确,故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9)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小组合作学习,你是否感受到自身学业水平得到提升?

超过九成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水平得到了提升,这一方面是增加了网络学习任务的缘故,另一方面是借助于自己较为熟悉的网络学习,增加了人际间的交流,过程愉快,因此學生对自己的学业水平评价也较为积极。部分学生觉得网络合作学习不如自己独自看书来得直接、简单,因此持反对意见。endprint

10)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小组合作学习,你是否感受到你的人际关系得到有效改善?

人际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具有动态性,年轻的学生相对个性不够成熟,人际关系容易发生波动,而且对人际关系好坏的判断是一种主观感受,极少部分学生可能不太敏感,或者人际关系正处于低谷,故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2 网络环境下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优势分析

根据上述问卷调查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合作学习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

大家都知道,人类从一开始就以群居的方式生活,正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战胜一切困难,人类才得以繁衍生息。到了21世纪,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进入了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人与人合作更加紧密,特别是在高端技术研究领域,如曼哈顿工程、阿波罗计划、人类基因组测序等项目,仅靠一个人的努力已经无法实现。人们乐于通过合作,最终达到1+1>2的效果。同样在学习领域,通过问卷调查数据显示,97%的学生遇到困惑时愿意向他人或网络寻求帮助,并愿意帮助学有所困的同学。92%的学生在学习时发现一种好的思路、方法、技巧时,愿意和他人一起分享。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学生有合作意识。通过观察也发现,学生在通过为期三个月的课堂合作学习后,合作意识更强,且相对稳固。

2.2 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98%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惑时使用网络技术解决,100%的学生使用过微信、QQ等通信手段与他人交流,99%的学生乐于接受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投影仪、触摸屏、电子白板等工具从事教学活动,在小组学习讨论中,会使用多种方式发布公告和自己的见解,对别人提出的一些网络技术难题或学习上的困惑能够通过跟帖给予及时解答;也有很多学生学会使用百度的高级搜索功能专门搜索自已想要的学术方面的有关信息;也可以利用搜狗的特殊功能在微信中查找信息;并且学会使用云盘存储大量学习信息;当然,有时也通过线下共同协商,找出最佳答案。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网络环境下合作學习方式的实施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2.3 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合作技能的锻炼

问卷调查发现,99%的学生通过为期三个月的课堂合作学习,真切感受到使用网络技术探究知识的能力比过去有所提高,93%的学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技能得到有效锻炼,91%的学生感受到自身学业水平得到提升。

2.4 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合作价值观的培养

调查发现,通过为期三个月的课堂合作学习,94%的学生感受到人际关系得到有效改善,更加注重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增强,懂得和他人更好相处、交流,在此整个过程中,个人自尊心将得到满足,并且,他们深深懂得,一个人的独自成功不是成功,只有整体团队成功才是最终的成功。所以,经过合作学习的训练,班级整体学业水平必将得到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 余胜泉. 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J]. 中国电化教育, 2012(5).

[2] 赵建华, 李克东. 协作学习及其协作学习模式[J]. 中国电化教育, 2000(10).

[3] 王月会. 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J]. 中国远程教育, 2012(7).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势分析网络环境
大众化教育的篮球教学中优劣势分析研究
水路运输低碳模式发展浅谈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