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工作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8-02-03 00:28徐秀云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社会经济水利工业

摘要:研究以文物考古工作服务于社会各项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了文物考古工作功能和价值的研讨,提供了文物考古运用于水利、农业、工业、建筑、科技等事业和工作的运用方法,希望为文物考古工作更好地支持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文物考古工作;水利;农业;工业;社会经济;建筑

1前言

文物是经过历史与文化的遗存,它不但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古代社会、自然、政治、经济等各种环境、因素的集成,进行文物考古工作不但有利于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同时也能更为系统、更为科学地为当今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大历史角度的信息和资源,使社会经济建设的基础更加稳固,发展更加具有历史上、科学上的理性,这是文物考古工作在新时期社会经济建设中表现出来的重要功能,也是当前文物考古工作的主要目标。

2水利建设事业中文物考古工作的运用

文物考古工作提供的水利信息和水文资料可以为水利建设事业提供基础资源,以便提供水利建设决策的科学性,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对于提升水利建设效率,发挥水利设施功能,提升水利工程效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以三峡工程建设为例,工程在立项阶段必须建立长达2000y的长江中上游水文资料数据库,这就必须依靠文物考古工作提供基础的信息和数据。在历经7年的时间里文物考古工作者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史志资料,确定了从东汉中期到1958年近2000y的长江中上游水文资料,并在宜昌到重庆,奉节到恩施,大昌坝到酆都等重点区域进行了古代建筑、古代城址、历史村落、文化遗址的考察、测量和研究,在运用GPS、RTK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确定了三峡工程区域2000y内5次历史大洪水的存在,确定了工程區域内3次长时间枯水期的历史,这些结论、数据对于决策者制定三峡工程决策,制定水利水电建设立项,优化长江航运形式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因此被三峡工程建设工作所重视,并在决策中得到了全面地应用,所以文物考古工作团队获得了社会与国家的认可。

3农业生产中文物考古工作的运用

农业生产与气候、气象有着紧密而全面地联系,为了抓好农业生产的大局必须要把握气候的特点,气象变化的规律,进而做出系统、长期、准确的预报,为农业生产服务。以本世纪“开发东北、振兴东北经济”战略的出台为例,在战略立项阶段,决策者就面临着如何定位东北农业的实际问题,一方面,在国际上存在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的理论和思潮,另一方面,在近10y实际的气温记录上平均气温呈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就造成了如何科学定位东北农业,如何制定东北振兴战略的方向性和结构性问题。对此文物考古工作进行了三个层面的工作,一是,在满洲里扎赉诺尔遗址、齐齐哈尔昂昂溪遗址进行了植物残块与植物花粉的分析,根据植物生长习性和生长条件的研究确定了距今100000-10000y东北地区北部的气候变化特点;二是,在赤峰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植物种子和动物骨骼的分析中得到了距今8000-5000y的气候特点与温度变化规律,三是,在吉林西团山文化墓葬、吉安高句丽遗址、敦化渤海国墓葬、哈尔滨阿城金源墓葬、新宾永陵等一系列重点单位的文物考古工作中,得出了东北地区在距今3000-500y范围内气候变化的规律,并结合地方史志的资料研究做出了东北区域气候存在大历史角度上的上下波动特点,冷暖交替和干湿共存是一种常态的结论,并做出了今后一段时间是东北气候转暖的时期,进行农业生产,建立东北大农业基地有着气候上的有力前提,为国家实施“开发东北、振兴东北经济、优化东北产业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生态工程中文物考古工作的应用

