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筷子文化

2018-02-02 02:31宗禾
畅谈 2018年23期
关键词:用餐筷子

宗禾

筷子智慧,是中国独特的文化,象征着古老而悠久的中国文明,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华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筷子,已无可考,但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操纵,使用起来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代表,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

◎筷子的称谓变迁

在中国古代,筷子的叫法很多。比较主流的称谓有三个:一个叫“箸”,一个叫“夹”,一个叫“助”。如果用木头制成的,又写作“梜”。

其中以“箸”和“梜”流行较早,“助”在魏晋使用较多,如顾野王《玉篇>称,“箸者,梜也,饭具也”;隋唐以后的正式说法多称为“箸”。

“夹”“助”两字,会意与形声兼有。其字义反映相当直接,就是夹食物、帮助吃饭的东西。这东西在古人眼里并不一般,《说文解字》中称,“箸,饭鼓也。”鼓在古人眼里是一种奇巧之物,不仅西方人觉得中国的筷子不可思议,就是古代中国人自己也觉得筷子的发明很绝。

司马迁的《史记·宋微子世家》谓:“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日:‘彼为象箸,必为玉栖。”说明“箸”的称呼始自商代。

现在流行的“筷子”叫法,在明代以后的文献中才较多出现,开始叫“快儿”“快子”。被引用较多的说法,是陆容《菽园杂记》中有关时俗的记载。那时水上行舟之家讲究避讳,以吴中(今苏州)一带为甚,如忌讳“翻”“住”等字眼,于是称“幡布”为“抹布”,“箸”为“快儿”。

明人李豫亨在《推篷寐语》中则是另一种说法,他认为船家将“箸”称为“快子”,并不是“箸”与“住”谐音,而是“箸”与“滞”谐音。“世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者,如立箸讳滞,呼为快子。”船家取意行舟快如飞,久而久之便喊开了,“快子”按文字学规律,渐渐变成了“筷子”。

虽然明代已经有人称“箸”为“快”或“筷”,清《康熙字典>仅收录“箸”而不收录“筷”,但朝廷也难抵挡民间的潮流。

“筷子”称为“箸”,在《水浒传》第三回写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提到金老及其女儿宴请鲁智深一段,谓“春台上放下三个盏子,三双箸”;另外,《红楼梦》第四十回写史太君两宴大观园,曹雪芹虽然用“箸”,但用得最多的还是“筷子”。

炎黄子孙何时用箸吃饭

现今人类进食的工具主要分三种:欧美和北美用刀、叉、匙,一餐饭三器并用;中国、日本、越南、韩国和朝鲜等用筷;非洲、中东、印尼和印度等以手抓食。

中国是筷箸的发源地,以筷进餐少说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以筷为食的母国。

说来令人不信,中国在发明了筷箸后,也曾有较长时间用手抓食。堂堂炎黄子孙,既然发明了灵活无比,拨、挑、挟、拌无所不能的筷子,为何放着不用?历史是微妙的,也是复杂的,对于筷箸的功能,我们的祖先无法一次清醒地完全认识,这才产生了曲折的过程。

要探讨中国人何时以箸吃饭的问题,也如筷箸何人发明一样,史无记载,但从史书只字片语中可找到一些线索。《礼记·曲礼上》记载:“饭黍毋从箸。”这话说得很明白,就是吃黃米饭不要用筷子,《礼记》还有“共饭不泽手”的记载。所谓“共饭”,就是把饭盛在大器中,供席上抓食。所谓“泽手”,唐孔颖达疏:“古之礼饭不用箸,但用手,既与人共饭,手宜洁净,不得临时接莎手乃食,恐为人秽也。”《广韵》注释接莎:“两手相切摩也。”这种动作既不雅观,且极为失礼,故而应当避免。由此可知先秦人们吃饭是不用箸而用手的。

