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

2018-02-02 13:05常莹朱庆华王婧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教学策略

常莹+朱庆华+王婧

摘要:教学的生命力在于所开发课程的质量,作为一名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必须要考虑教学方法和原则。该文在阐述高效率教学理论基本观点的同时,同时讨论如何在教学中贯彻和运用高效率教学策略,特别是如何对学生进行高效率学习策略的训练。

关键词:教学效率;教学策略;策略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01-0175-02

1 高效率教学概述

要提高教学的效率,首先要界定什么是“教学效率”,确定一个衡量教学效率的标准,然后才能讨论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

1.1 教学效率的界定

教学效率涉及到“产出”和“投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效率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对于这样一个公式,有如下几点说明:

第一,教学效率是用学习效率来衡量的。衡量教学效率的指标不是指课程设计者的精力投入了多少。设计者和制作者投入的精力越多,教学的效率越高。

第二,學生的“有效学习”不是指分数,而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

第三,减轻学生负担是指减轻作业负担、时间负担。现在独生子女较多,他们缺乏一种刻苦、认真的品质。老师真想减轻学生脑力上的负担,必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第四,上面这个公式的分母和分子具有不同质的量,分母和分子没有共同的单位,所以这个公示没有准确的计算结果。笔者只是想通过上面这个公式来表达作者的一些观点。

作者对教学效率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对教学的高效率有自己独特地理解。换句话说,凡是能够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教学的措施,缩小公式中的分母,或者增大公式中分子,都可以称为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本文下面的研究内容,都是围绕着上面的阐述而展开的。

1.2 减轻学生负担的有效途径

老师在进行课程开发时,要考虑如下内容:课程的设计能不能有效的减轻学生的负担,这个负担包括脑力负担和心理负担,防止学生由于疲倦而不愿意学。下面讨论一些用于减轻学生负担的具体方法。

1) 传授高效率的学习方法;

2) 激发兴趣;

3) 把握难度;

4) 减轻短时记忆的负担。

1.3 确保知识的有效学习

课程的设计要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能真正理解、牢固记忆、灵活运用,这才是有效学习。

下面是确保知识有效学习的一些具体措施。

1) 加强学习策略的训练;

2) 重视过程启发;

3) 注重思路积累;

4)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5) 注意考教衔接。

2 教学中的学习策略训练

学习策略是学生学习知识时必须掌握的。学生学习时不仅要注意知识本身,还要注意学习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在学科知识的辅导中渗透高效学习策略的指导与训练。高效的学习策略可以分为五类,下面作者就分别进行阐述。

2.1 理解策略

学生如果要真正掌握知识,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点:①具备感性经验或基础知识;②要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要爱动脑、爱深入,克服不求甚解的习惯;③掌握一个方法把所学的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1.1 自问理由法

课程在知识点的讲解中,可以设计“隐藏答案”的功能。在设计“自问理由法”的教学时,可以运用这个功能。具体方法是:先设问“为什么”,然后要求学习者自己思考,最后才点击“察看答案”的图标,查看隐藏的答案。当然,在注重理解“认知目标”的知识点讲解之后,也可以用问“为什么”的方式(选择题)测量学生的深入理解程度。

2.1.2 形象比喻法

智能化学习辅导系统对关键知识点的讲解往往从“实例引入”开始,很多时候实例引入都采用了形象比喻法。形象比喻法一般在高度抽象的、困难的知识点的讲解中使用,对于一般难度的知识则不必用这样的方法,并且在知识点的测试中也不提倡用形象比喻法。

2.1.3 异同比较法

教学中,异同比较可以分为两类:即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是指看似相同的两个知识要区分出不相同的地方;异中求同是指将表面上不相同的知识其实是有内在联系的,通过总结、归纳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例如,在讲解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时,可以使用异同比较法,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2.1.4 感性经验积累法

抽象的概念本来就不好被学生认知,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应的感学习经验,就很难在脑海中对这个概念形成认同。学生必须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形成科学概念。我们在教学中,特别是课程的设计时,必须要重视多媒体手段,协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

2.1.5 拓展运用法

加深理解的另一个方式是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概念解决似乎不可能解决的习题。为了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和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教学在知识点的讲解和习题练习中,应该尽量帮助学生将新学知识和已有知识经验建立起内在的联系。

2.2 记忆策略

我们把“记忆策略”看成是克服遗忘、促进知识在大脑中牢固储存的一般认知方法。记忆策略很多,本文只从以下策略展开阐述。

2.2.1 重复策略

第一,复习时间的安排。首先,要指导学生及时复习,越是意义性不强的难记的学习材料,越应及时复习。然后,要指导学生根据遗忘曲线合理安排时间。

第二,采用一些有效方法帮帮助记忆,如:背读结合。读一读,背一背,不仅能维持注意,而且能抓住未记住的难点,并增强记忆进展状况的自我监控。

2.2.2 联想策略

学生在学习时,有些知识很难使用“深入理解”的策略,这个时候如果能使用联想来协助记忆,不但能提高记忆效果,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记忆兴趣和自信心,还能够使不喜欢的记忆变得生动有趣,同时还能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培养。教学中最常用的联想记忆策略主要有两种:第一,形象联想法;第二,谐音联想法。endprint

2.2.3 归纳策略

知识是需要不断地累积的,但累积不是堆积,要使知识形成结构。学生对知识的组织方法不一样,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也不一样,不好的学生知识是零散和孤立的,而好的学生知识则是有序的、有结构和有层次的。

2.3 练习策略

知识的学习只有经过多次练习,达到了熟练(自动化)程度,才能运用自如。练习是知识自动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提倡“做中学”,学生的能力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提高。但是,加强练习并不是等于“题海战”,而是应该设法提高练习的效率。

2.4 组织策略

在教学中,加强纲要法的使用和传授纲要法技巧是十分重要的。而使用纲要法时,应注意以下三条原则:提要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掌握性原则。

2.5 解题思维策略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作业不会做,在去请教别的同学时,往往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这证明了什么呢?证明这个学生索然学会了知识,但是却不能有效地运用知识来解题,追究其本质原因是:学生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解题思维策略方面进行有效地指引。

3 结论

综上所述,高效率教学策略不是单方面的,是备、教、学、思相辅相成的。教学中的学习策略训练需要老师具有丰富的经验,更需要学生地努力。不困时哪一种教学训练策略,最终还是落脚在“学”上。只有我们合理的使用每一种策略,并使这些策略与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巧妙的融合为一体时,才能够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一宪.高职高效课堂案例教学策略创新应用研究报告[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1):48-49.

[2] 郭群莉.浅谈高中英语高效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5(24):75-75.

[3] 王光明,佘文娟,廖晶,等. 高效率数学学习高中生的元认知特征及其教学意义[J].教育科学研究,2017(4):46-53.

[4] 姜丽萍.效课堂教学策略应用研究[J].教育, 2016(7):00204-00204.

[5] 王培婷,刘琳.论高等教育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基于学习者期望价值理论的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7(7):98-100.

[6] 刘平.三种教学方法在高效课堂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1(Z4):18-19.

[7] 章虹.试析高校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策略——以茶文化为例[J].福建茶叶,2017,39(7):335-335.

[8] 袁征.高效互動”教学策略在高中英语语法课堂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10):71-71.

[9] 赵国栋.教师发展与课件设计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0] 陈玉昆.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1] 詹庆龙.网络教育学[M].南昌:江西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12] 修月祯,曾光福,李雪梅.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改革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谈如何提升农牧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效率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