生态工程既是重要的民生与环境工程,同时也是确保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功能性工程,特别在西北、东北和华北的广大地区,存在着大量的沙漠、荒滩、流沙与戈壁,这是产生生态灾难的源头,也是影响环境的重要元素,还是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但是在大历史角度看,这些区域有些并不是一直为生态薄弱区域,一些区域在历史上还被称为“塞上江南”“塞北江南”,如何弄清历史上这些生态薄弱区域的演进来龙去脉,搞清生态恶化的基本原因是进行生态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以“三北防护林工程”乌兰布和沙漠段为例,工程处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自治区之间,历史上被称谓黄河河套西,在乌兰布和沙漠的北部,阿拉善与巴彦淖尔之间存在临戎、窳浑等古代城市废墟,并留存着大量汉墓,通过对汉墓出土文物的考古,证实了乌兰布和沙漠在汉代存在过发达的农业和工商业,通过对历史资料和地理记载,还能得出乌兰布和沙漠边缘的黄河呈现出自西向东、自南而北的河道迁移,在田野考古工作的支持下发现存在过的湖泊痕迹,只是已经被大面积流沙所覆盖。在三封古城文物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汉代墓葬,其特点是券顶已经暴露而封土却没有遗存,个别的墓葬底部居然高出临近地表1000mm,这表现出乌兰布和沙漠扩大和南侵的原因在于风力搬运作用,墓碑、封土、墓砖为解释这一现象提供了可靠的分析依据和数据结论。在临戎汉代村落遗址中可以辨识出大量的水井,虽然井中已经填满了流沙,但是井口依然存在并可鉴别出筑井方法和出水量大小。在对墓葬填土的成分鉴定中文物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古代花粉和孢子的成分,通过分析确定了喜水性植物在汉代乌兰布和沙漠存在大量的水资源。通过上述的科考、研究、分析文物考古工作认为乌兰布和沙漠在历史上确实存在着相对发达的农业,并且人口数量也有着大量的存在,因此,可以断定乌兰布和沙漠区域应该有适于“三北防护林工程”潜在优势。通过文物考古、地质工作、水文气象、遥测遥感等相关工作的配合,在乌兰布和沙漠的广大区域找到了丰富的地下水,这为乌兰布和沙漠段三北造林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物质资源基础,成为文物考古工作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的又一经典范例。

5建筑技术创新中文物考古工作的应用

在历史上我国存在大量先进的建筑技术、生产技术和加工工艺,这些是祖先在长期实践、不断实验、系统生产中所得出的科技成果和丰富经验,但由于一些原因存在着失传、消失的实际问题,导致我们在技术使用中不能形成完整的科技体系,只能通过大量的研究或者高额引进的方式,才能重新获得。而文物考古工作可以根据对文物和遗存的研究、分析和考证将失传和消失的古代科技加以重现和还原,这不但有利于丰富和形成我国完整的科技体系,而且也能够为建筑科技创新提供新的资源、平台和思路。以桥梁建筑技术为例,著名的赵州桥是我国重点的历史保护文物,距今已有1400y的悠久历史,至今仍在为社会和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功能。通过文物考古工作对赵州桥的研究得出古人采用双拱式曲面桥体不仅有利于降低桥身重量,控制桥梁墩台压力,提升桥体洪水期过水面积,而且在经济层面上也有节约造桥建筑材料,提升桥梁耐久性,提高造桥效率的功能,并且在艺术上也表现出结构美和整体美,不愧为我国桥梁史上的“明珠”。通过文物考古工作的研究,在当前的桥梁设计和建设工作中双拱式曲面形式已经被广泛使用,在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引桥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就考虑到文物考古工作的成果,通过对引桥敲门和结构的重新设计,利用祖先留下的建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施工中传统科技中需要高填土、大断面的问题,不但解决了土地资源的占用难题,而且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并且使引桥部分更加绚丽壮阔,成为武汉市新的景观。

6工业生产工艺创新中文物考古工作的应用

工业生产工艺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工业发展状态和生产能力,是长期生产和系统积累的产物,我国存在的大量文物和遗存可以反映出历史上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通过文物考古工作不但将历史的原貌加以呈现,更可以为当今生产工艺的创新提供新的依据和方向,免去了生产技术创新、生产工艺引进中时间与资金的浪费和支出。例如诞生于二战后期的工业加工壳型生产加工工艺因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存在就一直对我国实行封锁的做法,其主旨就是利用高分子材料作为粘合剂,在高温的作用下烧结,进而在金属范铸中起到模具的作用。由于壳型生产加工工艺可以在军事工业中应用,因此我国成为这一工艺的被封锁国家名单中的一员。文物考古工作者在上世纪60年代在西安发现了王莽时期铸币用的模范,通过文物考古的专业分析,得出古代铸币范具的主要成分是黏土和沉泥,通过高温预处理的方法提升了范具的强度,并确保了铸币的精度和光洁度。在此基础上,80年代工业厂家和科研单位进行了传统工艺的再开发,将酚醛树脂作为粘合剂,采用电炉高温处理的方法,采用高岭土和矿砂配比的方式突破了壳型金属生产加工工艺的难题,不但提升了模具的可加工性,而且大大降低了范具的生产难度,突破了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并形成了独特的技术平台和体系,成为具有质量保障、产量保障和成本保障的独有知识产权新工艺。

参考文献:

[1]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竺可桢.考古学报.1972(01)

[2]对于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文物考古工作的几点意见[J].王书庄.文物.1960(03)

作者简介:徐秀云,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经济水利工业
向水而生
以科技创新提升水利建设水平
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
简论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切实保护水利遗产法律须先行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