《礼记·曲礼上》又载:“羹之有菜者用梜,无菜者不用梜。”校也就是筷子。

先秦时,菜除了生吃外,多用沸水煮食。按照当年礼制,箸只能用于挟取菜羹,饭是不能动箸的,否则被视为失礼。《史记》也有此说:“犀玉之器,象箸而羹。”所以当年箸的作用较单纯,仅是用来挟取菜羹而已,至于吃饭依然保持原始的习俗,抓而食之。不过古人也很可爱,祖上传下来的规矩,谁也不敢更改,怕违反食俗礼制。尽管抓食不卫生,又麻烦,但他们还是墨守成规,每餐以箸挟菜,以手捏饭,数百年不知改变。

记得电视连续剧《封神榜》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西伯侯姬昌逃归西岐时,在路边一小饭铺就餐,手捧着一大碗白米饭用筷子不断送入口中。有民俗学者指出,编导太缺乏历史常识,殷纣时期堂堂西伯侯怎会违反以手抓食的礼制,而以箸吃饭呢?

那么从何时起,才出现以箸取菜同时又吃饭的呢?这一问题现在也没有找到明确的文献资料,只能从旁证中找答案,要以箸吃饭必须有较轻小的碗,可商周时的食器都比较笨重,难以用一只手来捧持,另一只手用来握箸。即使是较小的“豆”,也是以盛肉为主,具有盖和高足,无法端在手中。到了西汉初年,才出现圆足的平底小圆碗。从洛阳、丹阳和屯溪出土的西汉墓葬碗、盘来看,不少是釉陶,份量较轻而色泽皎洁。这种碗显然可配合筷箸吃饭使用,再从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初期墓葬出土的成套漆制耳杯和竹箸来看,可以肯定那时进餐全以筷箸来一统天下了。

有民俗学者从考古角度来分析,战国晚期的墓葬中已很少发现盘、匝礼器。先秦之人因以手抓饭,所以饭前必以盘、匝洗手。随着时代的进化,先民懂得以箸代替手抓饭后,洗手不再是吃饭必要的礼仪,故用盘匝陪葬也逐渐减少。盥洗盘匝陪葬的消失,也可旁证箸在战国晚期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已成为华夏民族食菜和饭的主要餐具。

民间用筷子的13种禁忌

在古代,使用筷子有很多说法。正式场合,连筷子的摆放都要注意。如筷子横放在碗或碟子上,表示“酒醉饭饱,不再进食,诸位慢用”。而在湘西一些地方,如果表示不再就食,则将筷子十字交叉,放在碗上,俗意“实在吃不下去了”。还有地方,如果将筷子放在碗的左边,即表示已经吃饱。

但这种民间用筷礼节,一般在熟人、平辈中间使用,不同身份、辈分之间要慎用,如晚辈不能在长辈“横筷”之前放下筷子。明初,一位名叫唐肃的大才子,万分荣幸地被明太祖朱元璋叫来“侍膳”,但因“拱箸”,即摆放横筷而遭朱元璋严厉惩处。明人徐祯卿笔记《翦胜野闻》中记述了此掌故:“(唐肃)食讫,拱箸致恭为礼。帝问日:此何礼也?肃对日:臣少习俗礼。帝怒日:俗礼可施之天子乎?”结果,本因“失朝坐免官”的唐肃被定罪“大不敬”,罚到朱元璋老家濠州守城去,即所谓“罪坐不敬,谪戍濠州”一说。

归纳起来,民间关于筷子的禁忌有十多项。

三长两短:这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们把这叫作“三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为中国人过去认为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去以后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正好是三长两短。

仙人指路:这种极不能被人接受的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叫“骂大街”。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在不停地指别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子指责别人,这同罵人是一样的,是不允许的。

品箸留声:这种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地发出咝咝声响。这种行为被视为是一种不礼貌的做法,因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本身就是一种无礼的行为,再配以声音更是令人生厌,所以一般出现这种做法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

击盏敲盅: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其做法是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因为过去只有乞丐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人注意并给予施舍。这种做法常被他人所不齿。

执箸巡城:这种做法是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无人状,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寻找,仿佛不知从哪里下筷为好。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且目中无人。

迷箸刨坟:这是指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停地扒拉以求寻找猎物。这种做法也属于缺乏教养的表现。

泪箸遗珠:这是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他菜里或桌子上。这种做法被视为严重失礼。

颠倒乾坤:这就是说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这种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谓饥不择食,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

定海神针:在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也是不行的,这是被认为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辱。

当众上香:往往是出于好心,帮别人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这会被人视为大不敬,因为只有给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会被视同于给死人上香。

交叉十字:在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是不对的。在饭桌上打叉子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学生写错作业被老师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质一样不能被他人接受。除此以外,这种做法也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因为过去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子,这也就无疑是在否定自己。

落地惊神:是指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这是严重失礼的一种表现。因为人们认为祖先们全部长眠在地下,不应当受到打搅,筷子落地就等于惊动了地下的祖先,这是大不孝。

千夫所指:意思是在喝酒或者闲聊时不使用筷子而把筷子架放于盘碟与桌案之间,其筷尖往往是高高翘起同时指向会餐者,这样是很不礼貌的,有谩骂或指责别人的意思。

结婚陪嫁筷子的吉祥寓意

另外,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颜色的筷子,如喜事用红筷子,而丧事要用白筷子,表示对死者的尊敬。一双筷子要同一色,如果用杂色筷,预示家庭不和。

筷子在古人的婚姻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过去女孩子出嫁时,在给女儿的嫁妆中,总少不了筷子。这种风俗,一般认为出现于宋代,当时男女双方家长议定孩子的婚事后,女方父母一般都送盛水的坛子—对,内放活金鱼四尾,并附上筷子两双。其寓意是:金鱼,谐音“金余”,祝愿一对新人钱多多;水的意思是,嫁出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筷子则有祈子的含义,取民间吉利语“筷子快子,快快生子”。在广东潮汕地区,至今仍有新郎新娘入洞房时要喝桂圆汤的风俗,但吃桂圆不用汤匙,要用红筷子,意思是“快生贵子”。

另外,结婚陪嫁筷子还有希望小夫妻以后成双成对,永不分离之意。在陕北农村,男方迎亲时必带一只内装米的宝瓶,到了女方家后,由新娘的父亲把宝瓶里的米炒熟,用香和艾草把口封住,此举表示“相爱”。再取出—双红筷子,用红头绳拴在瓶口上,递给女儿,并对女儿女婿说:“你们要像筷子一样成双作对,永不分开,“快快”活活过日子。”

银筷子为何备受古人青睐?

筷子主要是用竹子和木材做的,但也不乏各种高档、珍贵材料做筷子。

从考古出土文物来看,除了竹木筷外,还有兽骨筷、玉石筷、金属筷,其中以金属筷子为多,如金筷、银筷、铜筷、铁筷、铅筷等。而犀角筷、银筷则被古人赋予验测食品安全功能。

较早出现筷子验毒说法见于《飞燕外传》,此书记述汉成帝刘骜与皇后赵飞燕之事,旧本题汉伶元撰,其中有“文犀辟毒箸二双”的文字。

所谓“文犀辟毒箸”,即是用犀牛角做成的筷子。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犀”条有这样说法,“犀角,犀之精灵所聚,足阳明药也”,所以“犀角能解一切诸毒”。

犀角是一味中药,但用之做成的筷子能“辟毒”也许并不靠谱,银筷子被常用倒是事实。

古人认为“银能验毒”,宋代法医名著《洗冤集录》中,便有用“银针验尸”的做法。明清时期人们尤其相信银筷子验毒灵验一说,《本草纲目》“生银”条称,“今人用银器饮食,遇毒则变黑;中毒死者,亦以银物试探之。”

银验毒在明清时期的生活中应该确实存在的,《红楼梦》第四十回里,凤姐吃饭时便对乡下来的刘姥姥说,“菜里若有毒,这银子下去了就试得出来。”

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银筷子更为古人青睐。不过,在清朝御膳房,给皇帝供食时所用验毒工具不再是银筷子,而改用“银板”,或直接用银盘盛装。

猜你喜欢
用餐筷子
文明用餐,拒绝浪费
数理:多少人吃饭
Chopp ed!
用餐时间
筷子礼仪
丹江口开展文明餐桌行动
筷子一直用到坏?这不科学
筷子的神力等
Taking Meals(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